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整合的艱難之路:平軸·胡桃·雙核模式的建構》是2018年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蘇浩。
基本介紹
- 書名:東亞整合的艱難之路:平軸·胡桃·雙核模式的建構
- 作者:蘇浩
- 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
- ISBN:978750125657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是外交學院外交學系蘇浩教授在其所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研究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研究的一項科研成果。作者對東亞區域合作進程及中國在其中的地位與作用進行系統性的理論抽象和實證分析。本書首先從歷史發展巨觀趨勢角度進行分析,提出“東亞悲劇”的概念;在系統分析了對東亞區域合作具有指導性意義的 “區域主義”的學理演進基礎上,創新性地提出“平軸模式”的理論概念了分析多層次東亞區域合作進程;進而提出“胡桃模式”的概念以說明東亞與區域外大國間的辯證關係,以及第二軌道外交東亞合作提出的智力支撐;再針對東亞合作進程面臨的兩大突出挑戰:區域安全問題和美國勢力介入,提出學理性的解決之道:建構雙層安全框架的構想和新型大國關係“雙核模式”;最後,作者將中國所推動的東亞合作納入到一種全球治理的網路化體系中。總之,本書目前應該是國內學術界對東亞區域合作進程所進行的較為完整而系統研究的專著。
圖書目錄
緒 論
一、該項目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二、研究創新、突出特色和主要建樹
三、本項目的學術與套用價值及社會效益
四、項目研究的主要內容
第一章 “東亞悲劇”:東亞的變異與回歸
第一節 古代東亞的秩序與社會建構
一、古代東亞的國際關係
二、“華夷體系”的歷史評價
三、促進文明交流的“絲綢之路”
四、西方文明對東亞碰撞的“血與火”
第二節 “東亞悲劇”與西方的統治
一、“歐洲悲劇”概念的提出
二、“東亞悲劇”:西方對東亞的統治
三、 “東亞悲劇”的陰影
第三節 結束東亞變異,回歸區域本源
一、歐洲結束悲劇轉向光明
二、東亞的區域性回歸
第二章 東亞新生:“開放區域主義”與東亞共同體
第一節 區域化與“區域主義”理論
一、區域化
二、“傳統區域主義”
三、區域主義的內涵
第二節 區域主義的三個進程
一、從“傳統區域主義”到“新區域主義”
二、“開放區域主義”的形成及其作用
第三節 “開放區域主義”框架下的東亞共同體
一、歐洲共同體:結束“歐洲悲劇”之法
二、“開放區域主義”與東亞共同體
第三章 “平軸模式”:東亞區域合作進程
第一節 東亞區域合作的醞釀
第二節 東亞“10+3”領導人會議機制
第三節 部長級會議機制與10+3東亞合作設計
一、部長級會議機制
二、“10+3”東亞合作進程新設計
第四節 “東亞共同體”倡議及其未來
一、“東亞共同體”的提出
二、“東亞共同體”的延伸
三、“東亞共同體”的未來展望
第五節 “平軸模式”下的東亞區域一體化
一、東亞區域合作進程的階段
二、“平軸模式”維度中的東亞合作
第四章 內涵深化:東亞合作框架下的次區域合作
第一節 東亞合作中“10+1”的地位與作用
一、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與“10+1”合作構架
二、走過“黃金十年”的中國與東協
三、邁向“鑽石十年”的中國與東協
第二節 中日韓東北亞合作框架與前景
一、中日韓合作的基本進程
二、中日韓合作的主要領域及成就
三、中日韓合作的制約因素和前景
第三節 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前景分析
一、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的發展過程
二、湄公河區域合作的主要特點
三、湄公河區域合作的前景和方向
第五章 “胡桃模式”:泛東亞合作的雙層構架
第一節 跳出東亞區域合作的制約困境
一、東協對中國崛起的疑慮
二、印度介入東亞的“東向政策”
三、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與東亞的異質性與粘結力
第二節 “東亞峰會”:聚焦東亞的大國協調體制
一、東亞峰會的醞釀
二、東亞峰會的“泛東亞”合作機制
三、東亞峰會的地位與功能
四、東亞峰會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第三節 RCEP與泛東亞合作
一、從EPA到RCEP
二、RCEP構想的提出及其談判進程
三、作為“開放區域主義”範式下RCEP的困難及前景
