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閣(廣東省梅州古建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東山閣位於廣東梅州梅城東郊,梅城東郊,周溪與梅江匯合之處,正是有著“人文秀區”之稱的攀桂坊,一側的東山岃上,就是粵東名校廣東梅縣東山中學。東山中學老校門進去左邊,屹立著宏偉的憲梓大禮堂,禮堂正坐落在古老的東山書院背後小坡上,而它所在的位置,曾是一處歷史悠久的古蹟——東山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山閣
  • 地理位置:廣東梅州梅城東郊
據文獻推測東山閣屬類
東山閣原所在地雖然簇擁著東山書院、狀元橋、千佛塔、齊洲寺等眾多名勝古蹟,本身卻鮮為人知。在官方文獻中,東山閣僅見於光緒《嘉應州志》卷十七“祠祀”記載中,此條記載也只是簡單一筆帶過:“東山閣,距城東二里。”將其列在東廂堡範圍,對其始建年代、性質、形制等無隻言片語的記錄。而遍檢現存同類方誌相關內容,如康熙《程鄉縣誌》卷四“秩祀志·祠院之祭祀(附郭寺廟附)”、卷八“雜誌·宮廟庵堂”,乾隆《嘉應州志》卷二“建置部·祠祀”、卷八“雜記部·寺廟”,皆無東山閣的記載。唯有近代王漱薇《梅聯最話》提到:“東山閣,在城東東山上,僧寺也。”據以上文獻情況可以推斷,東山閣作為“祠祀”一類,雖然是一座“僧寺”,但應該並非一般的佛教寺廟,而是與各類祠廟、宮觀一樣為奉祀神祇、賢哲的地方,有僧人駐守。此類堂閣大多與書院、寺廟藏經供佛有一定關聯,東山閣所在的攀桂坊自古就書院、寺廟遍布,如濂溪書院、七賢書院、錦江書院、先賢書院以及後來的東山書院等,又有修慧寺、齊洲寺、慈雲閣院等,東山閣與它們有無從屬關係或傳承關聯,暫不可考。
寺僧轉世為進士的傳奇
東山閣始建於何時,文獻付諸闕如,從王漱薇的《梅聯最話》與清末外交家、詩人黃遵憲之父黃雁賓的《逸農筆記》所記載的一則奇聞中可以看到,東山閣在清初就已存在。原來,清朝雍正庚戌科進士、湖北按察使楊仲興之父楊濬,相傳住宅與東山閣相鄰,經常前往與寺中僧人飲茶敘話。寺中有一位司廚僧人(俗稱火頭僧),此僧“木訥誠樸”,除誦讀經書外,平常從不出言,唯喜與楊公交談。他每餐生火造飯時,必定另外抓開一撮米,以之周濟貧困民眾,客家話將以手抓物呼作“揶(音同野)”,大家於是稱其為“揶米子”,僧人的本名倒不為人知了。楊公與“揶米子”時常交談,互相敬重,遂心心相印。一天,楊公正在假寐,忽而夢見司廚僧前來造訪,正在心喜之時就夢覺而醒,恰巧妻子生下一兒,可怪的是小嬰兒左掌蜷曲不伸,繼而想起僧人正在病中,忽有所悟,遂急忙前往東山閣查看,果見僧人跌坐於灶前,已然圓寂,而其左手仍握著鐵鉗。楊公將僧人手掌伸開,而家中嬰兒的左掌竟也自然伸開了,此兒就是楊仲興。於是大家都認定楊仲興乃東山閣司廚僧轉世。
資料顯示,楊仲興出生於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則上述傳奇故事即發生於是年。根據《紹德堂楊氏族譜》記載,楊仲興曾祖始居住城內鼓樓下(在今仲元西路),祖父楊宏道是一名歲貢生,生有五子:灝(字素冶)、澊(字文冶)、澍(字燮冶)、濙(字還冶)、濬(字雲冶),其中灝、澊、澍、濙四兄弟後來移居攀桂坊,建起大屋即“四冶第”。楊濬兄弟“皆擅文名”,灝為秀才,澊為舉人,澍、濙、濬都是貢生。楊仲興出身書香門第,雍正己酉科(1729)廣東鄉試考中舉人,次年即高中雍正庚戌科進士,這種考中舉人後旋即榮登進士的十分少有,稱為“聯捷進士”。楊仲興後來歷任多地知縣、知府等職,仕至湖北按察使後改任刑部郎中,誥授中憲大夫,後因病乞歸,他在攀桂坊“車園下”的宅第稱為“按察第”。