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東富鎮位於醴陵市東部,東與江西省萍鄉市接壤。面積80.41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39196人(2017年)。轄四楊1個居委會,東富、小洞塘、石壩上、北沖、西林、鳳儀塘、包沖、桐橋、楚東橋、龍源沖、花木、址泉、立新、新蓮、石里舖、蓮石塘、森沖、伏龍、荊潭、潭灣、橫煙、建新、黃土壩、獅灣2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岔路口,距市區8千米。106國道過境。東富寺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沿革
1949年屬楚東等鄉,1950年屬第三區,1951年屬第四區,1956年為林儀鄉、梘頭洲鄉。1958年為八里坳公社,1961年析置梘頭洲公社。1968年為紀念毛澤東主席早期革命活動時前來東富寺進行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八里坳公社改名為東富公社。1984年改東富鄉、梘頭洲。1996年,面積62平方千米,人口2.6萬,鄉政府駐叉路口,轄栗村、西塘鋪、包沖、普濟庵、同橋、庵沖、楚東橋、新關、龍源沖、蓮花村、花木村、東富、承天橋、高塘、毛江橋、早禾塘、小洞塘、石壩上、北沖、西林、大星塘、四柱坪、楊梅塘、鳳儀塘、台子上25個行政村;梘頭洲鄉面積39平方千米,人口2.2萬,鄉政府駐獅灣,轄石里浦、荊潭、黃土壩、茅田、大水壠、潭灣、獅灣、森沖、乘前坪、建新、連塘、石塘、橫煙、東風、伏龍15個行政村。1999年東富撤鄉建鎮。2005年,東富鎮與梘頭洲鄉合併設立新的東富鎮,面積101平方千米,人口4.7萬人,轄四平等2個居委會和東富、承天橋、高塘、毛江橋、早禾塘、小洞塘、石壩上、北沖、西林、大星塘、四柱坪、楊梅塘、鳳儀塘、台子上、栗樹、西塘鋪、包沖、普濟庵、同橋、庵沖、楚東橋、新關、蓮花、龍源沖、花木、石里舖、大水壠、乘前坪、伏龍、荊潭、潭灣、橫煙、建新、黃土壩、獅灣、蓮塘、茅田、森沖、東風、石塘3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岔路口。
【郵編】412205 【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30281121:~001 111四楊居委會 ~201 220東富村 ~202 220小洞塘村 ~203 220石壩上村 ~204 220北沖村 ~205 112西林村 ~206 112鳳儀塘村 ~207 112包沖村 ~208 220桐橋村 ~209 220楚東橋村 ~210 220龍源沖村 ~211 220花木村 ~212 220址泉村 ~213 112立新村 ~214 220新蓮村 ~215 220石里舖村 ~216 112蓮石塘村 ~217 112森沖村 ~218 220伏龍村 ~219 220荊潭村 ~220 220潭灣村 ~221 220橫煙村 ~222 220建新村 ~223 112黃土壩村 ~224 111獅灣村
命名由來
以
佛寺、名勝命名。東富鎮在醴陵市東南部,鎮政府駐地岔路口,距市區8公里。境內有一佛寺叫東富寺,初建於1816年,原為南聯高等國小校址,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27年,
毛澤東同志考察湖南農民運動時,在此住過3天,還在寺內召開過農運骨幹會議和民眾大會,併到附近村作調查。1961年將八里坳公社,改名為東富公社以此紀念。以後鎮也以此命名。
簡介
東富鎮位於醴陵東南部,距城區3.3公里,鎮域面積80.41平方千米(2017年),轄2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45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9196人(2017年)。有耕地2130公頃,林地5670公頃,森林覆蓋率超過國家標準,是長江流域第一批消滅宜林荒地的鄉鎮,同時也是“
湘贛開放合作試驗區”核心啟動區。
