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東亞國家和地區在貨幣金融合作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從馬尼拉框架的提出到亞洲債券市場的建立及亞洲貨幣單位提上議事日程,體現了東亞區域貨幣合作在信息協調和資源協調方面已基本達成共識並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是,其在匯率協調以及共同貨幣區的建立等更深層次的合作方面卻存在著不同的觀點,進展相當緩慢。近20年來,中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對外開放程度日益提高,強有力的進出口及強大的外資吸引能力使得中國在東亞國家中的“市場提供者”角色日益顯現。人民幣幣值長期持續穩定及中國政府在亞洲金融危機中表現出的高度責任感,使得中國在東亞地區的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日益增強,人民幣的國際聲望大大提高。在這樣的背景下,深入分析和研究東亞區域貨幣合作進程中的經濟、非經濟因素障礙及其在匯率合作方面進展緩慢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同時,隨著人民幣在東亞區域貨幣合作進程中地位的不斷提高,如何通過推動人民幣的區域化及其在東亞貨幣合作中作用的顯現,進而推動整個東亞貨幣合作的進程等問題成為了當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從內容安排上看,全書共分為6章,其主要安排如下:
第1章為緒論部分,主要介紹了本書的研究背景及意義、相關概念的說明、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的思路、方法、內容安排及本書的創新與不足。
第2章主要通過構建國際貨幣體系的系統相容性模型,從理論的角度分析和探討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總體目標與階段性選擇。在這樣基礎上進一步分析當前以“美元霸權體制”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的不穩定性和不可持續性,進而深入分析東亞國家和地區積極開展區域貨幣合作的必然性。
第3章以最優貨幣區理論作為研究基礎,結合該理論在國內外的研究成果,首先從傳統靜態指標方面比較和衡量了東亞地區與最優貨幣區標準的差距;接著重點從貿易金融一體化與經濟趨同性的動態作用方向與力度入手,利用計量分析工具,圍繞對內生性假說的實證檢驗探索東亞建立最優貨幣區的可能性。
第4章首先從信息協調、資源協調、匯率協調等方面詳細描述當前東亞區域貨幣金融合作取得的成績,接著系統分析了影響東亞區域貨幣合作的非經濟因素障礙。在此基礎上,結合影響區域貨幣合作的經濟因素,探討了東亞區域貨幣合作的路徑選擇以及導致區域貨幣合作特別是匯率合作進展緩慢的深層次原因。
第5章在綜合給定一國貨幣成為東亞區域主導貨幣的決定因素的基礎上,依據翔實的數據資料,運用相應的數理統計方法,結合直觀的統計圖表,系統地分析了人民幣滿足區域主導貨幣的條件及其在東亞國家和地區中的地位。
第6章在進一步分析中國和人民幣在東亞貨幣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礎上,對人民幣成為區域主導貨幣給中國經濟、金融所帶來的影響進行評估。從而探討人民幣的區域化進程及其對東亞貨幣合作的積極推動作用。同時分析指出這一作用的有效發揮還應特別關注和正確處理與美國、日本及東協各國之間的關係。
本書的主要觀點包括:第一,從國際貨幣體系的系統相容性來看,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現實和階段性選擇應為通過區域貨幣合作最終向世界貨幣的統一。同時,在當前以“美元霸權體制”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不可持續的背景下,為了適應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爭取東亞國家和地區在國際政治、經濟領域中的合理地位,東亞各國應積極開展區域貨幣合作。第二,從經濟層面而言,東亞各國已經在一定的程度上滿足了最優貨幣區的相關指標,同時在動態層面上也滿足內生性假定,東亞地區已基本具備建立最優貨幣區的必要條件。第三,東亞貨幣合作進程中還應該充分考慮政治、歷史、文化、宗教、政治經濟制度、主權意識、“亞洲傳統”以及區域內大國主導下的經濟、政治紛爭等非經濟因素障礙。同時,導致區域貨幣合作特別是匯率合作進展緩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東亞區域主導貨幣的缺失,區域內缺乏公認的領導者和強有力的推動者。第四,中國經濟的崛起及其在東亞國家和地區市場提供者角色的顯現、人民幣貨幣價值的穩定以及人民幣區域化的市場行為等,充分體現了人民幣在一定程度上已具備區域主導貨幣的條件,有望成為東亞區域主導貨幣。第五,人民幣成為區域主導貨幣實際上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重要階段,這一進程給中國經濟、金融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但是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人民幣區域化對東亞區域貨幣合作的積極作用,同時,人民幣地位的提高及其對東亞貨幣合作的推動需要建立在正確處理與美國、日本及東協各國關係的基礎上。
本書可能的創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在比較和衡量東亞地區與最優貨幣區傳統靜態指標的差距的基礎上,利用計量分析工具對內生性問題進行了驗證,重點對貿易金融一體化和經濟趨同性的動態作用方向與力度進行科學的計量,從內生性假說入手探索東亞建立最優貨幣區的可能性。
(2)依據翔實的數據資料,運用相應的數理統計方法,結合直觀的統計圖表,分析指出人民幣在一定程度上已具備區域主導貨幣的條件,有望成為東亞區域主導貨幣。
(3)系統分析了東亞貨幣合作進程中的政治、歷史、文化、宗教、政治經濟制度、主權意識、“亞洲傳統”以及區域內大國主導下的經濟、政治紛爭等非經濟因素障礙。強調指出,東亞匯率合作進展緩慢的主要原因是東亞區域內缺乏公認的“領導者”和相應的主導貨幣。
(4)通過構建國際貨幣體系的系統相容性模型,分析了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總體目標與階段性選擇。並結合當前“美元霸權”體制不可持續的現實,進一步深入分析了東亞區域貨幣合作的必然性。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與研究意義
1.2 主要概念界定及相關文獻綜述
1.3 研究思路及內容安排
1.4 本書的主要創新與不足
第2章 國際貨幣體系改革與東亞區域貨幣合作
2.1 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總體目標與階段性選擇——基於系統相容性的分析
2.2 “美元霸權”體制的不可持續性與東亞區域貨幣合作
第3章 東亞區域貨幣合作的最優動態決策——基於貿易金融一體化與經濟趨同性的分析
3.1 東亞地區OCA靜態指標分析
3.2 東亞經濟體貿易、金融一體化與經濟趨同性的動態分析
第4章 非經濟因素障礙下東亞區域貨幣合作的路徑選擇
4.1 東亞區域貨幣金融合作取得的成績
4.2 東亞區域貨幣合作進程中的非經濟因素障礙
4.3 東亞區域貨幣合作的路徑選擇及區域主導貨幣的缺失
第5章 人民幣有望成為東亞區域主導貨幣
5.1 東亞區域主導貨幣的條件
5.2 中國經濟的崛起及其在東亞國家市場提供者角色的顯現
5.3 人民幣貨幣價值的穩定性分析
5.4 人民幣區域化的市場行為
第6章 人民幣區域化及其在東亞貨幣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6.1 中國與人民幣在東亞區域貨幣合作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6.2 人民幣成為區域主導貨幣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評估
6.3 正確處理人民幣區域化中面臨的重要關係,推動東亞區域貨幣合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