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神是對城市傳統優秀質素的萃取,既要體現地域特點、市民風氣,包含了城市自我完善的要求,也要注入新的時代內涵;既要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也要與現代科學發展觀相合拍。總之,應充分體現城市精神“植根歷史、體現現實、引領未來”的原則,對構建新的城市品格,弘揚高尚的公德世風,推動未來社會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為城市的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精緻 和諧 大氣 開放”
杭州市從精緻、和諧到精緻、和諧、大氣、開放,四字增添,體現了城市精神的升華,也顯示了杭州老城保護和新城拓展之間的有機統一。
杭州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有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文化積澱。杭州老城區三面環山,依江傍湖,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遍布全城,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把老城區保護好,讓杭州歷史的文脈得以延續,使吳越文化和南宋文化的痕跡得以保留,這是精緻、和諧的重要內涵。現任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在多種場合講過同樣的話:我最不希望外地朋友對杭州老城區作出“日新月異”的評價,最希望聽他們說“這裡還是老樣子”的話。
但精緻、和諧並不等於破破爛爛,杭州曾有“地有湖山美,東南第一州”的美譽,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和國際旅遊城市,當代杭州需要有自己的美艷來吸引海內外的遊客。2002年,到杭州旅遊的海內外遊客人數超過2800萬人次,旅遊收入已占杭州GDP的15.8%。為了吸引更多的遊客到杭州旅遊,杭州必須在精緻、和諧上大做文章。
世界休閒組織秘書長傑拉德在對杭州進行一系列考察後,將杭州與同時申辦2006年世界休閒博覽會的溫哥華和馬德里作了比較。他認為,杭州的六大優勢顯而易見。其一是文化傳承歷史悠久,馬可·波羅曾讚譽杭州為“世界上最華麗的天城”。二是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僅西湖風景區就遍布了65個國家級、省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杭州擁有兩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湖風景區、“兩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風景區;五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千島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青山湖森林公園;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目山、清涼峰;一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之江旅遊度假區。西湖依城而棲,三面環山,一面臨城,形成了中國境內獨有的旅遊風光;“山美、水清、境幽、史悠”為特色的“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以清澈的流水為主景,與西湖一起構成了中國江南最具特色的黃金旅遊線。三是經濟發達,有錢、有閒,就有休閒。杭州人均GDP2001年已超過3000美元,是中國東南沿海最富裕的地區之一。四是注重環境保護,杭州市被國家命名為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還先後榮獲全國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環境綜合整治十佳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先進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等桂冠,並獲“聯合國人居獎”、“國際花園城市”稱號。五是具有區位特色,杭州位於長江三角洲南翼,隨著蕭山、餘杭撤市設區,杭州已成為長江三角洲地區僅次於上海的第二個區域性大城市。六是資本充裕,民營經濟發達,政策優勢明顯,大批民間資本注入旅遊業,非公有制經濟在旅遊業的比重已占40%。為此,杭州市一舉奪得舉辦2006年世界休閒博覽會的資格。
據業內人士介紹,2006年休博會長達180天,至少有1000萬來自國內外的客人將湧入杭城。據推算,休博會將為杭州帶來4.8億元的旅遊外匯收入。
杭州市不失時機地提出了打造“世界休閒之都”的新目標。為了加快實現這一目標,杭州市在提高城市品位和加快景區建設上加大了投入,尤其是在西湖風景區的整治上獨具匠心。繼西湖南線景區整合、雷峰塔重建和萬松書院復建等工程全面竣工開放之後,杭州市又同步推出三大工程:復建楊公堤,建設新湖濱,開闢梅家塢茶文化區,這三大工程將於今年“十一”全部竣工,對外開放。那時的西湖,將恢復南宋時期的西湖水域面積,但又比南宋西湖更美,服務功能更全,更精緻、和諧。
新杭州走向大氣
