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丙村

東丙村

東丙村隸屬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舊城鎮西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3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15公里。東鄰東山村,南鄰中山村,西鄰喊撒村,北鄰舊城村。轄茶山、盞嘎、老麻撒、中山、新麻撒、下丙介、上丙介、幫傲、拜掌、南英、先項、悶馬、奪公、荒問、蠻環等15個自然村,22個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832戶,有鄉村人口4077人,其中農業人口4039 人,勞動力228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918 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丙村
  • 人口:4077人
  • 年平均氣溫:19.3 ℃
  • 海拔:850米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新農村建設,村務公開,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16.17平方公里,海拔850米,年平均氣溫19.3 ℃,年降水量15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甘蔗、香料煙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5,853畝,人均耕地1.5畝,林地14,770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124.23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06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
東丙村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853畝(其中:水田4,835畝,旱地 1,018畝),人均耕地1.45畝,主要種植 糧食、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 14,77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19.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13畝,主要種植 堅果、咖啡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860.25 畝,其中養殖面積 186畝;荒山荒地 2,770畝。
東丙村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803戶通自來水,還有91戶飲用井水。有894戶通電,有30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78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34.45%和87.9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7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47戶(分別占總數的65%和61.18%)。 該村到舊城鎮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6公里,距離集貿市場3公里。全村共擁有農用車28輛,拖拉機280輛,機車539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835畝,有效灌溉率為8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4,83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9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04戶;裝有太陽能農39戶。全村有1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沒有通路燈。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1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2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東丙村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191.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76.65萬元,占總收入的58.26%;畜牧業收入 474.54萬元,占總收入的21.6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3025頭,肉牛27頭,);漁業收入56.04萬元,占總收入的 2.55%;林業收入22.12萬元,占總收入的1%;第二、三產業收入303.81萬元,占總收入的 13.86%;工資性收入18.32萬元,占總收入的0.84%。農民人均純收入323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8.3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110人(占勞動力的4.62%),在省內務工82人,到省外務工28人。
東丙村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94戶,共鄉村人口4086人,其中男性1841人,女性2245人。其中農業人口4053人,勞動力2376人。該村以傣族、漢族為主(是傣族、漢族族混居地),其中傣族2699人,漢族435人,景頗族722人,其他民族71人。到2008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743人,參合率91.61%,享受低保17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4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2公里。該村無公廁,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894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新農村建設

2009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30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3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835.05畝。建立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2.1 萬元,有固定資產4.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集體資產情況 。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壩區5個自然村存在進村道路差均為土路,巷道基礎建設差。2、山區6個自然村交通困難,現只有一條毛路,情通雨阻。山區有兩個自然村人畜飲水困難,村內環境建設差,需提高科學意識發展種、養殖業。。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1、山區6個自然村需道路建設共24公里,需投資120萬元,需上級補助100萬元,民眾自籌20萬元。2、壩區8個自然村村內環境基礎設施差,巷道需硬化建設5萬平方米,需資金250萬元,望上級補助200萬元,民眾自籌50萬元。 3、大力發展種植業,種優質稻2000畝,雜交稻2500畝,甘蔗5000畝,冬種馬鈴薯1000畝,曬黃煙2000畝。4、發展畜牧業,養豬4000頭,養牛400頭,家禽10000隻。5、發展林業,堅果200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