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有明國際展覽中心(とうきょうこくさいてんじじょう)位於日本東京江東區有明,由株式會社東京Big Sight營運的展覽及會議中心,通稱為東京Big Sight。1996年由中央區晴海遷移至此,成為現在的東京國際展示場。
東京國際展示場是一個由株式會社東京Big Sight營運的展覽及會議中心,通常被稱為東京Big Sight。它坐落在日本東京江東區,總展示面積超過8萬平方米,為全日本面積最大的展覽場地,也是日本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東京國際展示場建成於1995年,主要由會議樓、東展示樓、西展示樓等相關設施組成,其中會議樓以獨特的設計聞名,是該國際展示場最著名、最受歡迎的地方。會議樓接待大廳內的牆壁上鑲嵌著一幅由英國作家麥可▪克雷格-馬丁創作的名為“漂浮的世界”的藝術作品,它繪製於長長的曲線狀無支柱的牆面上,採用“遠近法繪”將15把傘、小提琴等與實物一樣大小的物體或漂浮,或站立在深藍色的空間裡,並通過設定於屋頂的集光裝置和光纖線纜收集的太陽光營造出一種真實的“漂浮世界”,水靈典雅的景色讓整個接待大廳充滿了夢幻的色彩。除了會議廳內的“漂浮世界”,東京國際展示場外的鋸子雕塑、東京灣池、大彩球等其它藝術作品也都非常引人注目,吸引了大批遊客與它們“合影留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京有明國際展覽中心
- 外文名:とうきょうこくさいてんじじょう
- 範圍:東京Big Sight營運及會議中心
- 創建方:株式會社
- 地區:東京都江東區有明
- 創立時間:昭和33年4月1日
- 英文名:Tokyo Big Sight
基本信息
![東京國際展覽場 東京國際展覽場](/img/2/e68/nBnauUTO4QjM4QWOlR2MilDMzQWOyEjNxkjYmRTNkR2MykDM0UTO0MTMhN2LptWa3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交通情況
藝術作品
位於東京BigSight的入口的高達15.5m的巨大鋸子雕塑。它是代表美國流行藝術的作家克拉斯・奧爾登堡先生的作品。它傾斜著,仿佛正要切入地層,表達了“問題解決的過程”。
長澤英俊先生創作。會議樓的北側有一個布置了七口泉水,廣場,土方和人行道的庭園。七口泉水由用大理石製成的3~9角形的7個池子和柱子組成,水從柱子上注入滴水池中。
作品裝飾於接待廳・門廳的牆面上,由英國作家麥可・克雷格-
馬丁創作。本作品繪製於長長的曲線狀無支柱的牆面上,15把傘,小提琴等與實物一樣大小的物體或漂浮,或站立在深藍色的空間裡。其特點是雖然每個物體都採用遠近法繪製而成,但從整體上看不出採用了遠近畫法。另一個手法是照耀該作品的燈光。它使用了通過設定於屋頂的集光裝置和光纖線纜收集的太陽光。.
・藍色・・・西展示樓門廊(1F)
・紅色・・・東展示樓玻璃頂棚商店街東1大廳側(2F)
會議樓7F門廳里擺放著日本前衛抽象的先驅者・齊藤義重先生的作品。它的素材是桃花心木和布賓
加這兩種經多年生長而成的巨大木材。這種穩重的素材具有輕盈而動感的節奏,如同靜止於寬大牆面的巨大空間之中。雖然標題和主題都令人難以理解,但它表現了齊藤先生“並非一種停止的存在感,而是“事物”總存在於時間的流動中”的思想。
李禹煥先生創作。位於西展示樓1F門廊入口前的石頭,鐵板,水與光的題材。在靜靜晃動的水中放入大而厚的鐵板,讓4個大石頭相對地圍住它,就像從四個方向圍住桌子交談的景象。結合浸在水中的不動的鐵板,石頭與清潔的流動水面,利用自然光或在夜晚打上燈光,始終以水靈典雅的景色打動著到訪的人們,為周邊氛圍增添活力。
笠原惠實子女士創作。作品是在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3張床上,分別有象徵3個孔的,用不鏽鋼磨製而成的排水口。床表示人出生和死去的場所等,它意味著人類的生,性別轉換的循環過程。
連線西展示樓的屋頂展示場,會議樓和東展示樓的甲板等各處都設定了“雲的題材”。用白色的薄膜以幾何學的設計理念表現了以超自然為主題的13個要素“地球,星星,山,島,家,雨,風,波,光,閃電,雞蛋,果實,結晶”。請欣賞比較一下每種設計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