杭州城市的拓展,使杭州增加了大氣、開放的內涵。蕭山、餘杭撤縣建區後,杭州開始“從西湖時代走向錢塘江時代”。老城區的精緻、和諧和新城區的大氣、開放有機地組成了新杭州的布局。
“西湖時代”跨入“錢塘江時代”
錢江新城東臨錢塘江,西靠秋濤路,北依錢江二橋、艮山西路,南至姚江路,面積約l5平方公里。在布局上,錢江新城分3個區域:核心區、居住區、生態區。核心區建有市民廣場、行政中心、大劇院、會展中心、博物館、現代藝術館、商務辦公樓等標誌性建築。在景觀布置上,形成“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意境。在綠化、水體系統上,遵循以“人”為本、以“活動”為中心的原則,體現自然與人和諧統一的生態環境。未來的錢江新城將是杭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流的一個新的中心區。
錢塘江時代的標誌並不僅僅是錢江新城。在錢塘江南岸,杭州濱江區和蕭山區分別作了非常大氣的規劃。沿著江邊大道漫步,可以看到錢塘江兩岸的高樓錯落有致,成片的綠化帶和八車道的通衢大道透出的是城市的現代化氣息。沿著錢塘江北岸向東,是下沙開發區和高教園區。下沙高教園區占地1.5萬畝,總建築面積481.3萬平方米,總投資77億元。這一園區以理工科院校為主,共安排14所高校,在校生規模達l3萬人。
杭州市共有三個高教園區。除了下沙高教園區外,還有小和山高教園區和濱江高教園區。小河山高教園區位於杭州市西湖區,占地7000多畝,總建築面積210萬平方米,總投資34億元,共安排5所院校。以文科或文理兼容為主,計畫在校生規模4萬人,是與旅遊風景區相匹配的開放型、園林式的高教園區。濱江高教園區位於錢塘江以南的濱江區,占地近2000畝,共安排6所高校,在校生規模2.2萬人,總建築面積82.6萬平方米,總投資15.8億元。是浙江省最早啟動、以高職院校為主的園區。加上浙江大學,杭州市區共有4個大學城,總規劃面積20平方千米,建築面積達700多萬平方米,投資約150億元,全部建成後可容納在校大學生22萬人。其中,新建的浙大基礎部和科技園區,占地分別為3000畝、l700畝,將成為浙江和全國高層次創造性人才培養、知識創新和科技開發的重要基地,並通過若干年的努力,成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帶動全省高等教育的發展和科技進步。
杭州市的高教規劃是,到2005年,通過大學城建設工程實施,建設一批布局合理、辦學規模較大、辦學層次完整、機制完善和資源共享的高等院校,使全日制高校在校生達到25萬人以上;到2010年,使在杭高校與城市緊密結合,初步形成與國際教育相接軌、具有全國一流水平、結構合理的高等教育體系和全國知名的現代大學城。
再來看看杭州的河。京杭大運河杭州段幾年前還是一條“黑河”,河水發黑髮臭,沿河的居民抱怨不斷。近年來,杭州市投入了10多億元整治運河,在運河水變清有魚之後,杭州市又出台了《關於加快運河綜合整治的決議》,將河、岸、綠、路、景、房“六位一體”,充分發揮運河的航運、水利、文化、生態、旅遊、居住“六大功能”,著重突出運河的文化和旅遊功能,通過截污、清淤、駁坎、配水、綠化、造景和沿線道路建設、房地產開發等措施相結合,對運河分段分期實施綜合整治。短短數年時間,運河杭州段已開始成為旅遊與商貿、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與國際風景旅遊城市相稱的生態河、景觀河,成為城市的標誌性景觀帶。接著,杭州市又對與市容市貌有關的河道進行綜合整治,在前幾年整治10條市河的基礎上,再整治10條河道,使市區主幹河道的河水變清,沿河環境得到改善。未來10年,杭州市還將對繞城公路內的約100條河道進行全面整治,徹底改善杭州市區的所有河網的水環境。
杭州市的大氣、開放絕不僅僅體現在城市建設上,也不僅僅體現在決策者的行動上。杭州市的大氣、開放正在融入杭州各界各業的理念之中。筆者曾采寫過這樣一則報導,一位外地的旅遊客車司機將車開入杭州市區後,在十字路口停車向民警問路。不料一位乘客因暈車向窗外嘔吐,嘔吐物又恰恰噴在民警的臉上。嚇得魂飛魄散的司機原以為闖了大禍,誰知這位民警不慍不火,拿出餐巾紙遞給嘔吐乘客,並遞上一瓶水讓乘客漱口,再為司機指路,並關照司機附近的醫院路怎么走,如果乘客不適可以去就診。這位司機後來投書媒體說:我當時的感覺就是想跪下來給這位民警磕三個頭。事後筆者了解到,杭州市交警支隊有一個“善待外地人”的規定,只要是外地司機,民警發現他們有違章行為,一般不扣證,民警的任務是糾正司機違章,並告訴他該怎么走。
今年7月,杭州市政府做東,在杭州舉行“15+1”旅遊論壇。這一論壇早幾年已經存在,由長江三角洲15個城市輪流做東。今年,杭州是主動邀請黃山市參加這一論壇的。這次“上海記者看杭州”採訪活動中,市委書記王國平介紹了邀請黃山參加論壇的初衷。杭州市希望通過這個論壇,打破城市間行政區劃的界限,逐步形成“長三角”大旅遊圈。之所以邀請黃山入座,是希望打造一條串聯上海、杭州、黃山的精品旅遊線路,形成名城(上海)、名湖(西湖)、名山(黃山)的旅遊專線。王國平斷言,這條旅遊線路必將成為中國境內最能吸引海內外遊客的黃金旅遊線之一。
幾乎在差不多的時間,杭州市舉行了“杭州——千島湖”高速公路項目簽字儀式,在投入股份的四家公司中,有兩家是上海企業,占有52%的股份。王國平為此感到十分榮耀。他告訴上海的記者,杭州的高速公路請上海的企業來控股,顯示了杭州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的決心。
常駐杭州,深切感受到杭州城市理念的悄然變化,一個精緻、和諧、大氣、開放的城市已經豁然出現在長江三角洲的城市群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