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坑寨
- 性質:寨
- 地點:東坑寨
- 類型:寨
史載其“東坑寨在縣西北日曝嶺”、“懸崖夾道”、“其險足恃”。明正統十三年(一四四八年),鄧茂七率領閩北農民和城市貧民起義,南下焚毀安溪、永春、德化等縣署。明朝廷大為震驚,連忙派御史柳華巡按福建,通飭各府縣嚴密布防,設立隘門,建築望高樓和營寨,組織民兵,以鎮壓義軍。東坑寨便是建於此時,與虎窟寨、白水寨並稱為陸防之寨。後屢遭兵燹,曾多次修葺。
鴉片戰爭前夕,晉江散匪聚集旗山,肆行擄掠,惠安知縣率兵清剿,東坑、寨後、陳田三個鄉的民兵,據東坑寨以助剿,匪患悉平。惠安知縣獎賞三鄉銀牌各一面,並立碑以志,碑文刻有“奉憲聯甲,保衛地方,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十六字,以資訓勉。民國時期,軍閥割據,民軍蜂起,匪類嘯聚,三鄉百姓恃此寨以自衛。一九二三年抵抗軍閥駐仙遊部隊,擊斃匪首林建邦,殲滅其全軍。從此聲名大噪,連悍匪汪漢民等亦未敢越境侵犯,因此惠北一帶稍得安寧。一九二六年,有地痞虛報三鄉民眾屯積槍枝彈藥,據險作惡,致軍閥周蔭軒派其精銳部隊前來“剿辦”,槍殺內三鄉民眾二十六人,燒毀房屋二百餘間。
抗日戰爭期間,因此地有險可據,山腰鹽署將大量食鹽搬屯東坑。為避日本飛機轟炸,國民黨惠安縣政府一度擬遷至東坑寨附近的陳田。新中國成立後,通過剿匪鬥爭,塗嶺匪患終於成為歷史,東坑寨被闢為林場。如今東坑寨早已不再作陸防之用,只有斑駁龜裂、風化剝蝕的寨石,悄悄訴說著當年傲居的軍事要位,以及曾扮演過的輝煌角色。
此地築為寨,堅若細柳營。
山鬼聲自滅,壑蛇跡不行。
——杜唐《詠東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