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無,會意。從囗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繩索把木柴捆起來。本義:捆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束無
- 拼音:shù wú
- 總意:沒有約束,真正的自由。
- 類型:漢語
(會意。從囗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繩索把木柴捆起來。本義:捆綁)
同本義 [bind;tie]
束,縛也。――《說文》
束帛戔戔。――《易·賁》。子夏傳:“五匹為束。”
束帛儷皮。――《儀禮·士冠禮》。注:“十端也。”
賄荀偃束錦。――《左傳·襄公十九年》
入束矢於朝。――《周禮·大司寇》
自行束脩以上。――《論語》
牆有茨,不可束也。――《詩·鄘風·牆有茨》
則束載厲兵秣馬矣。――《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若業為吾所有,必高束焉。――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又如:束刃(綑紮兵器);束芻(捆成一束的乾草);束戈卷甲(捆起兵
束shù
(會意。據甲骨文字形,象一個人持把在跳舞。卜辭、金文中“無、舞”同字。本義:樂舞)
同本義 [sing and dance]
哲學範疇,指無形、無名、虛無等,或指物質的隱微狀態 [nihility]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
無 <動>
沒有,跟“有”相對 [not have;there is not]
無,不有也。――《玉篇》
無若丹朱傲。――《書·益稷》
無偏無黨。――《書·洪範》
無內人之疏,而外人之親。――《荀子·法行》
事不耳聞目睹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蘇軾《石鐘山記》
無不伸頸。――《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無不變色。
無不畢肖。
無(無)w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