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團山遺址

東團山遺址

東團山遺址,位於吉林省吉林市豐滿區,是漢代建築遺址。

東團山遺址主要包括東團山山城和東團山平地城,總面積約1.1萬平方米。山城位於遺址西北部的一座橢圓形山丘之上,現存三道城牆。城垣周長1050米。南城牆和東城牆南段在地表可見,高出城外地表5至6米,高出城內地表約1米。出土了生活用具豆、罐、碗、杯、缽、盆、盅、盞、壺等,生產工具有紡輪、網墜、銅臿、鐵矍等,建築材料有花紋磚、素麵磚異型磚、及板瓦和筒瓦等。

2019年10月,東團山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團山遺址
  • 地理位置:吉林省吉林市豐滿區
  • 所處時代:漢
  • 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
  • 編號:8-0027-1-027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保護級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遺址特色,文物遺存,綜述,石器,陶器,銅器類,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考古學家李文信在龍潭山至東團山的鐵路兩側採集到西漢五銖錢、青銅鏡殘片、三棱銅鏃、黃白色玉垂飾、琉璃質耳環飾、“長樂未央”殘瓦當、灰色細泥噴多孔陶甑底、印五銖錢紋陶片等漢代器物,出土陶灶、耳杯等漢墓常見之冥器。
1949年前後,考古人員曾在這裡進行過多次調查,發現有青銅時代西團山文化遺址、漢夫余、高句麗、渤海諸時期的文化遺存。
2001、2002、2007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東團山遺址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考古調查、鑽探、發掘,其中夫余陶器的基本組合為高領環耳壺、侈口豎頸筒形罐、柱把豆、碗盆等。
2015年7月,吉林省文物考古所啟動了東團山遺址平地城的發掘工作。本次發掘工作的主要目標為確認平地城的始建年代,同時為解決城址的性質問題提供線索。

遺址特色

東團山遺址主要包括東團山山城和東團山平地城,總面積約1.1萬平方米。山城位於遺址西北部的一座橢圓形山丘之上,現存三道城牆。平地城城址位於山城東南側的台地之上,平面形狀為橢圓形,根據以往調查結果,認定城垣周長1050米。南城牆和東城牆南段在地表可見,高出城外地表5至6米,高出城內地表約1米,其餘城牆地表不見。西北側依山體形成天然屏障。在東團山上和山麓,有二至四道以山皮土羼碎石構築的環形城垣。城內地面曾發現紅色繩紋板瓦、方格紋板瓦,根據山城結構和城內遺物,可知此城為高句麗時期的遺址。

文物遺存

綜述

東團山遺址經過多次探查和發掘出土了數量壯觀的陶器製品,按不同種類可分為生活用具、生產工具、建築材料等三大類。生活用具有豆、罐、碗、杯、缽、盆、盅、盞、壺等,生產工具有紡輪、網墜、銅臿、鐵矍等,建築材料有花紋磚、素麵磚異型磚、及板瓦和筒瓦等。從質地可分夾砂陶和泥質陶兩大類,以夾砂陶占多數,在夾砂陶中,又以夾砂褐陶為主,其次是夾砂灰陶、夾砂黑陶。泥質陶中則以泥質褐陶為主,其次是泥質灰陶。夾砂陶的製作方法多採用手制而成,大件器物多採用泥條盤築法,部分器壁留有加工痕跡。小件器物則採用捏塑法器表為素麵器形比較簡單。泥質陶多採用輪制方法加工而成,部分器物也有手制。

石器

東團山遺址先後採集的石器有斧、刀、鋤、網墜、敲砸器等。石斧分柱狀長身斧和板狀長身斧兩種形制,刃部有斜刃和弧刃之別;石刀為平背、弧刃、雙孔半月形;石鋤為打制亞腰石鋤;網墜為扁平河卵石打制;敲砸器大部呈不規則的球形體,只有兩件作圓餅狀。石器的材質有砂岩、板岩和頁岩。

陶器

東團山遺址採集的陶器類製品皆為手制素麵砂質陶,色澤分紅褐、灰黑兩色,多為殘器,可辯器形有:紡輪、網墜、鼎、鬲、豆、甑、壺、罐、碗、缽等。紡輪的形制有圓餅狀,算珠狀和截錐狀三種,網墜多為陶片磨製,鼎足有圓錐狀和長板狀,鬲足為淺袋圓錐狀,豆多為豆座與豆盤緊相對接的小型豆,甑有單孔和多孔兩種,壺、罐、碗、缽皆為圓平底。

銅器類

東團山遺址發現有銅泡飾一件,系青銅鑄造,外凸內凹,凹面中間有一小鈕。直徑4.2厘米、壁厚0.09、鈕高0.15厘米。
東團山遺址
東團山

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東團山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東團山遺址位於吉林省吉林市豐滿區華山路。

交通信息

從豐滿區出發經過吉林大街及輔路、宜山路、南山街、濱江東路到達華山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