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六宮區

東六宮區位於中軸線上後三宮區的東面,包括景仁宮、承乾宮、鐘粹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等6座宮殿院落,是明、清兩代后妃的居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六宮區
  • 位於:中軸線上後三宮區的東面
  • 總體格局:十分規整
  • 作用:後殿用於起居
簡介,承乾宮,景仁宮,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鐘粹宮,

簡介

東六宮的總體格局十分規整,每一宮殿都是兩進院落,前殿舉行儀禮,後殿用於起居。前、後院落正殿的東西兩側各設配殿和耳房,後院西南角有井亭一座,此為六宮規整一致的格局。東六宮在名稱和形制上與西六宮保持對稱和呼應,例如:景仁宮對應永壽宮,承乾宮對應翊坤宮等。東六宮區中,只有東北角的景陽宮形制為三開間的廡殿頂,與其它五座宮殿五開間的歇山頂不同,這又與西六宮區西北角的鹹陽宮形成呼應。另外,延禧宮院內殿宇在清道光年間經火災燒毀後一直未能復建,至清末宣統年,隆裕太后意欲在其中修建一座西洋風格的水殿,後被迫停建,現存鐵鑄構架與漢白玉石基。
明、清兩代,東六宮經過歷朝不同主人的使用,每座宮院中的故事都在歷史長河中積澱或流逝,一次次為後來的主人改變著。東六宮的大部分原狀陳列早已無存,現大都闢為文物展館,如景陽宮常舉行故宮博物院捐獻文物特展,承乾宮為青銅器館,鐘粹宮為玉器館等。

承乾宮

承乾宮在東六宮區域,初名永寧宮,崇禎五年(1623年)改為今名,即取敬奉天意的含義,對應於西六宮的翊坤宮名。 明清兩代,此宮都做為后妃的居所,其中著名的有清順治帝寵愛的董鄂妃,以及鹹豐帝的生母(道光帝的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

景仁宮

景仁宮在東六宮區域,初名長安宮,明嘉靖年(16世紀中)改為今名。景仁即大仁愛之意。
明清兩代,這裡均做為妃嬪的住所。清代康熙帝的生母佟佳氏曾住在這裡,並在此生下玄燁。雍正帝的熹貴妃(乾隆帝生母)、光緒帝的珍妃也都曾居住在此宮。

延禧宮

延禧宮在東六宮區域,初名長壽宮。明嘉靖年(16世紀中)更名延祺宮,清代改名延禧宮。延禧意為迎福請喜之意。
明清兩代,此宮均為妃嬪的居所。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火災,延禧宮除宮門外俱遭焚毀。同治年曾議復建,後未行。宣統元年(1909年),清室在原址興建一座西洋式“水殿”樓閣,建築以白石雕砌,並用鑄鐵架構,牆壁、地板均為玻璃,其玻璃壁夾層和建築周圍環池中可蓄水觀魚。隆裕太后為之題匾額“靈沼軒”。不久,這座“水晶宮”就因財力匱乏而停建。
故宮博物院成立後,1931年6月在此修建了新型文物庫房。2005年庫房的東配樓闢為古書畫研究中心,西配樓闢為陶瓷研究中心,中樓內建立了古陶瓷檢測研究實驗室。

永和宮

永和宮在東六宮區域,初名永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名永和宮,為長久和諧之意,對應於西六宮的長春宮名。
明清兩代皆為后妃居住。明崇禎帝的田貴妃、清康熙帝德妃(雍正帝母親仁壽皇太后)、道光帝的靜貴妃(奕訢之母)及光緒帝的瑾妃曾居此宮。

景陽宮

景陽宮在東六宮區域,初名長陽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名景陽宮。“景陽”含景仰光明之意。
景陽宮為黃琉璃瓦廡殿頂,形制高於東六宮區的其他宮殿,與西六宮的鹹福宮相呼應。明代這裡是妃嬪的居所,清代這裡被闢為收藏圖書之處。

鐘粹宮

鐘粹宮在東六宮區域,初名鹹陽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名鐘粹宮,為匯聚精粹之意,對應於西六宮的儲秀宮名。
明清兩代,這裡主要做為妃嬪居所。明隆慶年曾一度做皇太子宮殿。清晚期,鹹豐皇帝奕詝幼年喪母之後曾在此宮居住,由奕訢的母親靜貴妃代為撫育。鹹豐皇帝的皇后(即與慈禧太后共同垂簾聽政的慈安太后)一直居住此宮,被稱為東太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