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導產業,重點工作,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貿,金融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體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交通運輸,歷史文化,榮譽稱號,
主導產業
倉前街道以“數字經濟”與“新製造業計畫”雙引擎驅動為動力,加速賦能樓宇經濟,轄區內有43個園區,298幢樓宇,億元樓6幢,超千萬元樓宇64幢,上市企業9家。
重點工作
1.高質量抓發展。緊緊圍繞五大產業生態圈,重點培育造就一大批增長勁頭足、示範帶動強的新勢力腰部企業。持續抓好鏈主型企業和大好高項目的招引。做強“一門多窗”“上市直通車”等品牌服務。啟用高橋雲港園區,並推進朱廟工業園區有機更新,“騰籠換鳥”盤活工業用地資源。
2.高標準抓管理。充分發揮杭州西站樞紐放大優勢,圍繞“站城融合”目標,優先保障南北綜合體“金鑰匙”“金手指”、杭騰未來社區、天街綜合體、浙一總部二期等建設,不斷提升發展能級和城市品質。營造“人人參與”亞運氛圍,高標準服務保障杭師大辦好亞運會排球、橄欖球賽事。
3.高水平抓治理。以保障亞運會順利召開為主線,切實提升社會智治協同水平。充分放大“黨建+信訪”體系賦能效應,持續加大房地產、網際網路金融、勞動保障等領域涉穩風險排查整治力度,積極穩妥防範化解各類矛盾糾紛;打造“幸福滿倉 e企向前”科創社區治理品牌,推動園區、樓宇發展治理“雙融雙強”。
4.高品質抓服務。重點推進全域未來社區、高橋未來鄉村和城鄉風貌樣板區等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建設,構建與城市新中心相適應的“幸福滿倉”共同體;選址長松雅苑安置房打造“CCB建融家園”,是全區首個納入保租房管理體系的安置房項目,推動存量安置房租賃項目規範化、規模化、品質化。
歷史沿革
1949年,為倉前鎮、文治鄉、靈東鄉。
1950年,分設萬和、倉前、靈東、永樂、永勝5個鄉。
1956年,倉前、永樂、萬和3個鄉合併稱倉前鄉;靈東、永勝2個鄉及倉前鄉一村合併稱前進鄉。
1958年,倉前、前進兩鄉合併稱倉前公社倉前管理區。
1961年5月,該管理區從倉前公社分出設立倉前公社;同年9月,將公社的紅旗、高橋、永勝等6個大隊分出另設高橋公社。
1965年,高橋與倉前公社合併,仍稱倉前公社。
1982年12月,又從倉前公社分出設立高橋公社。
1983年12月,倉前、高橋兩個公社分別設立倉前鄉、高橋鄉。
1986年2月,倉前、高橋鄉合併設立倉前鎮。
1992年5月,吳山鎮併入。
2001年8月,金星村劃歸餘杭鎮。
2011年8月,改設倉前街道。
2021年3月11日,倉前街道為新的餘杭區所轄。
行政區劃
截至2023年12月,倉前街道轄個10社區、6個行政村:太炎社區、宋家山社區、倉南社區、葛巷社區、朱廟社區、龍潭社區、嚮往社區、創景社區、景騰社區、萬和社區、高橋村、連具塘村、苕溪村、吳山前村、靈源村、永樂村,街道辦事處駐杭州市餘杭區倉前街道嚮往街1008號樂富海邦園。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倉前街道位於東經119°56'36"~120°01'28",北緯30°14'55"~30°21'07",地處餘杭區中部偏南,東鄰西湖區三墩鎮、
五常街道,南連
閒林街道,西南、西與
餘杭街道隔河相接,北接瓶窯鎮、
良渚街道。倉前街道東西最大距離7.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1.5千米,總面積46.29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2011年末,倉前街道耕地面積2.82萬畝,人均0.87畝;林地面積0.21萬畝。
人口
2011年末,倉前街道總人口3223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75人,城鎮化率2.1%。另有流動人口15712人。總人口中,男性15546人,占48.2%;女性16691人,占51.8%;14歲以下4043人,占12.5%;15~64歲24331人,占75.5%;65歲以上3863人,占12.0%。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0433人,占94.4%;有土家、苗、布依、壯、彝等27個少數民族,共1804人,占5.6%。其中土家族268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14.9%;苗族189人,占10.5%。2011年,人口出生率11.42‰,人口死亡率6.76‰,人口自然增長率4.6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96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倉前街道財政總收入6.52億元,比上年增長62.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05億元,比上年增長25.4%。完成營業稅1.07億元,增值稅0.24億元,企業所得稅0.28億元,個人所得稅0.21億元。人均財政收入2022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885元。
農業
2011年,倉前街道農業總產值2.96億元,比上年增長9.5%,農業增加值占全街道地區生產總值的16.0%。2011年,生產糧食19407噸,其中水稻12984噸,小麥655噸,大麥48噸,蠶豆521噸,玉米988噸,大豆1758噸,雜豆593噸,薯類1860噸;桑園面積0.21萬畝,產繭22.23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0.76萬畝,產量1361噸;蔬菜種植面積1.30萬畝,產量13666噸,其中青菜10932噸。2011年,生豬飼養量5.5萬頭,年末存欄1.7萬頭;羊飼養量2.3萬隻,年末存欄1.1萬隻;家禽飼養量47.3萬羽,上市家禽38.5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3413噸,其中豬肉2685噸,羊肉218噸;禽蛋65噸,畜牧業總產值0.9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2.1%。
工業
2011年,倉前街道工業總產值53.64億元,比上年增長19.4%,工業增加值占全街道地區生產總值的81.0%。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4家,實現工業增加值5.72億元,比上年增長311.4%。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18家,實現工業增加值3.75億元,比上年增長25.7%。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5家。工業園區1個。
