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黑鰓金龜子

東北大黑鰓金龜子

成蟲體長16~22毫米,身體黑褐色至黑色,有光澤。鞘翅長橢圓形,每側有4條明顯的縱隆線。前足脛節外側有3個齒,內側有1個距。老熟幼蟲體長35~45毫米,體乳白色、多皺紋,靜止時彎成“C”型。頭部黃褐色或橙色。蛹體長21~23毫米,為裸蛹,頭小、體稍彎曲,由黃白色漸變為橙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北大黑鰓金龜子
  • 別名:東北大黑鰓金龜、朝鮮黑金龜
  • :昆蟲
  • 英文:Scarab macrobranchia of Northeast China
生活習性,保護級別,為害特點,防治方法,

生活習性

在北方多為兩年1代,以幼蟲和成蟲在55~150厘米無凍土層中越冬。卵期一般10餘天,幼蟲期約350天,蛹期約20天,成蟲期近1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為越冬成蟲出土盛期,晚上20:00~21:00時為成蟲取食、交配活動盛期。卵多散產在寄主根際周圍鬆軟潮濕的土壤內,以水澆地居多,每次可產卵百粒左右。當年孵出的幼蟲在立秋時進入3齡盛期,土溫適宜時,造成嚴重為害。秋末冬初土溫下降後即停止為害,下移越冬,並在翌年4月中旬形成春季為害高峰,夏季高溫時則下移築土室化蛹,羽化的成蟲大多在原地越冬。成蟲有假死性、趨光性和喜濕性,並對未腐熟的廄肥有較強的趨性。

保護級別

東北大黑鰓金龜子,學名Holotrichia oblita。

為害特點

東北大黑鰓金龜子的幼蟲為蠐螬,俗名白地蠶、白土蠶、蛭蟲等,以幼蟲在地下啃食萌發的種子,咬斷幼苗根莖,致使全株死亡,嚴重時造成缺苗斷壟。

防治方法

①農業措施蠐螬發生較重,適當調整茬口可明顯減輕為害。合理施肥,施用的農家肥應充分腐熟,以免將幼蟲和卵帶入菜田,並能促進作物健壯生長,增強耐害力,同時蠐螬喜食腐熟的農家肥,可減輕其對蔬菜的為害。施用碳酸氫銨、腐殖酸銨、氨水、氨化磷酸鈣等化肥,所散發的氨氣對蠐螬等地下害蟲具有驅避作用。適時秋耕,可將部分成、幼蟲翻至地表,使其風乾、凍死或被天敵捕食、機械殺傷。
②燈光誘殺在成蟲盛發期,菜田中設40瓦黑光燈1盞,距地面30厘米,燈下挖坑(直徑約1米)、鋪膜做成臨時性水盆,加滿水後再加微量煤油漂浮封閉水面。傍晚開燈誘集,清晨撈出死蟲並捕殺未落入水中的活蟲。
③人工捕殺施農家肥前應篩出其中的蠐螬;定植後發現菜苗被害可挖出土中的幼蟲;利用成蟲的假死性,在其停落的作物上捕捉或振落捕殺。
④藥劑防治用50%辛硫磷乳油拌種,辛硫磷、水、種子的比例為1:50:600,具體操作是將藥液均勻噴灑放在塑膠薄膜上的種子上,邊噴邊拌,拌後悶種3~4小時,其間翻動l~2次,種子乾後即可播種,持效期為20餘天。或每667平方米用8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100~150克,對少量水稀釋後拌細土15~20千克,製成毒土,均勻撒在播種溝(穴)內,覆一層細土後播種。在蠐螬發生較重的地塊,用8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或48%樂斯本乳油1000~2 000倍液,50%辛硫磷500倍液,或5%銳勁特懸浮劑2000倍液灌根,每株灌150~250克,可殺死根際附近的幼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