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柯(學名:Lithocarpus harlandii (Hance ex Walp.) Rehder)是殼斗科、柯屬喬木,高約18米,枝、葉及芽鱗均無毛。葉硬革質,披針形,橢圓形或倒披針形,葉邊緣在上段有波浪狀鈍裂齒,稀全緣。花序著生當年生枝的頂部,花序軸被微柔毛。殼斗淺碗狀,小苞片鱗片狀,三角形或四邊菱形,被微柔毛;堅果長圓錐形或寬橢圓形,底部果臍深達4毫米。花期5-6月,果次年9-10月成熟。分布於中國江西、台灣、廣東、香港、廣西和海南。生長於海拔400-700米山地常綠闊葉林中。
港柯枝葉茂密、樹冠寬廣、葉片亮綠,是優良的園林樹種。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苗床育苗,容器育苗,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喬木,高約18米,胸徑50厘米,新生枝紫褐色,乾後暗褐黑色,有縱溝棱,枝、葉及芽鱗均無毛。樹皮灰褐色,略粗糙,樹高約10米的樹皮厚8-10毫米,內皮淡紅褐色,聚合射線多而密,刀刃狀明顯突出。葉硬革質,披針形,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7-18厘米,寬3-6厘米,稀較小或更大,頂部常彎向一側的短或長尾狀尖,基部狹或漸狹楔尖,常兩側稍不對稱且沿葉柄下延,稀急尖或近於圓,葉邊緣在上段有波浪狀鈍裂齒,稀全緣,中脈在葉面近於平坦或微凸起,側脈每邊8-13條,支脈隱約可見,葉背有細圓片狀薄的蠟鱗層;葉柄長2-3厘米(分布於中國海南及廣東北部的港柯葉全緣,嫩葉支脈較明顯,成長葉支脈幾不可見。)。
花序著生當年生枝的頂部,花序軸被微柔毛;雄圓錐花序由多個穗狀花序組成;雌花每3朵一簇或全為單花散生於花序軸上,花柱3或2枚,長約1/2毫米。殼斗淺碗狀,寬14-20毫米,高6-10毫米,基部常稍伸長呈極短的柄狀,小苞片鱗片狀,三角形或四邊菱形,中央及邊緣稍呈肋狀隆起,覆瓦狀排列,被微柔毛;堅果長圓錐形或寬橢圓形,高22-28毫米,寬16-22毫米,頂部圓或鈍,稀為寬圓錐形,果壁厚1.5-2毫米,底部果臍深達4毫米,口徑9-12毫米。花期5-6月,果次年9-10月成熟。
生長環境
港柯生於海拔400-700米山地常綠闊葉林中。港柯抗旱、抗寒、耐高溫。
分布範圍
繁殖方法
苗床育苗
採種處理:從生長健壯的成年港柯母樹上採收種子,采後經過脫粒、篩選、乾燥處理後低溫沙藏。在2月份用0.5%硫酸銅溶液消毒30分鐘,然後分別用98%濃硫酸(處理10秒)進行催芽處理,然後用冷水浸種24小時後分別播於溫室苗床。
苗床準備:將土壤深翻20厘米,整細表土後做成寬1米,高25 厘米的苗床,南北走向。
播種方法:將浸種後的種子點播於苗床上,點播的株行距為5厘米×10厘米,苗床上均要設小拱棚,拱棚高度為1米,上面覆蓋一層塑膠薄膜。
移植育苗:在2個月後,將港柯的小苗移植到塑膠培養缽中(規格8厘米×8厘米),育苗基質則為泥炭土:珍珠岩:鋸屑=0.6:0.2:0.2份,育苗期間適當澆水,防止土壤過乾。
容器育苗
基質處理:竹林內採收來的礱糠用0.3%的高錳酸鉀溶液噴灑消毒後再進行晾曬,曬乾的礱糠需用攪拌篩分機篩除雜物後堆放備用。
基質灌裝:首先將東北泥炭、礱糠、長效控釋肥按配比進行人工分層均勻攪拌,然後倒進攪拌篩分機內充分攪拌均勻。配製好的基質由人工放進基質網袋製作機進行灌裝,製成口徑為5厘米的長條狀輕基質段。
基質切段:灌裝好的基質段先放入池中用0.1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4小時以上,使基質充分吸水膨脹並起到消毒滅菌的作用,然後將長條狀基質段切成設計所需長度的透底容器,整齊裝入塑膠托盆內備用。
播種方法:將種子每穴一粒直接播到切好的基質段內,將裝好的塑膠托盆統一置於連棟蔭棚內的地布上。
分盤隔苗:當苗長至10-15厘米高度時,應及時進行分盤,以避免苗木相互串根。將育苗基質段用寬2厘米、厚0.5厘米、長40厘米(竹片長度根據托盤而定)的竹片隔開,讓每株苗之間至少留有2厘米的間隙。分盤前密度為81株/盤,分盤後密度以36株/盤為宜。
苗期管理:一般早晚各1次(澆水次數視天氣情況而定),當基質表面發黃或發白時應馬上澆水;分盤後的苗木枝葉茂盛,生長較快,需水量大增,應增加噴水量。基質中因加有長效控釋肥,其肥效可長達6個月,一般情況下苗期不需進行根外施肥。同時,及時進行除草等管理。
主要價值
港柯枝葉茂密、樹冠寬廣、葉片亮綠,是優良的園林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