湘贛開放合作試驗區將發揮兩地各自優勢,推進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生化、先進裝備製造、商貿物流、煙花鞭炮、文化旅遊等產業的對接與合作,形成產業集群。
醴陵市轄鄉。1949年屬楚東鄉,1950年屬第三區,1951年屬第四區,1956年為林儀鄉,1958年屬八里坳公社,1968年以紀念地東富寺改名為東富公社,1984年改東富鄉。位於市境東部,距市府8公里,面積80.41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39196人(2017年)。鄉政府駐叉路口。轄栗村、西塘鋪、包沖、普濟庵、同橋、庵沖、楚東橋、新關、龍源沖、蓮花村、花木村、東富、承天橋、高塘、毛江橋、早禾塘、小洞塘、石壩上、北沖、西林、大星塘、四柱坪、楊梅塘、鳳儀塘、台子上25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鞭炮、耐火材料、皮鞋、印刷、紙質包裝箱、水泥製品等行業。農業主產水稻。
東富寺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
毛澤東考察
湖南農民運動時的舊址。
株洲的醴陵市是湖南的東大門,而東富鎮又在醴陵市的最東邊。湖南的行政版圖極似一個人頭,株洲就是這個頭 像的鼻樑,而東富鎮正好處在鼻尖的位置。
東富鎮因東富寺而得名,東富寺坐落在東富村,是一座不大的廟宇,建築結構是湖南鄉間最常見的那種,不甚出奇。出奇的是,寺廟大門上的“東富寺”三字,“富”字缺了上頭的那一點。
“相傳該廟建成之日,村裡的長者邀請過路的一位秀才來題寫寺名,那
秀才看到東富村一帶貧困落後,故意少寫了富字上的一點,暗諷此地一點都不富。”民間掌故,東富鎮黨委書記付方華信手拈來。
該鎮已形成建築、
陶瓷、
橡膠製品、
鞭炮煙花、包裝印刷、帆布手套等6大經濟支柱產業。2005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9.64億元,企業增加值2.9億元,其中規模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億元;完成財政收入1900萬元,完成地方稅收824.3萬元,國稅入庫726.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550元,同比增長6.5%。
如今的東富,已變了模樣。東富鎮80.41平方千米(2017年)的土地擁有103家企業,2005年農民人均收入近5000元。尤為人稱奇的是,這個4.9萬人的鎮竟有3000多外來打工者。該鎮70%的勞動力每月有工資收入,已由農業鎮變成了工業鎮。
下轄村
現轄24個村:石里浦、伏龍、荊潭、建新、橫煙、黃土壩、獅灣、蓮石塘、森沖、潭灣、東富、芷泉、小洞塘、石壩上、北沖、新蓮、花木、龍源沖、楚東橋、西林、鳳儀塘、立新、包沖、桐橋;1個居委會:四楊
先進鄉鎮
東富鎮喜獲由國家農業部、
國家體育總局、中國農民體育協會聯合頒發的“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該鎮成為株洲地區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鄉鎮,這也是自2000年以來該鎮獲得的第五個國家級榮譽。
東富鎮位於醴陵東南部,自2000年以來,先後獲得了“全國文明鄉鎮”、“全國鐵路護路聯防先進集體”、“全國美德在農家”活動示範點以及多項省級和市級的榮譽稱號。該鎮2001年成立了鎮農民體育協會,並組建了籃球、排球、桌球等多個協會,該鎮25個村(居委會)都成立了體育輔導站,各類體育輔導員110餘名。東富鎮體育協會已發展農民會員3600多人,有三分之一以上村成立了
健身俱樂部,晨、晚練活動點發展到13處。
遠教強鎮
東富鎮位於湖南省醴陵市東南部,距城區5公里,地處湘贛邊界,也是連線湘東贛西咽喉之所,浙贛電氣化鐵路、320國道、
省道313線貫穿全鎮,交通便利。現轄25個行政村、居委會,總人口39196人(2017年),有黨組織45個,黨員1603名。遠程教育工作開展以來,鎮黨委堅持"實際、實用、實效"原則,圍繞"建、管、學、用、研"五個關鍵環節,積極探索,大膽實踐,走出了一條"建一個站點、強一套班子、富一方百姓"的好路子。
