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元年(1662年),袁、修兩姓來此定居。康熙五年(1666年),高寧同從山西省太谷縣遷此。後有倪、臧、李、任姓等相繼遷來安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哲陽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海陽市城區東部
- 人口數量:676人
- 經緯度:東經121°10′,北緯36°47′
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地圖信息,
概況
村內有柘水河;河東岸有隋、修、張姓定居。因村建在河北岸柘樹嵐前,依山南水北為陽之說,故命村名柘陽。清乾隆二年(1737年),取“賢哲陽生”之兆,改稱哲陽村。1961年,以河為界分成兩個行政村,本村居河東,遂命名為東哲陽村。 東哲陽村位於海陽市城區東部,地處東經121°10′,北緯36°47′。東鄰方圓集團總公司,西與西哲陽村相連,南至海政路,北至海河路。距市政府駐地1.5公里,隸屬方圓街道辦事處。 全村轄區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4.7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有小麥、玉米、花生等。 2002年,全村254戶,676人,有張、丁、修、隋、遲、孫、倪、劉等姓,均為漢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是張姓。 195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萬元。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10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0%、12%、48%,人均純收入3400元。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52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為10.5%、63.4%、26.1%,人均純收入3710元。
大事記
1941年5月3日(農曆四月初八日)日軍入侵東西哲陽村,強姦婦女多名;在它山泊村南打死本村民兵隊長高春洋。 1942年6月6日八路軍進駐,哲陽村從此得到解放。 1948年東、西哲陽村合併成為一個村,並成立一個合作社(村社)。 1961年經上級政府批准,哲陽村分為東、西哲陽兩個行政村,本村為東哲陽村。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0年,全村土地52公頃,糧食畝產200公斤,總產1.56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320公斤,總產2.496萬公斤。1983年,全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450公斤,比1978年增長130公斤。隨著城區建設增多,土地減少,始向高效優質農業發展。2000年,每個大棚村補貼3000元,建蔬菜大棚9個,總收入7萬元。2001年,村民建養雞大棚3個,養豬大棚2個,總收入4萬元。2002年,糧食畝產333公斤,總產2.5萬公斤,第一產業收入89.5萬元,其中農業收入78.5萬元,牧業收入5.5萬元,其它收入2萬元。 第二產業1915年,本村有修新齋經營的德和燒鍋、酒館,從業人員11人,資本2000銀元,1942年停業。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前,本村工業主要有草製品提籃加工、繡花等,從業人員70多人,收入僅夠自給。1993年,村成立建築隊,從事土地開發。後又投資80萬元,成立東關工程建築公司,從業人員60人,常年收入420萬元,利稅20萬元。1994年,方圓集團占用本村土地13.3公頃,村民18-25周歲者,經考試合格,到方圓集團公司上班,每人常年收入1萬元左右。2000年,村投資20萬元,加工攪拌機筒。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240人,收入540萬元,其中工業收入80萬元,建築業收入460萬元。 第三產業1950年,本村辦起豆腐坊、粉坊、油坊、鞋鋪及編席業,規模不大,收入微簿。改革開放後,村黨支部帶領民眾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先後發展起電氣焊加工部、商店、飯店和個體運輸戶等。2000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達到82人,收入96萬元。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80人,收入222.5萬元,其中運輸業收入9.5萬元,服務業收入73萬元,商飲業收入140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52年,成立東哲陽國小,學生23人。1996年,經市教委、方圓集團及東哲陽村三方協商,由本村出土地1.33公頃,建起方圓學校,本村學生從學前班至國中班,免費到方圓學校讀書。自建國至2002年,本村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26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120公斤左右,生活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糧。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2年,人均存款2500元,全村有各種運輸車輛20輛,機車80輛,電話150部,彩電220台,電冰櫃60台,洗衣機10台。 村莊建設1995年,投資20萬元,修長250米、寬10米通往城區的大道。2000年,投資15萬元,建辦公樓1座。2001年,投資150萬元,建商業網點房。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30平方米。 集體福利1980年以來,隨著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82年投資6萬元,建大口井1座,擴大灌溉面積13.3公頃。1984年,投資8萬元,全村用上電網供電。2000年,投資10萬元,安裝有線電視;投資15萬元,建起5個眼的梅花井,供村民生活用水。2001年起,因村民口糧田減少,村為每個村民發放250元,購買麵粉。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底,東、西哲陽村發展中共黨員8名。1943年1月成立黨支部,臧京武任黨支部書記。在黨支部領導下,成立兩個互助組。先後開展反奸、反特、反地主惡霸鬥爭。組織支前隊30多人,隨軍參加萬第戰鬥;16人支前到浙江杭州。1949年黨員身份公開,本村有黨員22人。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4個,黨員38名。 1961年,東哲陽村經上級政府批准成立黨支部,修方明任黨支部書記。此後,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隋長春、丁勤德、張培宗、隋長勝、張培孝、丁唐仁、張培洲、修兆慶。2000年6月起,張培洲復任黨支部書記。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3年6月,村設村公所。同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1950年起,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丁世德、修方明、張培宗、隋長春、丁堂仁、丁勤德、隋長勝、張培德、張培洲、丁義德。
地圖信息
地址:煙臺市海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