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產地及分布,形態特徵,品種特性,飼養,價值,
簡介
它是首先用蘭布列羊與蒙古羊進行雜交,雜種後代進行橫交固定和擴繁,又先後引入前蘇聯美利奴羊、高加索羊、阿斯卡尼亞羊、斯達夫羊、新疆細毛羊等對其雜交改良後,於1967年育成的品種。東北細毛羊遺傳性穩定,雜交改良效果顯著,已推廣到北方各地。
其外貌特徵是體質結實,結構勻稱,頭型止常,公羊鼻樑稍隆起,有螺旋形角,頸部有l~2個完全或不完全的橫皺褶,皮膚適當寬鬆,體軀無皺褶,胸寬,背平直,姿勢端正,被毛白色,毛叢結構良好,呈閉台型。羊毛密度良好、彎曲正常,細度以64支為主,油汗適中,羊毛復蓋頭部至兩眼連線,前肢達腕關節,後肢達飛節。
產地及分布
松遼平原是東北細毛羊的產地。在黑龍江省主要分布在嫩江、綏化、大慶、黑河等地草原上。全省有東北細毛羊250多萬隻,最高飼養量近400萬隻。多年裡,不斷向省外推廣了大批東北細毛羊種羊,對促進養羊業起到了很大作用。
形態特徵
東北細毛羊體質結實,結構勻稱。公羊體重100kg左右,母羊體重51kg左右。公羊有螺旋形角,母羊無角,公羊頸部有1~2個橫皺褶,母羊有發達的縱皺褶。被毛密,彎曲正常。東北細毛羊原產於東北,是肉毛兼用細毛羊品種。它是首先用蘭布列羊與蒙古羊進行雜交,雜種後代進行橫交固定和擴繁,又先後引入前蘇聯美利奴羊、高加索羊、阿斯卡尼亞羊、斯達夫羊、新疆細毛羊等對其雜交改良後,於1967年育成的品種。東北細毛羊遺傳性穩定,雜交改良效果顯著,已推廣到北方各地。
公羊有螺旋形角,頸部有1 ―2 個完全或不完全的橫皺褶,母羊無角,頸部有發達的縱皺褶,體軀無皺褶,被毛白色,毛叢結構良好,呈閉合型。羊毛密度好,彎曲正常,油汗適中,淨毛率為35.0%―40.0% 。羊毛覆蓋頭部至眼線, 前肢達腕關節, 後肢達飛節, 腹毛呈毛叢結構。
東北細毛羊剪毛後體重育成公羊42.95公斤, 育成母羊38.78公斤, 成年公羊83.66公斤, 成年母羊45.03公斤; 剪毛量育成公羊為7.15公斤, 育成母羊6.58公斤;成年公羊剪毛量為13.44公斤, 成年母羊6.10公斤; 羊毛長度成年公羊為9.33厘米,成年母羊7.37厘米; 細度以60和64支紗為主。屠宰率成年公羊為43.6%, 不帶羔的成年母羊為52.4%,10―12個月齡的當年公羔為38.8%。初產母羊的產羔率為111%,經產母羊為125%。東北細毛羊體格結實健壯,耐粗飼,羊毛品質比較好。
品種特性
東北細毛羊體質結實,遺傳性穩定,耐粗飼,採食能力很強,抗寒,耐熱,抗病,適應性強,生產性能比較高,是一種毛肉兼用型新品種。
東北細毛羊體質結實,體大,勻稱。體軀無皺褶,皮膚寬鬆,胸寬深,背平直,體軀長,後軀豐滿,肢勢端正。公羊有螺旋形角,頸部有1—2個不完全的橫皺褶。母羊無角,頸部有發達的橫皺褶。被毛白色,完備合良好,有中等以上密度,體側毛長達7厘米以上,細度60—64支。彎曲明顯,勻度均勻,油汗含量適中,呈白色或淺黃色,淨毛率為35—40%。頭部細毛到兩腿中間連線,前肢細毛到腕關節,後肢至飛節。腹毛長度比體側毛短2厘米,呈毛叢結構,無環壯彎曲。
飼養
適於舍飼強度育肥,對高營養水平反應敏感,平均日增重>180 g,屠宰率>45%;成年母羊羊毛細度23μm,羊毛長約13 cm,
東北細毛羊適合放牧,冬春補草補料。夏季整天放養,日採食量5公斤左右。冬季日採食0.8公斤,需要適當補飼,以滿足營養需要。
價值
東北細毛羊是毛肉兼用型羊,生產性能好,適應性強,耐粗飼省事長發育快,羊毛品質好,遺傳性穩定,與本地羊雜交改良效果好,是黑龍江省養羊業的當家品種。東北細毛羊體格結實健壯,耐粗飼,羊毛品質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