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岩鄉

東岩鄉位於瑞安西北,距市區42.2公里。東連楓嶺、寧益兩鄉;南靠營前鄉;西北與文成縣接壤。

東岩鄉革命歷史十分悠久,曾作為中共浙南特委駐地,轟轟烈烈的紅色革命在這裡展開,抗戰時期紅軍重要領導人粟裕劉英等同志同東岩人民一起為推翻國民黨專制統治而戰鬥;有老黨員、老交通員53人;1982年被批准為紅蘇區,1986年被批准為林場。漈門溪作為寨寮溪風景區重要景點之一,境內青山綠水,風景迷人,尤其“竹筏游”這一獨特的風景線更是吸引了省內外眾多遊客。自98年始為了抓住旅遊業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東岩鄉不斷增加資金投入,加大旅遊資源開發力度,進一步完善相應的配套設施,以提高東岩知名度,為促進山區經濟發展而作出應有的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岩鄉
  • 地理位置:瑞安西北
  • 著名景點:東岩鄉
  • 類型:鄉
基本概況,人口數據,農業建設,堅持政策扶農,堅持特色帶農,堅持養殖富農,堅持強基興農,基礎建設,美化人居環境,完善交通建設,加強小流域治理,改造農民飲用水,社會事業建設,地圖信息,

基本概況

漈門溪風景優美,為到寨寮溪來的遊客必游之景點。東岩鄉效益農業發展勢頭良好,經濟作物在種植業產值中比重逐年上升,扶植了斜山、金洋、中心、東坑、梅山、梅樹嶺、民族、水碓坑、岩頭等村的楊梅、無核柿、早香柚、獼猴桃、杜仲等經濟作物種植基地。立足山區實際,因地制宜,發展藥材生產及林業開發,在扶植金銀花、桔梗等特產藥材上作出了新的努力,先後開墾了白葉、壽桃尖等金銀花種植基地。林業生產在搞好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工作的同時,加速對火燒跡地的更新種植,增加了木材蓄積量。

人口數據

東岩鄉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4797

2425

2372
家庭戶戶數
1672
家庭戶總人口(總)
4788
家庭戶男
2417
家庭戶女
2371
0-14歲(總)
1478
0-14歲男
814
0-14歲女
664
15-64歲(總)
2597
15-64歲男
1224
15-64歲女
1373
65歲及以上(總)
722
65歲及以上男
387
65歲及以上女
33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3539

農業建設

結合東岩鄉地處西部山區的實際,2008年該鄉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依託,以最佳化結構為重點,努力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進一步促進全鄉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堅持政策扶農

不斷調整和最佳化農業糧食生產,確保全鄉糧食種植面積,提高糧食產量。以“三位一體”等惠農政策為契機,大力加強農業扶持力度,為種糧大戶提供資金、技術支持和政策優惠,提高農民民眾種糧積極性。全年穩定糧食種植面積1087畝,其中水稻種植面積725畝,發放農資綜合直補4.5308萬元。2008年,共申報規模農業貸款25戶,發放扶農資金70萬元。

堅持特色帶農

以市場為指導,以效益為目標,大力發展東岩特色農業。一是擴大金銀花種植規模,在民族、中心、杜垟3個村連片種植100畝,同時撫育老金銀花基地300畝、番薯基地300畝。二是在東坑、梅樹嶺、斜山等村山上進行荒山綜合開發,大力發展楊梅等水果經濟林面積800畝。三是加大發展特色農業,發展寨下荸薺50畝。四是發展農業產品專業合作社,對農產品進行統一包裝加工,提升產品收益,推進品牌發展。成立了寨下荸薺專業合作社,新組建了玉泉楊梅專業合作社。

堅持養殖富農

結合山區實際,改進養殖業格局。一是發展稻田溝坑養魚和溪流養魚。建立斜山村門前垟和東坑村下頭垟稻田溝坑養魚示範基地120畝,以點帶面,推廣現代稻田溝坑養殖技術,增加農業綜合效益。二是擴大生豬養殖規模。新建梅山、水對坑、梅樹嶺、金垟等4個村100頭以上規模養豬場5處,總養殖規模達1150多頭。三是試點養殖美國七彩山雞。積極引導大學生改變就業觀念,利用現代高新技術發展農村經濟。在東坑門台底、斜山村發展養殖美國七彩山雞12畝,7000羽。四是發展本地土雞養殖場2個,養殖本地土雞10000多羽。

堅持強基興農

投入資金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業穩產豐產提供保障。投入資金完善金銀花專業合作社建設,購買了2台烘乾機以及倉庫廠房修建;投資8萬元,完成了梅山、水對坑等村三面光渠道建設1800餘米;投資2萬元,對水碓坑水庫進行了加固修理。
此外,切實抓好畜牧業動物疫病防治工作,2008年全年多次集中力量組織人員對全鄉範圍內豬、牛、雞等家禽畜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實施疫苗注射,力求動物防疫工作不存死角,不留尾巴,確保農畜牧業健康發展。

基礎建設

2008年東岩鄉注重基礎建設,主要完成了以下四點:

