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央和東嘎遺址(東嘎、皮央遺址)

皮央和東嘎遺址

東嘎、皮央遺址一般指本詞條

皮央和東嘎遺址,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札達縣境內的東嘎村、皮央村,是宋朝至明朝時期的古遺址。

皮央和東嘎遺址是一處由寺院、城堡、石窟和塔林組成的大型遺址。皮央石窟群是西藏考古已發現的最大一處佛教石窟遺址。集中在半山腰的3個洞窟中的東嘎壁畫保存得較好。它的形成及其年代,在眾多的西藏歷史、宗教、文化檔案中沒有記載,是一個尚待解破的文化之謎。但有一點可以確定,洞窟壁畫有近千年的歷史,考古、研究價值較高。壁畫歷史久遠,內容豐富,畫中還有些異國他鄉的人物、圖案、造型。壁畫採用特殊的礦物顏料繪製,經久猶新,毫無褪色。壁畫題材主要有佛像,菩薩像、佛傳故事、說法圖等,還有各種裝飾圖案紋樣及密教曼陀羅等。各種天女圖案最多,造型生動,變化豐富。皮央和東嘎遺址包含有石窟、佛寺、佛塔、墓葬、房址等多類古代文化遺存,遺址的年代從史前時期一直延續到佛教文明時期,為西藏西部地區古代文明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

2013年5月,皮央和東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皮央和東嘎遺址
  • 地理位置: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札達縣境內的東嘎村、皮央村
  • 所處時代:宋至明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7-0422-1-422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1992年,皮央和東嘎石窟遺址被發現。
1994年,西藏自治區文物局與四川大學聯合調查隊來到阿里,維修並再次調查了皮央和東嘎石窟遺址,
1997年,為配合阿里地區的文物保護與考古發掘,西藏自治區文物局成立了“阿里文物搶救辦公室”,阿里文物搶救工作辦公室於1997~1999年間開展了對含壁畫洞窟的加固、山體治水以及壁畫保護。
2009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對皮央和東嘎石窟遺址進行了全面的複查和登記。
2013年,啟動了皮央和東嘎石窟遺址修繕保護工程。
2015年,皮央和東嘎石窟遺址瀕危壁畫同比例臨摹複製工程完工。
2018年,在國家文物局和西藏自治區文物局大力支持下,作為阿里聯合考古工作重點項目之一,由四川大學承擔的皮央和東嘎石窟遺址古墓葬調查與發掘工作啟動。
皮央和東嘎遺址
皮央和東嘎遺址位置圖

遺址特點

綜述
皮央和東嘎遺址是一處以佛教遺存為主的大型遺址,包括石窟群、寺廟、佛塔等遺蹟,分布在相距1千米左右的皮央、東嘎兩村附近。
佛寺建築遺蹟
佛寺建築遺蹟分屬兩個區域,一是位於皮央村以東約300米的格林塘佛寺遺蹟,俗稱“皮央舊寺”。二是緊鄰皮央村西側山崖上部的佛寺及石窟遺蹟,即皮央石窟群IV區範圍內的部分遺蹟。
皮央和東嘎遺址
格林塘佛寺建築遺蹟分圖
格林塘佛寺遺蹟,系一處由佛塔、殿堂塔群及圍牆等構成的“塔院式”建築群,平面布局依台地地形而變化,呈不規則形,占地面積約1.6萬平方米。格林塘建築群可分東、西兩組,西側地勢稍高,東側稍低。西側建築群四面均有殘牆、布局似乎自成單元。北部以一大型佛塔為中心,四周分布若干小佛塔遺蹟。南部則以杜康大殿為中心,其南側亦有若干小佛塔。東側建築群的主體為一門道朝東的佛殿,其南側由西轉向南排列有7座佛塔,其西北側有殘牆圍成的一組建築遺蹟。整個格林塘建築群均由土石砌築的牆體圍成,圍牆轉角處多有類似“角樓”的建築,有的在牆上設觀察孔,圍牆的西、北兩段保存較完整。杜康大殿平面略呈“凸”字形,門道朝向東南,由主殿、配殿、門廊等多個單元組成。
皮央村西側佛寺遺蹟,千餘孔石廊主要分布在山丘東、南級的崖壁和崖坡上。山丘頂部亦有多處佛教建築遺蹟及少量石窟遺蹟,從北至南分布有“拉不讓孜”(高僧僧舍)、杜康大殿(集會殿)、塔群、扎倉(僧舍)、倉庫雜房等。這幾組建築均依山勢而建其中“拉不讓孜”建在最北端的山丘頂部,杜康大殿及塔群建在山丘中部,倉房、僧舍等建在山頂南端。這些殿房遺蹟周圍殘存長度、高度不一的圍牆,牆用泥石築成,厚0.6~1米。它們與這些建築組成了一個大型建築群,其主體部分在皮央石窟群的IV區範圍內。
石窟遺蹟
禮佛窟,I區第79號,位於皮央村西側山中部,為平面方形的單室禮佛窟。前(東)設甬道,窟室進深4.2米、面闊3.5米。窟內四壁均繪壁畫,南北、西三壁均開設壁龕。南、北壁龕下發現兩組壁畫,並在緊靠甬道的東警南端發現一小龕,小龕距地表高0.2米、寬0.3米、深025米、高0.3米。窟內出土大量模製小泥塑。
皮央和東嘎遺址(東嘎、皮央遺址)
佛小像
土塔遺蹟
皮央和東嘎遺址範圍內分布有多處不同形制和採用不同建築方法的佛塔遺蹟,主要有位於東嘎村西南谷坡上的群塔、位於皮央村東側格林塘的獨立大佛塔及群塔、位於皮央村西側山崖上的群塔,位於皮央村南側的群塔、位於皮央村北側山崖的獨立土塔等。這些獨立塔或群塔均已殘損,塔剎等塔頂部分已不存,僅存泥、石、土磚等材料建築的塔基(座)部分。在遺址範圍內,多處見有散落於地面或塔座之上的陶質佛塔構件殘塊,這些形制不同、紋樣各異的陶質構件殘塊,均系鑲包塔剎的陶磚。
皮央和東嘎遺址(東嘎、皮央遺址)
佛塔群

