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茵陳,中藥名。為菊科植物東川蒿Artemisia mairei Lévl.的全草。分布於雲南。具有除濕熱,散風解郁,發汗利濕之功效。常用於濕熱蘊脾證,風熱外感證,外有表證,內停水濕。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滇茵陳
- 別稱:東川蒿、小亮苞蒿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桔梗目
- 科:菊科
- 屬:蒿屬
- 種:東川蒿
- 分布區域:雲南
- 用量:6-9g。外用適量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甘、淡,性寒。
歸經
歸脾、肝、膀胱經。
功效
除濕熱,散風解郁,發汗利濕。
主治
濕熱蘊脾證,風熱外感證,外有表證,內停水濕。
用法用量
6-9g。外用適量。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主根稍明顯;根狀莖稍粗,具少數營養枝。莖數枚,高40-60cm,下部半木質,縱紋明顯;上部分枝,枝長5-7cm;枝、葉兩面密被灰黃色柔毛。葉紙質,莖下部與中部葉卵形,長1.5-3cm,寬1-2cm,羽狀全裂,每側有裂片2枚,裂片鑽形或狹線狀鑽形,長1-1.5cm,寬1mm,先端尖;上部葉與苞片葉3全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的苞片葉鑽形。夏秋季開花,頭狀花序小,近球形,直徑1.5-2mm,無梗,在分枝或分枝的小枝上排成穗狀花序,而在莖上組成狹窄或中等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外層總苞片橢圓形,邊緣膜質,中、內層總苞片長卵形,邊寬膜質或全為半膜質;雌花2-3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3-7朵,不孕育,花冠管狀,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鈍,花柱短,先端2裂。瘦果小。花果期8-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200-3600m附近的山坡與路旁。主要分布於雲南。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有除濕熱,散風解郁,發汗利濕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