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國通鑑》是一部朝鮮王朝時期官方編寫的漢文編年體歷史書,成書於15世紀。這部書籍由徐居正、鄭孝恆等學者,奉朝鮮成宗之命編撰。1446年開始編寫,1485年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國通鑑
- 時間:朝鮮王朝時期
- 類型:漢文編年體歷史書
- 作者:徐居正、鄭孝恆
《東國通鑑》是一部朝鮮王朝時期官方編寫的漢文編年體歷史書,成書於15世紀。這部書籍由徐居正、鄭孝恆等學者,奉朝鮮成宗之命編撰。1446年開始編寫,1485年完成。
《東國通鑑》是一部朝鮮王朝時期官方編寫的漢文編年體歷史書,成書於15世紀。這部書籍由徐居正、鄭孝恆等學者,奉朝鮮成宗之命編撰。1446年開始編寫,1485年完成。...
11. 金惠苑:《高麗後期沈(陽)王的政治經濟基礎》,《國史館論叢》第49輯,1993年12月。 12. 《東國通鑑》卷四十二,崔溥按。V...
[15] 《東國通鑑》:明宗庸闇,為仲夫所立、忠獻所廢,其立其廢,皆在賊臣。加以愛溺床第,德慚閨門,何足取哉? [30] 王晧影視形象 編輯 《...
5. 《東國通鑑》卷一八:時人譏宣宗有寵弟五人而傳位孺子,致此亂也。 6. 安鼎福:《順庵集》卷一〇,〈上星湖先生書〉:獻宗事,分明雞林公纂弒之也。獻...
除參修《經國大典》之外,《三國史節要》、《東國通鑑》、《東文選》、《輿地勝覽》諸書,皆為徐居正受命與時賢同撰,但大抵出於他一人之手。至如《五行總括...
《東國通鑑》:恭讓為將相推戴,得承大統,雖勵精兢業,猶懼不能圖存。而智識淺短,闇於治體,刑政日紊,國步斯蹙,天命已絕,人心已離,歷數竟歸於真主,斯...
[20] 《東國通鑑》對他的評價是:“忠獻起於微賤,專執國命,貪財好色,鬻爵賣獄,至於放逐二主,多殺朝臣,元惡大憝上通於天,而得保首領,死於牖下,天道之不...
迄今,申采浩在南北韓均被喻為“最偉大的史家”,其學說被信守不移,現時朝鮮民族學說多參照三國遺事(13世紀)及東國通鑑(15世紀)的記載,宣揚朝鮮王朝起於公元...
《東國通鑑》卷十二並《高麗史·太祖本紀》雲,太祖二年,遷都松岳郡,升郡為開州,創建宮闕。王建同樣自稱為高句麗的後繼者,定國號為高麗,定年號為天授。至此,...
《東國通鑑》:義旼本以奴隸之微,濫蒙毅宗親昵之眷,累遷通顯,恩寵極矣。而敢行大事,其為凶逆,上通於天,固不容喙,獨惜乎毅宗之養虎遺患也。身犯大逆,而...
10. 《高麗史》卷九四,列傳第七,《諸臣傳·徐熙》 .國史編纂委員會 11. 《東國通鑑》卷一六,崔溥按。 12. 《承政院日記》,英祖五年十月初七日條。 13...
《東國通鑑》:①時稱肅宗好文,其好文也,豈亦玩心於章句之末,而與群臣賦詩唱和而已耶?其於窮理正心、治國濟世之道,則蓋懵焉未遑也。②肅宗簒弒不道,士民憤...
朝鮮王朝的《三國遺事》、《東國通鑑》、《東史綱目》等重要史書,也都比較詳細地記載了箕子的史跡。中國歷史上所記載的朝鮮最早是西周滅商之後,商朝遺臣箕子到...
《三國史記》記載惠王為聖王第二子,即二十七代王威德王之弟。《東國通鑑》則記載惠王為威德王第二子。《三國遺事》亦記載惠王為威德王之子。《隋書》百濟傳則...
為了使以往以中國為學術研究中心的學者們有一部關於他們自己國家的全面的歷史,公元1458年開始了編寫史書《東國通鑑》的工作,這項工作在世祖死後完成。...
朴堤上說話,與新羅訥祗王時的文臣朴堤上有關的人物故事。傳在《三國遺事》卷1(起異篇奈勿王朴堤上條)中,另收在《三國史記》卷45、《文獻備考》、《東國...
王儉於唐堯在位50年庚寅(《東國通鑑》推斷為公元前2333年),定都平壤城,始稱朝鮮。然後,移都白岳山阿斯達,治國於1500年。周武王即位,封箕子於朝鮮,檀君乃移於...
16. 《東國通鑑》卷四六,崔溥按:前史書前王遇鴆而薨,不言鴆之者之名,其辭隱而不白。然既書前王遜於江華,繼書遇鴆而薨,比事以觀,恭愍不得辭簒弒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