文物遺存

綜述
皮央和東嘎遺址發掘和調查採集的各類遺物總計1000餘件,其中小件器物130餘件,包括木雕、石雕、唐卡、銅像、泥塑、泥模像、紙本寫經、樺樹皮印像、織物等佛教遺物和彩繪頂板、塔剎陶磚等佛教建築構件。此外還出土有石器、木器、甲衣、衣物、弓箭、鐵(銅)器、畫筆等生活用具和生產工具。同時,在發掘中還採集了部分自然遺物,如植物果實、炭粒、糧食種子等。
壁畫
格林塘佛寺遺蹟杜康大殿F1殿內南、西、北三面牆體下部發現部分畫殘跡,系原有畫下部的裝飾裙邊,內容為各式團花等花草圖案,平行排列構成二方連續的裝飾帶。其中西牆北端近佛壇處的一段保存較好,由多組團花構成,每組五朵團花均用黑線勾勒,再分別塗以紅、藍、黃、黑色,其造形、用線、設色均熟練。
皮央和東嘎遺址(東嘎、皮央遺址)
佛壇基部壁畫
皮央村西側佛寺遺蹟杜康大殿內四壁均繪有壁畫,如北牆西端尚存用紅、黑、白三色繪製的佛像及其背光殘跡。在四面牆體的下部有被積土掩蓋的部分壁畫殘跡。東牆南段可辨識出小佛像3尊,佛像高出殿堂地面約50厘米,每尊佛像高26厘米、寬21厘米。皆有頭光、背光,身著通肩大衣或袒右。南牆下部牆裙處發現一排小像壁畫,每尊小像周圍繪有六形框線,上部則以一排梵文蘭查體書寫的真言與牆體上部壁畫相間,這排小像尚存13尊,其東側繪有與之並列的輪寶、白海螺、蓮花、尊勝幢等”吉祥八清淨”(八寶)圖案。西牆下部繪有壁畫小像33幅,大部已不清,尚可辨識有執盾武士等人物形像以及寶劍、馬鞍、虎皮等象徵弘揚佛法的“七種寶”圖案等。北牆下部的壁畫殘跡大部已不可辨,僅在其西端可辨識出有尊勝幢、寶瓶、寶斗、寶傘等“吉祥八清淨”圖案。
皮央和東嘎遺址(東嘎、皮央遺址)
南牆下部牆裙處壁畫
第79號石窟,南壁下部發現的壁畫繪橫排的五人跪坐像,位於南壁佛龕的正下方,高出地面約0.5米,壁畫長0.42米,高0.11米。五人中起第一至四人均側身(向右)跪坐,身著三角形大翻領長袍,袍衣鑲有寬邊,其中三人頭戴寬沿帽;第五人身著僧服,結跏趺盤坐於座墊,其身分顯然與前四人有別。五人頭部右上方有朱色繪成的長4厘米、寬3厘米的方框,似擬題寫文字之用(如表示每位人物之身分或名稱),但不知何故未著一字。壁畫下方繪長54厘米、寬10厘米的朱色方框。北壁壁龕下方發現的壁畫與南壁下壁畫的位置相對,長1.4米、高0.3米,高出內地面0.6米,壁畫主體為上下兩排共23人構成的一組人物,其左側為兩尊菩薩小像,菩薩面部及身軀已殘,僅存頭光與坐墊,坐墊一為白象,另一為蓮台。菩薩右側是上、下兩排人物小像,上排甚殘,可見原繪有11人。左起第一、二人身著僧衣,似為僧人,均結跏趺座於法墊。且第一人左手執蓮花;第三至七人大部殘損;第八至十人皆身穿三角形大翻領長袍,衣袖鑲有寬邊,盤腿正坐或側坐。下排人像略為完整,共有12人。左起第一至十人均側身向左跪坐,其中第一至七人衣飾基本相同。第五人頭戴折沿帽,第一至四人頭戴平頂寬沿帽,第七人所戴小頂帽與其他人物亦不同。這些人物均穿三角形大翻領長袍,足穿長靴。左起第九至十二人似為女性,著廣袖長裙,佩戴項飾。在第九、十人之間繪有一小立人,身穿三角形大翻領長袍,腰系寬頻,足穿靴.其身分與其他人物應有區別。該處壁畫與南警下壁畫形式相同,即每個人物頭部的右上方均畫有一個4平方厘米的朱紅方框。第79號兩組壁畫主要表現了供佛與禮佛場景,其中身穿俗衣(三角形大翻領長袍)的人物當是建鑿石窟並繪製壁畫的供養人。
皮央和東嘎遺址(東嘎、皮央遺址)
第79號石窟供養人壁畫

研究價值

皮央和東嘎遺址是西藏考古已發現的最大一處佛教石窟遺址,有石窟、佛寺、佛塔、墓葬、房址等多類古代文化遺存,遺址的年代從史前時期一直延續到佛教文明時期,為西藏西部地區古代文明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

保護措施

2013年5月,皮央和東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皮央和東嘎遺址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札達縣東嘎村、皮央村。
皮央和東嘎遺址

交通信息

自駕:自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札達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皮央和東嘎遺址,路程約56.3千米,用時約1小時15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