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蓍草屬植物的雜交物種形成和分化》是依託北京師範大學,由郭延平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亞蓍草屬植物的雜交物種形成和分化
- 依託單位:北京師範大學
- 項目負責人:郭延平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批准號:30570107
- 申請代碼:C0202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研究期限:2006-01-01 至 2008-12-31
- 支持經費:25(萬元)
項目摘要
菊科蓍草屬(Achillea L.)植物在自然界中具有極強的雜交潛能。形態、細胞遺傳學以及DNA分析表明:雜交和多倍化是該屬進化和物種多樣性形成的主要原因。已有的DNA序列信息及AFLP數據顯示蓍草屬在東亞的兩個四倍體物種高山蓍A. alpina 和雲南蓍A. wilsoniana為雜交起源,可能的親本分別來自長舌組Achillea sect. Ptarmica和蓍草組A. sect Achillea。本課題擬採用在網狀系統發育重建中信息量更大、更準確的低拷貝核基因序列分析確定異源四倍體的親本來源、單源或多元起源、可能的起源時間。同時運用AFLP分析手段,探討多倍體形成後的再分化、種群的遺傳變異及其動態,闡述其生物地理分散式樣與遺傳多樣性格局的關係。本項目的實施不僅為闡明雜交和多倍化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同時也為更好地理解植物適應性進化的途徑、探討植物多樣性形成的原因和機制提供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