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日本新國立競技場
現今的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的前身為1924年竣工的明治神宮外苑競技場(日語:明治神宮外苑競技場)。當初因為日本東京主辦1958年亞洲運動會,並決定申辦196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是計畫興建一座適合舉辦國際大賽的運動場。此地也從
明治神宮轉交由
文部省管理,是國立的設施。
成為1958年亞洲運動會及1964年
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體育場過後,多用於舉行演唱會或田徑、足球、橄欖球等各項運動賽事。
2008年,由於場地老舊化等原因,設立調查研究協助者會議,打算讓該地轉型成球場。在東京申辦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計畫中,規劃于晴海碼頭興建主體育場,此處則參與舉行足球項目比賽,但最終東京未能獲選為主辦城市,計畫終止。
隨後,2011年東京再度提出申辦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計畫,以運用既有設施做為目標之一,將國立競技場預定為主體育場。然而,申辦國際賽事時依舊浮現場地設備老化的問題。對此,文部科學省與日本體育振興中心經過商談後,決定改建體育場,並動用1億日圓以上的預算(2012年度)。
日本新國立競技場
2012年2月,發表改建國立競技場的基本構想,計畫興建可容納8萬人、設定開閉式巨蛋屋頂的新體育場。日本體育振興中心理事河野一郎並說:“興建以世界最頂尖為目標的場地”。
據介紹,新的運動場將在原有的東京國立競技場的基礎上進行翻新改造,為了節約開支凸顯綠色環保理念,其中的一部分基礎設施將被沿用。新的運動場計畫在2015年底開始動工,建成後將可容納80000名觀眾並附帶可伸縮天棚,整個運動場採用未來派造型,形似科幻電影中的外星飛船。
另外在日本奧委會的規劃中,新的國家體育場只是所有奧運場館中的一個,其餘場館和設施將被分別安置於東京市內或周邊地區,其中供各國代表團下榻的奧運村則選址東京灣,臨海而建。在奧運會結束後,奧運村將轉變為普通住宅。
同年,舉辦“新國立競技場基本構想國際設計比賽”,因為在明治神宮外苑區域林立的周邊設施還包括明治神宮棒球場、東京體育館和秩父宮橄欖球場(日語:秩父宮ラグビー場),要於此區興建容納8萬人的場地必須是適當的立體建築,還需考量避難時的緊急廣域避難所,再加上關於環境保護的相關設計,以及在2019年於此處舉辦2019年世界盃橄欖球賽,因此改建時程表無法過長等因素。此次競賽由安藤忠雄擔任審查員長,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建築師募集作品。
總計有46件作品投稿,首先選出11件,直到該年11月進行最終審查,最後伊拉克裔英國籍的建築師扎哈·哈迪德得到評審青睞,獲頒最優秀大獎並採用其方案 。
此場地建築費用1300億日元以內 。2014年夏季,拆除現有設施的工程開始,2015年秋季開工,而預定於2019年竣工。
2015年12月14日在日本體育振興中心公布新國立競技場(2020年東京奧運會主會場)兩項設計草案後,22日,首相安倍晉三宣布,從兩家企業所提交的設計與施工方案中,選定以“木與綠體育場”為主要設計理念的A方案來建設主會場。勝出企業為此前一直都未公開、由大成建設、梓設計及建築師隈研吾所組成的設計團隊。
被選定的A方案最大特色,是利用木結合鋼筋結構的屋頂“演繹出傳統和式風格”的設計理念,提倡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的“森林體育場”。會場建築地上部分有5層、地下部分有2層,高49.2米。總工程費預算約為149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9億5660萬元),預計在2019年11月末竣工。
2020年夏季奧運會
2013年9月7日,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IOC會議上,東京獲得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辦權,計畫新國立競技場作為該屆的主體育場,舉行開閉幕式及相關賽事。
預定舉辦賽事
· 2019年世界盃橄欖球賽
· 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 2020年夏季帕拉林運動會
爭議事件
2014年11月5日,日本著名建築師磯崎新批評建設中的2020年奧運會主場館——東京新國立競技場“外形像烏龜”,是個“粗大垃圾”。
磯崎新近日致信多個日本媒體稱,新場館被修改後“失去了最初設計的魅力,就像只等待被水淹沒的烏龜一樣姿態笨重,簡直是‘粗大垃圾’”。東京新國立競技場由64歲的英國建築師扎哈·哈迪德主持設計。後為壓縮開支,東京方面修改了哈迪德最初的設計。磯崎新還稱,“東京方面應事先就預算問題徵求哈迪德的意見,不能擅作主張”。磯崎新曾參與設計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的主場館。
工人自殺事件
2017年3月2日,一名23歲的建築工人卻被曝因“過勞”而自殺。日本政府勞動監督機構確認這一死因,認定死者家屬有資格獲得政府賠償。男子在向公司請假外出後一去不復返,直到4月15日遺體在長野縣被發現。警方根據在遺體旁發現的小紙條,認定這名男子系自殺。紙條寫道,男子“身心被逼迫至極限”。
這名建築工人家屬的代理律師川人博10日說,厚生勞動省下屬的新宿勞動基準監督署6日作出這一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