美化人居環境

投入130萬元,完成了陳河田、岩頭山和杜垟三個村的千百工程;投入20萬元,安放杜垟村排污管網800米,建造沼氣化糞池一座、複合濾床污水處理系統一處;投入10萬元資金建造了東岩鄉垃圾中轉站;投資10萬元,大力開展“三沿”整治活動,全面整治全鄉環境衛生,努力給全鄉人民創造一個舒適優美的生活環境,有效推進了新農村建設。

完善交通建設

完成了4條“康莊工程”的驗收,投入資金,建造7條鄉康莊工程護欄墩和設立標誌牌,總計21公里;投入7萬元資金建造了梅山、水對坑民間道路;東坑大橋已通過招投標,進入建設階段;投入30萬元,建造了大徐村下徐停車場,完成了中心村護欄建設;完成營朱線排水渠道7公里及設立標誌牌;修理、更新石馬村渡船。這一系列交通設施的建設,將進一步改善該鄉交通道路基礎設施落後的局面。

加強小流域治理

該年投入200多萬元的石馬、東坑小流域治理工程已順利通過市級驗收,並得到充分的肯定;投入130萬元的杜垟村小流域工程已進入施工階段;對石馬村新渡、新渡垟、中心村小流域進行綜合治理,現已進入勘察立項階段。

改造農民飲用水

投入80萬元,改造了杜垟、白葉、馱庵等3個行政村的自來水工程,
給人民民眾吃上放心的自來水。

社會事業建設

精神文明建設是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保證,該鄉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全面貫徹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黨的十七大精神實質,切實提高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大力推進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發展。2008年社會事業建設主要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
1、科教文衛事業穩步發展。積極開展農民素質教育培訓、農民技術培訓4場142人次,發放科技書籍100餘冊;高度重視教育發展工作,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積極改善山區辦學條件,修繕了鄉校教學樓,不斷提高教學條件,解決15名貧困大學生上學難問題;舉辦文化送下鄉3次,播放電影45場;開展非物質文化調查,收集信息1800多條;加大衛生宣傳力度,強化預防措施,嚴格預防手足口病發生,投入資金60萬,新建完成了鄉衛生院,籌資建造了民族、梅樹嶺村的公廁;建造了民族、東坑、岩頭、陳河田等村的健身運動點,大力宣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2008年參合人數到達5503人,超過市定目標任務。
2、計畫生育工作常抓不懈。堅持計畫生育工作“一周一匯報,一周一分析,一周一督促,一周一行動”制度,嚴格落實“四項手術與駐村幹部獎罰相掛鈎,與年終目標管理獎相掛鈎”制度,強調“計畫生育符合率與各村建設項目和扶貧項目相掛鈎”制度。以計畫生育雙月衝刺大會戰為契機,提高計畫生育工作高壓態勢,以務實的作風,開拓創新的方式,紮實有效地開展計畫生育工作,取得了預期的工作成效。據統計,到11月底止,全鄉當年出生68人,其中計畫內出生65人,計畫生育符合率95.59%(市定指標88%);生孕信息率82.22%(市定指標88%);當年結紮18例,結紮率達到81.81%(市定指標60%),當年放環24例,放環率達到66.67%(市定指標60%);往年社會撫養費徵收40.03萬元,兌現率33.83%(市定指標30%),當年社會撫養費徵收4.56萬元,徵收總兌現率16.16%(市定指標40%)。
3、民政和殘聯工作全面推進。深入開展扶貧結對和貧困救助活動,安排1幫1扶貧結對共36戶,走訪慰問困難民眾黨員,送上慰問金10.8萬元,發放春夏荒救災款4000元,積極開展彩虹行動,為143戶無電視機的貧困戶送上彩色電視機和食品。全面落實社會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行動態管理,全鄉落實低保對象205戶341人,發放低保金39.525萬元。建立低收入農戶管理制度,經過年初的深入調查,核實低收入農戶447戶,1238人;落實低收入人群“安居”工程8戶,其中新建6戶,修繕2戶;深入開展殘疾人的調查、登記、服務工作,為殘疾人員提供上門服務,發放殘疾人輪椅4輛,加強宣傳教育,保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抓好青山“白化”治理工作,積極開展殯葬改革宣傳整治活動,緊按上級要求做好登記、調查、整治工作,倡導喪事簡辦,嚴厲杜絕出大殯現象,全鄉遺體火化率達100%。積極開展村民自治達標活動,全鄉有16個村達到村民自治示範村、2個村達到自治達標村。
4、人民武裝工作紮實有效。民兵預備役工作堅持用新時期軍隊方針統攬全局,圍繞“打得贏”、“不變質”兩個歷史課題,大力推進軍事鬥爭準備,紮實打牢民兵預備役建設基礎。該鄉積極開展冬季徵兵工作,初檢合格31人,落實預征對象12個,復檢合格9人,最終確定兵員4人,圓滿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年度徵兵任務。
5、工會、共青團、婦聯、老齡工作有了新的發展。緊緊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積極開展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活動,在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地圖信息

地址:溫州市瑞安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