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尖塔音樂會

東尖塔音樂會

東尖塔村音樂會於每年正月初一、十五供駕祭廟,求神降福。七月十五圍池塘吹打,放河燈。民國年間,音樂會發展到鼎盛時期,演出開始著佛衣、披袈裟、戴僧帽。樂手們在演奏上變調不改換樂器。一是換引子,二是換法,再有就換口法。音樂會自成立以來一直沿用舊曲譜,從不演奏鄉曲小調。保持原有特色,古樸而婉轉動聽。音樂會奏曲雅俗共賞,旨在傳承發揚,樂於外傳。幾百年來音樂會為鄰村培養了不少樂手。如南甸村、碾子營村、艾各莊村、劉各莊村等,為傳承和弘揚古老文化做出卓越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尖塔音樂會
  • 名錄類別:民間音樂
  • 申報地區: 廊坊廣陽區
  • 編號: 2—2—3 
簡介,演奏曲目,特點,

簡介

廊坊市廣陽區東尖塔村音樂會,屬於佛教音樂,俗稱“和尚經”,由清朝中葉北京通州熬硝營和尚廟慧林法師所授。樂曲採用“工、尺”譜記法,樂手共十七人。

演奏曲目

演奏曲目有三十餘首。曲目分為大曲和小曲兩種。大曲有《討軍令》、《玉芙蓉》、《普庵咒》、《三寶贊》、《小花園》、《金字紅》、《柳黃煙》、《翠竹簾》、《望江南》、《大祭倉》、《燈贊》、《跳神》、《石槽采土歌》。小曲有《西湖同》、《對太平》、《千人佛》、《跑柳》、《無頭鬼》、《妻上夫墳》、《琵琶令》、《桂前鎖》、《浪淘沙》、《月牙高》等。打擊樂曲有《發氣》、《洞深》等。

特點

東尖塔村音樂會曲調古樸典雅,主要用於民間喪事,如報廟、見靈、跑方、渡橋、放樣等,念經做法,淨宅驅鬼,超度亡靈。主樂器是管子,伴奏樂器有笙、笛、雲鑼等,還有一套打擊樂器,有鈸、鐃、鼓、鑔等。
東尖塔村音樂會於每年正月初一、十五供駕祭廟,求神降福。七月十五圍池塘吹打,放河燈。民國年間,音樂會發展到鼎盛時期,演出開始著佛衣、披袈裟、戴僧帽。樂手們在演奏上變調不改換樂器。一是換引子,二是換法,再有就換口法。音樂會自成立以來一直沿用舊曲譜,從不演奏鄉曲小調。保持原有特色,古樸而婉轉動聽。音樂會奏曲雅俗共賞,旨在傳承發揚,樂於外傳。幾百年來音樂會為鄰村培養了不少樂手。如南甸村、碾子營村、艾各莊村、劉各莊村等,為傳承和弘揚古老文化做出卓越貢獻。
東尖塔村音樂會演出時搭大棚,所掛《水祿》畫的是十道閆君,諸如人在世時做惡事,死後到陰間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懲罰;做生意給人小份量到陰間小鬼就用稱勾搭心;說謊話到陰間小鬼要犁耕他的舌頭等,十分可怕,意在用神話教育後人積德行善。現存幾件佛衣、明朝大鈸、經書和曲譜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