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人民政府

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人民政府

瓶窯鎮位於杭州市北郊,區位交通優勢明顯,新老104國道、宣杭鐵路、東苕溪穿境而過,素有“文化之邦、天府之地、魚米之鄉”及“北秀明珠”的美譽,是中華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的核心區,也是200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中華第一城”遺址所在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人民政府
  • 地區:杭州市餘杭區
  • 總面積:128.8平方公里
  • 總人口:5.53萬
瓶窯鎮總面積128.8平方公里,下轄13個行政村和5個社區,總人口5.53萬,建成區面積18平方公里。2010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40.26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55.97億元,工農業總產值129.63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5.9億元(其中預算內財政收入1.44億元),農民人均收入14625元。
近年來,瓶窯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經濟強鎮、文化名鎮、優美城鎮”的目標,紮實推進“跨過新國道,建設新瓶窯”的發展戰略,按照“強工、優農、興三”的發展思路,農業和農村經濟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第三產業全面進步,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城鎮品位明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文化、衛生、教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健康協調發展,譜寫了創新奮進的凱歌,使古鎮瓶窯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先後獲得“浙江省體育強鎮”、“浙江省重點文化鄉鎮”、“浙江省小城鎮綠化達標單位”、“浙江省生態鎮”、“浙江省工業百強” “浙江省首批綜合改革試點鎮”、“浙江省中心鎮”、“杭州市工業十強鄉鎮”等諸多榮譽。目前,瓶窯鎮已獲得兩塊國家級“金字”招牌:第一塊是2004年獲得的“國家衛生鎮”的牌子,也是杭州地區十三個縣市區中榮膺“國家衛生鎮”稱號的第一個鎮鄉;第二塊是由國家六部委共同授予的“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的牌子,也是當年杭州八城區唯一入選的鄉鎮。現在,全鎮上下正全力以赴爭創第三塊國家級金字招牌,力爭年內成功創建“全國環境優美鎮鄉”,再添發展活力與潛力。
一、一二三產齊發展,經濟發展添活力。由於受到良渚遺址保護區的限制,在工業經濟發展中,我們堅持“積極保護”和“適度開發”相結合,著力抓好提升特色產業,做強傳統增長點;發展新興產業,培植後續增長點;放大聚集效應,打造區塊增長點。目前,全鎮現有500萬元銷售收入企業143家,其中億元產值企業19家,初步形成了五金製造、紡織服裝、文教印刷、醫藥化工、機械電子、冶金建材、農產品加工等塊狀鮮明的行業格局,擁有雙金機械、南華汽配、科瑞特等各類高新技術企業10家。2010年,我們將圍繞產業結構調整,重點做好“提升、拓展、開發”文章,通過抓項目推進、抓產業調整、抓科技創新、抓服務保障,加快企業的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堅持走“特色、規模、生態、效益”的農業產業化道路,積極培育特色型、生態型、休閒型、開放型的都市效益農業,做好“綠色食品、生態食品、森林食品”三篇文章。全鎮目前有竹筍、青蝦、茭白、野豬養殖等近10個專業合作社,建有青蝦養殖示範園區、林木引種繁育園區、早竹筍園區、上窯蔬菜園區、特種魚繁育園區等5個特色園區,開發出青蝦養殖基地、大棚蔬菜園區、特種魚養殖基地等上規模、上檔次、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農業群體,培育了毛園嶺”牌水蜜桃、“苕溪”牌青蝦等一批深受市場歡迎的知名農副產品。
堅持興三產促發展,完善現代服務業。圍繞瓶窯組團中心鎮、西部經濟成長極,我們緊緊抓住新城開發的契機,最佳化城鎮商業業態,加快高品質商住小區的建設,引進高檔化酒店和大型超市,集人氣、商氣、財氣。利用瓶窯竹製品市場一期開發建設形成的集聚效應和強大的輻射功能,大力發展商貿物流產業,並藉助二期的開發構建生產、加工、倉儲於一體的特色板塊互致力的功能區,帶動竹產業向縱深發展,形成竹產業綜合體。藉助以南山摩崖石刻為核心的南山旅遊綜合體開發,整合原始生態濕地北湖草盪、竹林等自然資源,以點帶面串珠成鏈,完善“竹鄉游、生態游”等旅遊線路建設,協同兄弟鎮鄉共同打造西部生態旅遊網,打響“山水瓶窯、都市田園”的品牌。
二、提升城鎮建設檔次,改善居住生活品質。本著“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經營”的宗旨,我們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聯繫實際、以人為本的原則,結合舊城改造、新區拓展建設,集全鎮之力、融各方之財,積極推進城鎮建設。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們加大了對城區道路的建設、街區立面及環境整治、居民小區及企事業單位的污水納管、新增公共綠化面積、更新道路照明設施等工作,構築了完善的交通網路,使城區的環境面貌煥然一新,不僅提升了集鎮的形象,更是改善了民眾的生活居住質量。明年,瓶窯的城鎮建設將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重點是完善配套設施的功能布局,將加快現已落戶的高檔酒店、大型超市、房地產項目的建設,啟動長連路、花園路等行政區主要道路的建設和掃尾工程,配合推進杭長高速建設等,以及儘早步入規劃合理、功能齊全、商貿繁榮、協調發展的良性軌道。
三、重民生促和諧,社會事業大提升。我們始終把事關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放在首位,從解決百姓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紮實推進各項社會事業。近年來,我們投入數億元資金用於全鎮基礎教育網點建設,整合教育資源配置。2008年,投資1個多億新建了區內設施和環境一流的瓶窯鎮一中、收購文華幼稚園等,使全鎮的教育質量和師資隊伍得到有效配置、教育網點得到合理布局,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深入推進社會保障體制建設,建立健全了社會救助機制,對困難民眾實施醫療、慈善等方面的援助;全鎮的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100%,兩年一次的農民免費體檢實現全覆蓋。加大對農村老幹部關愛關心,每逢節假日定期走訪慰問。開展文明村(社區)、文明單位、學習型家庭等各類文明創建活動,以豐富多彩的民眾業餘文化生活,營造良好的社會文明風尚。圍繞平安創建抓好綜合治理,嚴格落實綜治目標管理責任制,完善“打防控一體化”的治安防範網路;高度重視信訪工作,認真落實領導幹部每月一次的約訪制,認真處理好各類信訪問題;健全應急預案體系,妥善處置群體性、突發性事件;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嚴格控制各類事故發生。因地制宜探索長效機制,強化經濟薄弱村扶持力度,以“雙百結對”等形式,大力開展農村就業培育,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建立“一村一品”的發展模式,實施脫貧致富工程。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升幹部素質。結合“幹部教育年”和“項目建設年”,將各項工作納入統一管理與考核。建立健全各項規定製度,完善各項考核機制,通過加強學習、教育、培育,提升機關幹部和村幹部的學習力、創新力和執行力。同時,強化懲治與預防機制,加強對幹部的廉政建設教育,在愛護幹部的同時,樹立良好的幹部隊伍形象。
瓶窯鎮緊緊圍繞“經濟強鎮、文化名鎮、優美城鎮”的目標,全面實施“跨越新國道、建設新瓶窯”的發展戰略,以新農村建設為著力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城鎮靚化為視窗,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歸宿,努力實現瓶窯經濟社會的既好又快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