遠程教育,“建”是基礎。該鎮堅持把遠程教育工作作為提高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的重大舉措來抓,加強領導,穩步推進,促進了工作的順利開展。
1、抓協調,組織領導到位。
3、抓學習,突出教育培訓到位。
落實每一項制度
現代遠程教育,"管"是保障。在工作中,該鎮注重在制度化、規範化和經常化上下功夫,建立了一套科學的站點管理機制。
1、建立責任機制,實行分級管理。
3、建立考核機制,實行目標管理。
抓好每一次學習
遠程教育,“學”是關鍵。該鎮想方沒法使學習內容生動、直觀、便於接受,充分調動廣大幹部民眾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1、精心篩選製作節目。
2、靈活教育教學方式。
帶動一方經濟發展
遠程教育,"用"是目的。該鎮把遠程教育作為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做好結合文章,帶動了一方經濟發展。
2、把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結合起來。
3、把行政推動與市場運作結合起來。
在遠程教育等工作帶動下,2005年,該鎮完成生產總產值7.2億元,財政總收入達1900多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544元,居醴陵市前列。2004年該鎮被中國婦聯確定為“美德在農家”活動示範點和農村婦女文化活動示範站;2005年,該鎮在
中國的經濟環境調查中,被中國社會調查所湖南分所和湖南省魅力鄉鎮(街道)評價活動辦公室等機構授予"湖南省十大最具經濟活力鄉鎮"的光榮稱號,2006年6月,該鎮黨委被株洲市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四個到位
東富鎮於8月30日全面啟動2008年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工作。該鎮各級黨員幹部全力以赴,堅持“四個到位”,全力抓好2008年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工作。
認識到位
該鎮黨員幹部從思想上認識到,新型
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是一件大事情,一件好事情。2006年,該鎮參合農民接近39000人,參合率達93%。該鎮一年報銷住院資金186萬元,按比例,每上交1元參合資金,報銷住院費用達4.7元。
宣傳到位
該鎮黨委、政府要求,鎮、村兩級幹部在籌資階段,都必須進村到組入戶開展宣傳。鎮、村採取召開座談會、懸掛橫幅、張貼標語、張榜公布上半年參合住院農民受益補助情況等各種形式,與村民進行面對面宣傳,並“開好三個會”、做到“三個講透”,確保入戶知曉率達到100%。
責任到位
按照安排部署,該鎮從9月1日到9月20日為全面籌資階段。在籌資工作中,該鎮嚴格實行黨政領導包片、辦點幹部包村、村級幹部包組、黨員組長包戶的“四包”工作責任制,將任務層層分解,責任到人,要求黨員幹部改進作風,發揮吃苦耐勞的精神,確保在9月20日前完成籌資任務。
獎懲要到位
為推動該項工作,鎮黨委、政府對各村和機關辦點幹部明確了工作責任和獎懲措施。對未完成所下達籌資任務的村,對辦點幹部和村級幹部分別按照目標管理和績效考評內容嚴格考核,獎優罰劣。
旅遊資源
東富寺位於醴陵市東富鎮東富村,始建於
明代,清嘉慶21年(1816)重修,占地面積3300平方米。寺內原有菩薩數十尊,光緒32年(1906)至民國8年(1919)寺內設國小,1926年秋,醴陵南一區第一鄉農民協會設立於此。
1927年2月1日,
毛澤東在結束對醴陵縣城的考察後,在縣農會委員長孫小山陪同下,步行15公里來到東富寺,在東富寺內召開了農運幹部調查會,詢問農民組織和鬥爭情況,高度讚揚農民打擊地主,破除迷信,燒毀
菩薩的革命行動;在東富寺院內召開了農民民眾大會,並在院內的戲台上發表了講話。毛澤東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如“三合土結得緊”、“單紗容易斷”來打比方,深入淺出地啟發農民要加強團結,堅持鬥爭,才能取得勝利。
