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古井位於隨岳高速公路北段均川鎮王家台遺址,由隨州市博物館考古隊於2006.11.3日發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周古井
- 時代:東周
- 深:10米
- 直徑:90厘米至92厘米
東周古井位於隨岳高速公路北段均川鎮王家台遺址,由隨州市博物館考古隊於2006.11.3日發現。
東周古井位於隨岳高速公路北段均川鎮王家台遺址,由隨州市博物館考古隊於2006.11.3日發現。2006.11.3日,隨州市博物館考古隊在隨岳高速公路北段均川鎮王家台遺址,發掘出一口罕見的東周古井。該古井深約10米,水位高...
打探溝2條,挖掘總面積241平方米,浮土20厘米以下發現8個大小不等的圓形灰坑,浮土中發現清“乾隆通寶”1枚、人頭骨1具及少數近代陶片,共出土石器19件、陶片7443片、骨器2件、銅鏃5件,發現長方形古井1眼,井內鐵鉤1件。經考證為東周居民點。 1984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本書的出版對東周墓葬的分期、分類、文化因素分析、楚國紀年與楚歷月建、楚文化同中原文化的關係、楚墓葬制等的研究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料。圖書目錄 序 目錄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墓葬分布 第三章 甲組墓 第四章 乙組墓 第五章 結語 附表 附錄一 江陵九店墓地古井 附錄二 江陵九店五十六號墓竹簡釋...
遺址內遍布古井、窯址等遺蹟,筒瓦、板瓦等建築材料以及東周的文化遺物,俯拾皆是。在城內東南部發掘的東周時期的房屋,牆基長60米,寬14米,規模較大,應為當時宮殿建築的組成部分。城內的鳳凰山,在楚都徙陳(今河南淮陽)以後,成為秦漢的墓地,著名的西漢古屍、大量的漢簡及精美彩繪漆器,均出土於此。此外,在...
卞營遺址距古鄧城遺址僅500米。考古人員在卞營遺址內發現了一批東周時期的水井。在300平方米的發掘探方內,考古人員共發現8座古井。古井如此集中分布的情況在襄陽市考古發現中尚無前例。2022年5月,卞營遺址墓地第七次發掘入選2021年度“湖北六大考古新發現”終評。這批古井均為圓形豎井。井口大小不等,最大的直徑...
遺址內遍布古井、窯址等遺蹟,筒瓦、板瓦等建築材料以及東周的文化遺物,俯拾皆是。在城內東南部發掘的東周時期的房屋,牆基長60米,寬14米,規模較大,應為當時宮殿建築的組成部分。城內的鳳凰山,在楚都徙陳(今河南淮陽)以後,成為秦漢的墓地,著名的西漢古屍、大量的漢簡及精美彩繪漆器,均出土於此。此外,在...
黃陂鄭家嘴發現東周古井 武漢黃陂灄口古墓清理簡報 珩生投資公司葉店工地文物考古勘探簡報 湖北黃陂橫店南朝墓清理記 黃陂盤龍城開發區盤龍大道文物勘探發掘簡報 湖北黃陂灄口鄒家灣唐代墓葬群 湖北黃陂縣鐵門坎遺址宋墓 黃陂縣祁家灣鎮宋王山北宋時期墓葬群 黃陂縣灄口開發區俊華藥廠工地宋代墓葬清理簡報 盤龍城‘鑭橋...
益陽故城遺址,位於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鐵鋪嶺社區,是東周至宋時期遺址,延續時間約1500年。益陽故城遺址保留下了楚、秦、漢、三國至唐宋時期的遺蹟遺存,古城壕、衙署、古井、地貌、水系等基本格局清晰。故城遺址保存狀況較好,出土文物數量眾多,特別是簡牘文獻的出土,涵括了考古發現簡牘所有使用年代,內容為益陽縣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