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杭州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 所在地:杭州市
- 建立時間:2006年
杭州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2006年在整合“中國古代文學”及“古典文獻學”兩個碩士點的基礎上經學校批准成立;經過六年多勤奮努力,已經在凝鍊學科方向、凝聚學術隊伍、構築發展平台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繼2008年成為杭州市重點建設學科之後,2011年6月又獲批為杭州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基。
基地本中心經過五年多的建設,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現有專任教師14人,12人擁有博士學位,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講師1人。年齡結構合理,學術基礎紮實,富有創新精神。自2006年以來,已產生浙江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浙江省“錢江學者”1人、省“151創新人才工程”第一層次1人、省高等學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自2006年以來,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8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6項、教育部全國高校古委會項目3項、浙江省社科規劃項目及浙江省科技廳軟項目等20餘項。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史》、《文學遺產》、《中華文史論叢》、《文藝研究》、《文獻》、《世界宗教研究》、《敦煌研究》等權威刊物發表論文國家權威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多篇文章被《新華文摘》、《人大報刊複印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等轉載摘錄。同時,還在中華書局、人民文學出版社及商務印書館等著名出版機構出版學術專著18部。2008年入選杭州市重點建設學科。有6位學者先後榮獲全國及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獎。
基地自建立以來,在學術研究和團隊建設等兩方面建樹頗多。本中心成員經過長期的錘鍊與磨合,在學術探索中已經形成了三個穩定而富有特色的方向。在“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及文獻”方向,張樹國教授《宗教倫理與中國上古祭歌形態研究》等學術著作,集中探討上古宗教活動如農業祭、巫術、祖先崇拜以及貴族社會的儀式生活等對詩歌創作的影響,獲得了學界廣泛好評;而葉志衡教授《戰國學術編年研究》一書也榮獲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在“唐宋文學及文獻”方向,沈松勤教授《北宋文人與黨爭》、《南宋文人與黨爭》及《宋代政治與文學研究》等學術著作,將兩宋文學置於朋黨政治的複雜背景下加以審視,通過對政治、學術與文學三者交融互動的研究,獲得了一系列富有原創價值的研究結論,贏得了學界同行的高度肯定。張興武教授在五代十國及宋初百年文學的研究方面用力頗勤,其《五代作家的人格與詩格》、《五代十國文學編年》、《宋初百年文學復興的歷程》、《兩宋望族與文學》等書均值得重視。而在“元明清文學及文獻”方向,徐大軍《中國古代小說與戲曲關係史》和鐘明奇《明清文學散論》等學術著作,均以其獨特視角和新穎學術理念獲得了學界同仁的讚譽和肯定。此外,基地其他成員如王小蘭、劉正平、劉婷婷等,在各自領域均有所建樹,其研究成果和創新潛能已經獲得學界同仁的普遍關注。
未來幾年間,本基地成員將集中精力研究中國古代社會大轉型時期的文學生態及文學創作的特徵和規律,爭取以一流的業績與時俱進。同時,基地將繼續堅持“機構開放、人員流動、內外聯合、競爭創新”的運行機制,強化與國內外學界同仁的交流與互動,積極打造一個生機勃勃、影響廣泛的學術研究與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