商貿
2011年末,倉前街道有商業網點1743個。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4.9億元,比上年增長380.0%;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17億元,比上年增長15.0%。2011年,進出口總額1.2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5%。其中出口0.4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3.3%,主要產品有機械、輕紡類、服裝3類8個產品。
金融業
2011年末,倉前街道各類存款餘額17.23億元,各項貸款餘額8.67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倉前街道有幼稚園5所,在園幼兒860人,專任教師86人;國小1所,在校生1832人,專任教師95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849人,專任教師71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
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0.49億元,比上年增長42.9%;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0.42億元,比上年增長30.7%,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47.1%。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倉前街道有文化藝術團體87個,會員1502個;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10個,藏書43505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倉前街道有各級各類
醫療衛生機構11個;病床20張,固定資產總值0.06億元。專業衛生人員45人,其中執業醫師10人,執業助理醫師7人,註冊護士20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7.2萬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08萬人,參合率99.9%。
社會保障
2011年,倉前街道城鎮
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戶,人數17人,支出8萬元,比上年增長10.0%,月人均392元,比上年增長14.0%;城市醫療救助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58人次,共支出4.5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99戶,人數496人,支出190萬元,比上年增長8.0%,月人均318元,比上年增長12.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5人,支出49.5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人,支出1.5萬元;農村臨時救濟270人次,支出32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8.2萬元。接收捐贈衣被2萬件,使20人(次)困難民眾受益。新增就業人員12170人,有302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78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5人,
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7%,組織5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三支一扶”的工作。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915萬元,比上年增長60%,基金支出合計320萬元,比上年增長120%。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15038人,比上年末增加3007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工4557人,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9518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12395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4547人,參加醫療保險的農民工15535人。參加失業保險9645人,其中參加失業保險的農民工4732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234人。參加工傷保險9245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4734人,全年認定工傷63人,全年評定傷殘等級29人,全年享受工傷保險待遇63人。參加生育保險9000人,比上年末增加1100人,全年共有29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險待遇,比上年增加12人次。2011年末,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契約簽訂率達到99.0%。各級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和仲裁機構共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557件,結案554件,其中通過調解方式結案546件,占98.6%,仲裁機構立案受理勞動人事爭議8件,結案率100%,占92.0%,調解組織受理(含仲裁機構案外調解)546件,結案率為99.0%。各級仲裁機構立案受理勞動爭議8件,比上年增長-12.0%,涉及勞動者8人,比上年增長-12.0%。
交通運輸
倉前街道境內有15、207省道經過。
歷史文化
南宋時街北建有便民倉,轄區位於其南,遂稱倉前得名。
榮譽稱號
2020年1月,倉前街道入選“浙江省2020年度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