1967年,東富寺闢為
革命紀念地,1975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撥款維修,設舊址復原陳列:有毛澤東住過的房間,召開過調查會的房子,發表過講話的戲台。
東富寺舊址1976年對外開放至今。
最佳化招商環境
東富鎮是湘贛兩省交界的地方,又是湘東大地的一個重要通道,浙贛電氣化
鐵路、320國道、省道313線貫穿全鎮。為維護交通安全,該鎮民兵組建了8支鐵路、公路義務巡邏隊,隊員有75人,每月民兵義務巡邏隊在鐵路和公路沿線進行穩定排查和
社會秩序維護,遇到重大的節假日都會主動放棄休息時間和家庭的農活,積極參加各項維護穩定活動。
為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推進重點工程順利實施,更好的吸引外資,該鎮有20個村組建了民兵周邊治安秩序維護小組(每組16人),隨著東富鎮投資環境的進一步改善,吸引了更多的大型企業落戶東富,廣州攀達集團去年已落戶東富,首期將投入8000萬元,興辦一個集煙花鞭炮生產、研製、銷售於一體的大型集團公司。公司投產後,年產值可達1億元,年創稅收2600萬元,成為全市煙花鞭炮企業的龍頭;株洲市政府掛牌的重點工程——江西明鑫養殖公司的建設項目,在小洞塘村占地4000餘畝,總投資1.26億元,建一個年生產5萬頭牲豬、2萬頭西門耳菜牛、1萬頭
黑山羊,科技養魚500噸,兼養
鵝、養
鴨的大型綜合養殖農場。
該公司還將充分利用優勢,將東富寺周邊地域、小洞塘水庫一帶作為休閒旅遊用地,依託東富的交通區位優勢,興辦生態旅遊、休閒產業。大力發展商貿、特色農業、旅遊休閒業,力爭建成一個市級風景點。
黨管武裝
該鎮有民兵黨員196人,這是一支重要的政治後備力量,黨員民兵不但在經濟建設方面積極發揮“雙帶”作用,在維護社會政治穩定方面大力發揮了尖兵作用,在應急處理社會突發事件方面主動發揮了“兩員”作用(指揮員、戰鬥員),還在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方面起到了領頭雁作用,特別是民兵幹部政治成長和進步方面,有原鎮武裝部長易拔山,因工作出色、成績突出,被市委提拔到
仙霞鎮任鎮長,2005年又被市委重任為該鎮黨委書記。原蓮花村民兵營長、支部書記巫家宇在村各項工作上、在幫助帶領民兵和農民民眾致富方面,成績顯著,被破格錄用為公務員,現該同志擔任醴陵市國土局官莊中心所所長。
退伍軍人張治宏,在發生森林火災時、遇到嚴懲乾旱時、非典病魔時,他每次都是主動向鎮黨委、政府領導請纓,不管是哪一次突發事件,他總會在第一時間、第一個趕到,因工作突出,被聘請為鎮政府工作。有168名優秀民兵致富能手、民兵黨員、退伍軍人進入了村級領導班子,特別是去年該鎮的村支兩委換屆中,該鎮有46位民兵優秀分子被鎮黨委和各級組織以能村民兵選拔推選到村級領導崗位,為東富鎮新農村建設注入了新的血液,他們將為東富鎮的美好明天添上重重的一筆。
新辟增收途徑
在醴陵市東富鎮黨委、政府的牽線搭橋下,在該市農業局的指導下,醴陵最大的秋延西瓜生產基地在東富鎮龍源 村落戶,該基地共種植秋延
西瓜近100畝。為引導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醴陵市農業局近年來一直致力於秋延西瓜栽培技術的探索和完善。該局已熟練掌握了秋延西瓜的栽培技術。為了及時將這一技術向全市農民推廣,市農業局在東富鎮的牽線搭橋下,決定指導東富鎮龍源村建立該市最大的秋延西瓜生產基地。該基地主要分布在龍源村的周家組和下石塘組,臨近公路,交通便利,基地總面積近100畝,主栽品種有金福、紅小玉、黃小玉三種。
為保證基地種植成功,農業局派出技術骨幹常駐基地,與農民實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勞動),並實行了“六統一”保險方案,即統一供種,由農業局從邵陽等地引進品種;統一供肥,施用由市農業局土肥站為其專門配置的西瓜專用肥;統一育苗,由農業局派出的技術人員進行統一浸種催芽、統一播種、統一育苗;統一移栽,組織瓜農同一時間全部移栽到大田;統一培訓,共為瓜農舉辦技術講座5次,發放技術資料500多份;統一病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