第四節 “胡桃模式”的建構
一、區域合作進程中的“東亞”界定之困
二、“胡桃模型”解困東亞區域一體化進程
第六章 二軌外交:東亞區域合作的智力支撐
第一節 “二軌理論”與觀念共同體
一、“二軌外交”的概念
二、基本假定:二軌進程、規範結構、網路與共同體
第二節 東亞合作智力支撐
第三節 東亞合作第二軌道外交的作用
一、兩個研究小組的重要作用
二、其他第二軌道外交的平台
三、“第二東亞展望小組”的新作用
第四節 “東亞思想庫網路”的建構與功能
一、東亞思想庫網路及其網路能力
二、東亞思想庫網路及其清談
三、東亞思想庫網路社會化和東亞共同體建設
第七章 安全挑戰:東亞和平穩定的未來
第一節 朝鮮半島在東亞的困頓
一、未完全融入東亞的朝鮮半島
二、南北對立與東亞困境
第二節 日本在東亞合作中的去與留
一、日本的東亞主導情結與現實差異
二、中日東海與釣魚島問題
三、日本在東亞的兩種戰略選擇
第三節 東協的平衡戰略選擇與南中國海問題的牽制
一、東協的大國平衡戰略
二、南中國海問題的制約
三、東亞一體化框架下東協國家多元戰略選擇
第四節 “整體安全”觀與東亞安全框架的構想
一、東亞安全觀的演進與“整體安全觀”
二、建構“泛東亞”整體安全框架的倡議
第八章 “雙核模式”:美國“再平衡戰略”的挑戰與出路
第一節 戰略軸心轉向亞洲與“再平衡戰略”
一、東亞一體化進程對美國的太平洋領導地位的挑戰
二、戰略軸心轉向的戰略意圖
三、 “再平衡戰略”的內涵
第二節 “離岸平衡”構架與潛在的區域性對抗
一、“離岸平衡”的戰略構架
二、以“TPP”重構跨太平洋經濟框架
第三節 “雙核模式”與衝突化解
第九章 全球網路:中國與亞洲和世界的多環外交構架
第一節 “一帶一路”的亞洲戰略推進
一、“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
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規劃與推進
第二節 “四環外交”的亞洲戰略構想
一、開放包容的亞洲及中國的融入
二、“四環外交”的亞洲框架建構
第三節 全球區域間合作網路建構
一、“開放區域主義”下的亞洲
二、亞洲與世界的網路化系統
作者簡介
蘇浩:國際關係博士,外交學院外交學系教授和外交學專業碩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後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現為戰略與和平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外交學院外交學系主任、中國對外關係教研室主任、東亞研究中心秘書長、亞太研究中心主任。學術兼職有:北京地緣戰略研究與發展協會會長、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中國委員會委員、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中國委員會委員、中國亞非發展交流協會常務理事、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理事、中國太平洋學會理事、中國-東協協會理事、國務院海峽兩岸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中聯部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一帶一路”智庫聯盟理事、中國社科院地區安全研究中心理事、中國國防大學防務學院和中國對外經貿大學兼職教授。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和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評論員。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學士、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國際關係史專業碩士、外交學院國際關係專業博士。曾在英國倫敦大學亞非研究學院留學,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戰爭與和平研究所和伯克利加州大學東亞研究所作為富布萊特高級訪問學者;曾任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和平與衝突研究系、澳大利亞邦德大學社會與設計學院、義大利路易斯大學政治系和日本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傳播系客座教授。研究方向是: 中國外交史、外交戰略理論、中國國家安全、亞太地區國際關係、東亞區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