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興安嶺烏爾旗汗蛇綠岩及其構造演化》是依託太原理工大學,由馮志強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北大興安嶺烏爾旗汗蛇綠岩及其構造演化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馮志強
- 依託單位:太原理工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中亞造山帶東段(東北地區)各地塊的閉合位置、時間和演化過程一直是地學界爭論的焦點問題。前人基於地球物理、岩漿活動以及古生物地層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從蛇綠岩角度的研究仍相對薄弱。烏爾旗汗蛇綠岩位於備受爭議的新林—喜桂圖縫合帶的南段,代表了洋殼的完整序列,記錄了新林—喜桂圖洋盆開啟至消亡的重要信息,然而,由於其岩石組合、年代學及地球化學性質等研究程度較低,制約了整個新林—喜桂圖縫合帶的構造演化研究。本申請擬通過岩性-構造填圖、岩石學、全岩地球化學、構造年代學以及同位素示蹤等方法,揭示烏爾旗汗蛇綠岩的岩石組合與構造環境;開展地幔橄欖岩Re-Os定年,輝長岩及斜長花崗岩的鋯石U-Pb定年,建立蛇綠岩演化的年代學序列,恢復烏爾旗汗蛇綠岩的構造演化歷史,確定新林—喜桂圖縫合帶南段位置、俯衝極性及形成時代,揭示南北段蛇綠岩的本質特徵及內在聯繫,重建新林—喜桂圖洋盆的構造格局。
結題摘要
大興安嶺地區位於中亞造山帶東段,該地區發育多條蛇綠混雜岩帶,主要包括呼瑪、新林、阿里河、頭道橋、烏爾旗汗、阿爾山及二連浩特-賀根山蛇綠混雜岩帶。本項目對烏爾旗汗地區蛇綠混雜岩的岩石組合、地球化學特徵及形成時代進行了詳細研究。烏爾旗汗地區蛇綠混雜岩主要分布於扎敦河、烏奴耳及烏川東地區,岩石組合包括輝橄岩、蛇紋岩、變玄武岩、變輝長岩、變輝綠岩、輝綠玢岩和矽質岩,其中變玄武岩(細碧岩)和放射蟲矽質岩常緊密伴生,局部變玄武岩中發育淬碎角礫岩,表明屬枕狀熔岩,具有典型“大洋地殼殘片+地幔岩”組合。獲得輝長岩或輝綠岩鋯石中U-Pb加權平均206 Pb/238 U年齡分別為341 ± 1 Ma,344 ± 2 Ma和336 ± 4 Ma。在地球化學上,蛇綠混雜岩中鎂鐵質岩可分為兩類:第Ⅰ蛇綠岩的SiO2含量為47.47-50.34%,Al2O3含量為13.41-16.24%,與洋中脊拉斑玄武岩相近,TiO2含量為0.91-2.75%,略高於典型洋中脊玄武岩和弧後盆地玄武岩BAB,輕稀土元素輕微虧損,總體屬MORB-like型蛇綠岩;第Ⅱ類蛇綠岩的SiO2含量為45.86-50.91%,但Al2O3含量明顯偏高(16.46-20.27%),與高鋁島弧玄武岩相近,並且具較低的TiO2(0.46-0.76 %),輕稀土為略富集特徵,(La/Sm)N在1.27-2.22之間,總體屬IAB-like型蛇綠岩。鑒於該區未報到過弧前玻安岩的相關信息,初步認為這種兼有MORB-like和IAB-like特徵的蛇綠岩通常形成於弧後盆地。結合前人研究以及本項目近期識別出的早古生代岩漿弧,我們認為烏爾旗汗蛇綠混雜岩的成因機制可能至少有兩種:(1)嫩江洋向西俯衝,在多寶山-蘑菇氣-大石寨地區形成早古生代岩漿弧,導致新林-喜桂圖縫合帶南部再次拉開,形成弧後盆地;(2)興安地塊為增生雜岩地體,該蛇綠混雜岩可能為洋殼持續俯衝結果,從新元古代持續增生至晚石炭世早期。由此可見,中亞造山帶東段蛇綠混雜岩構造環境仍十分複雜,亟待解決新識別與已識別蛇綠混雜岩之間的連線與對比。項目資助以來第一作者發表SCI-6篇,EI-1篇,合著-2篇,專著-1部,獲得2項省部級稱號;參加國際國內學術會議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