東布特哈,清末政區名。全稱“東路布特哈總管衙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布特哈
- 性質:清末政區名
- 全稱:“東路布特哈總管衙門”
- 朝代:清朝
東布特哈,清末政區名。全稱“東路布特哈總管衙門”。
清朝宣統二年(1910年),裁撤東布特哈總管,改設訥河直隸廳,駐博爾多城,成為廳署駐地。 [8] 民國二年(1913年)設定訥河縣。 [4] 1946年原中共嫩江省委、省政府移駐訥河。 1992年9月2日,撤銷訥河縣,設立訥河市,改由省直轄為齊...
不久,裁撤舊92佐,新組建布特哈八旗,以嫩江為界,分設東西兩路布特哈,東布特哈總管衙門駐博爾多,西布特哈總管衙門駐宜臥奇。扎蘭屯境歸屬西路布特哈,駐“扎蘭章京”衙門廢止,改設官莊,專司收容、管理關內流入人口和墾荒事宜,...
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建“拉哈崗”驛站時,為站丁居住區,隸屬布特哈總管統轄。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劃歸東布特哈總管管轄,1910年(清宣統二年)改隸訥河直隸廳。中華民國成立後,隸屬訥 河縣第三區管轄。東北淪陷後,初...
清末,太平鄉一帶屬東布特哈總管;1983年,由太平公社改為太平鄉。截至2018年末,太平鄉戶籍人口為17595人。2019年,太平鄉下轄8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太平村。2018年,太平鄉有工業企業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
2019年,青山街道下轄建安社區、金隆社區、陽光社區、福康社區、天鵝社區、哈客隆社區6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德都大街106號。建置沿革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名溫察爾屯。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屬東布特哈總管,稱德都勸電。民國...
清康熙年間,克山為黑龍江將軍所轄之齊齊哈爾副都統管轄之地;同時,境內的遊牧民族又歸布特哈總管巡查。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分置東、西布特哈,克山一帶隸屬東布特哈轄治。宣統元年(1909年),布海官道(布特哈至海倫)修竣...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屬博爾多站(今通江街道建華村)。光緒二十年(1894年),屬布特哈副都統;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屬東布特哈總管衙門;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屬新衙署。宣統二年(1910年),屬訥河直隸廳署。民國二...
東布特哈總管衙門仍駐原副都統衙門舊址,西布特哈總管衙門遷回宜臥奇後屯。《布特哈志略》全書分歷代沿革(含民族)、村落姓氏(含風俗習慣)、人物、古蹟、歌謠、經政等六部份,約三萬七千字,被金毓級收入由他主編的《遼海叢書》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