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府縣諸公與綦毋潛李頎相送至白馬寺宿》的作者是王昌齡,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40卷第27首。本詩是一首送別詩,表達的是作者為好友李欣的送行不捨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鮑溶
- 創作年代:唐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王昌齡
- 作品出處:《全唐詩》
原文,注釋,作者介紹,
原文
鞍馬上東門,裴回入孤舟。
賢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煙收。
薄宦忘機括,醉來即淹留。
月明見古寺,林外登高樓。
南風開長廊,夏夜如涼秋。
江月照吳縣,西歸夢中游。
注釋
①東京:指洛陽。府:指河南府,治所在洛陽。綦毋潛: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詩人。開元十四年(726年)進士及第,授宜壽(今陝西周至)尉,遷左拾遺,終官著作郎,安史之亂後歸隱,游江淮一代,後不知所終。李頎:漢族,東川(今四川三台)人,唐代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白馬寺:中國古代名寺,始建於東漢明帝時,在今洛陽市東。詩題下全詩校:“一作同府縣諸公送綦毋潛李頎至白馬寺。”
②上東門:洛陽城東三門之一。
③即棹:猶就船、登舟。
④赤岸:全詩校.:“一作遠峰。”
⑤薄宦:謂仕宦不通顯,職位卑微。機括:機,弩的發箭器;括,箭的末端。張弩發箭,以括入機,機動即發。因用以比喻治事的權柄。
⑥即:全詩校:“一作復。”淹留:滯留。
⑦吳縣:春秋時吳王所都。此時昌齡被貶為江寧丞,江寧地處吳地,這裡吳縣即指江寧。
作者介紹
王昌齡(698—約757)唐代詩人。字少伯,唐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公元727年(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公元734年(開元二十二年)中博學宏詞,授汜水(今河南滎陽縣境)尉,再遷江寧丞,故世稱王江寧。約在公元737年(開元二十五年)秋,獲罪被謫嶺南。三年後北歸。公元748年(天寶七年)謫遷潭陽郡龍標(今湖南黔陽縣)尉。安史亂後還鄉,道出亳州,被刺史閭丘曉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