按察第與東山閣位置確實不遠,根據上述傳聞所言楊濬宅與寺鄰,則楊濬或許先至車園下建宅落居,後來楊仲興發跡後才改建為今按察第。楊仲興為官精力過人,才幹卓著,政績突出,並且著作等身。當時民間認為,東山閣司廚僧“揶米子”這樣頗具善心,所以能轉世為高官顯宦,也有說名人皆由“星精僧”轉世的。傳聞真實與否,大概虛實參半,而《逸農筆記》與《梅聯最話》則記載了楊仲興為東山閣題寫的一副楹聯,聯云:“觀我生進退,證夢覺因緣。”品玩聯語,仿佛是對僧人轉世奇聞的隱喻。這副楹聯,也可謂東山閣這段傳奇故事的一個印證。
在變遷中湮沒的東山閣
在清末的戰亂中,東山閣迭遭破壞,尤其是太平軍兩次攻占嘉應州時。黃雁賓《逸農筆記》記載道,楊仲興題寫的那副楹聯,後來被鐫刻在東山閣堂中石柱上,至鹹豐己未年(1859)太平軍翼王石達開部將石鎮吉等率軍攻占州城時,東山閣的堂屋在兵燹中傾倒。亂後修復時,泥匠誤將左右柱位置互換,修復竣工時才發現上下聯顛倒,悔亦無及,於是乾脆用石灰將原鐫刻之聯塗抹掩蓋,另外複製成木牌對聯。六年後的同治乙丑年(1865),太平軍康王汪海洋部再陷嘉應州,東山閣的這副木牌對聯在此次戰亂中不幸遺失,於是後來只能用“千年紅紙”重新書寫,楊仲興的筆跡自是蕩然無存了。
同、光之後的清季時期,東山閣日漸衰落,其最後的結局,在東山中學的校史中可找到線索。《東山中學二十周年紀念刊》中的“本校二十年來大事記”記載道,“民國”二年(1913)東山中學創辦、東山書院成為當時的私立東山中學校舍後,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1921年,“添建東山閣教室一座”,應當是在東山閣一側新建教室;1924年,“呈準縣公署收用東山閣、東山岃斜坡地為校址”;1926年,“拆東山閣,改為籃球場”。可見,進入民國後,衰敗的東山閣先是被納入東山中學校址範圍,後被拆除改建為籃球場,至此煙消雲散。東中羅傳厚老校長說到,學校第五任校長彭精一先生曾介紹,東山閣是東山一帶“風水龍脈”所在。彭精一《期頤小集》的相關回憶顯示了東山閣拆除前後的一些細節。原來, 1933年東山中學校建校二十周年校慶時,來賓濟濟,群議建造一座二十周年紀念堂以資紀念,遂往東山岃察看地勢以定選址。當時邑人黃榮樵從河對岸水南壩瞭望後,指稱東山閣位置形勢極佳,在此建築紀念堂,學校必定興旺。黃先生的建言得到對風水學頗有研究的校董盧耕父等人的贊成。於是,學校在東山閣原址舉行隆重的“廿周年紀念大堂”奠基典禮,設計圖樣就由時任梅縣縣長的彭精一負責。該紀念堂於1935年落成,一直沿用至1991年拆除,後來在建校八十周年之際又於紀念堂原址建起宏偉的憲梓大禮堂。
東山閣在拆除後的數十年間更加鮮為人知,但黃榮樵所言似乎得到了應驗:廿周年紀念堂建成後,東山中學辦學規模迅猛擴大,新中國成立後更是發展成為名聞遐邇的重點中學名校,培養出眾多優秀人才。紀念堂旁邊岃上同時建起一座“東山第一亭”,當時國文教師楊徽五先生作一聯紀其勝云:“小立片時,何妨飯後課餘,與偕童冠來風詠;登高一望,勿論雨奇晴好,直把溪山當簡篇。”數百年變遷後,東山閣所在靈秀依然。此地面朝周溪、梅江,緊挨東山書院、狀元橋,後面綿延著弦歌不絕的東山岃,這個鐘靈毓秀的古蹟風光,在《梅聯最話》收錄的清末秀才黃紹庭(字小帆)為東山閣所作的一副長聯中有著動人展現:
離市廛不遠,賴畫橋隔斷囂塵,高閣正凌雲,憑眺移時,每數盡林外估帆,岸邊沙鳥;
嘆世事屢更,幸青山可長依倚,短垣常近水,流連忘返,忽傳到數聲風磬,一杵煙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