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七圩是清朝時期形成此村,得名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七圩
- 所屬區域:江蘇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Dōngqīxū
東七圩是清朝時期形成此村,得名的地名。
東七圩是清朝時期形成此村,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因此村為低洼地帶,以序號命名。歷史沿革因城鎮建設該自然村已消亡。...
朝東七圩 朝東七圩,解放初期就得名。地名含義 清朝年間因長江及其支流所夾帶的泥沙衝擊形成平原,先民按照漲沙圍墾土地時的先後順序依次編號為七圩,又因七圩的房子都是朝東而建,故得名朝東七圩。歷史沿革 自得名以來名稱未變,沿用至拆遷消失。
東勝七圩 東勝七圩,民國20年(1931年),因西港人楊仁柯圍墾成圩而來。地名含義 該圩以寓托某種思想感情的詞取名。意為能承受海浪衝擊。歷史沿革 民國20年(1931年),由西港人楊仁柯圍墾而成。
七圩 七圩是1982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該村位於六圩和八圩之間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屬夏港公社夏東大隊第22生產隊,1984年,成立夏東村村民委員會,改為村民小組第22組。該村於2014年5月拆遷消失。
西七圩 西七圩是地處南菁案之西,以次序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地處南菁案之西,以次序命名。歷史沿革 民國5年(1916年)由鄭志先經辦圍成,地處南菁案之西,以次序命名。後為三興公社五大隊所屬,1983年為三興鄉新港村2、4組。
短七圩 短七圩,解放前形成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該地第七處耕圩的土地比較短小,故名短七圩。歷史沿革 1958年設立大隊後消失。
曾家七圩 曾家七圩是因屬曾氏圍成的第七個圩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屬曾氏圍成的第七個圩而得名。歷史沿革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由曾樸經辦圍成,圩區總面積0.4067平方千米。圩區內有居民195戶472人,屬鼎盛村鼎盛片第一、三、四、十一、十二村民小組。
北七圩 北七圩是因所在地理位置而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所在北七圩而得名。歷史沿革 清朝建村,至2014年12月31日止已消亡。
一百五十七圩 一百五十七圩是設立於解放前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圩的序數命名。歷史沿革 解放後消亡。
宣七圩 宣七圩,1949年得名宣七圩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位於東辛農場內,按其編制及序列排序,故名。歷史沿革 1949年得名,1995年消亡。
南七圩 南七圩是設立於解放前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圩的位置和序數命名。歷史沿革 解放後消亡。
七圩村村民委員會 七圩村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又因以境內村莊七口圩得名,故得名七圩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8年公社化時屬東升人民公社老灣管理區;1961年七圩大隊屬老灣人民公社;1984年體制改革,七圩村屬老灣鄉;2005年七圩村、老灣村合併為老灣村。
楊家七圩 楊家七圩,約定俗成,民眾慣用,歷代志書記載。地名含義 民國17年(1928年),由西港人楊仁柯圍墾,名楊家七圩。歷史沿革 民國19年(1930年),由西港人楊仁柯圍墾。原屬民樂村第一、二、三、四、二十一村民小組的部分。
金閣村隸屬於安徽省 蕪湖市 南陵縣 許鎮鎮,位於許鎮鎮太豐圩境內西南角,東接茆鎮村、北連北斗村,南與東七圩、西與東塘圩隔河相望。村部距三荻公路4公里,李竟路貫穿村內6個村民組,20路公交直達村部,交通順暢。地理行政 區域人口 據當地政府官方網站資料顯示,該村有人口4120人,耕地面積2863畝,水面近...
上與柏山渠總乾渠防洪堤相接,下連東七圩南埂,全長 34.32公里,堤頂高程29.02~18.52米,圩內有奚灘、蒲橋、東河3鄉及弋江鎮,5.36萬人口,保護面積167.86平方公里,耕地6.72萬畝 。到1990年,弋江大堤有鉛絲籠透水壩1處,內河大小涵閘34座,塊石護岸18處,總長6.37公里,占堤長19%。解放後42年來,均未發生潰口,對南...
董劍東,男,漢族,1963年11月出生,江蘇泰興人,大學學歷,1985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1月參加工作。任江蘇省泰興 市政協副主席,市財政局局長、黨組書記。2021年6月7日,據泰州市紀委監委訊息:董劍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泰州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人物履歷 1983年1月起,歷任泰興市七圩鎮沼氣...
劉國成,男,漢族,1963年3月出生,江蘇泰興人,本科學歷,1981年10月參加工作,198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泰興市交通運輸局黨委書記、局長。2023年5月,劉國成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人物履歷 1981年10月在部隊服役;1985年1月起先後任泰興縣(市)公安局七圩派出所民警、副所長、所長,七圩鎮副鎮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