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州志

《束州志》是束城鎮人民政府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束州志
  • 作者:束城鎮人民政府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時間:2006年12月
  • 編纂人員:張國信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寫志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真實地記載本鎮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地理等各方面的歷史發展和社會現狀,以記述當今社會現狀為重點。 二、本志上至各項事物的開端,下至2005年,為保持所錄事物的完整,有的章節延至2005年擱筆為止。

作品目錄

封面
束州志
《束州志》編纂委員會
《束州志》主審委員會
束州志編輯部
校對
題詞
原滄州地委書記 郭樞儉
原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室主任 李鐵壁
原滄州地區行政公署政協工委主任 秦根祥
前言
序一
序二
凡例
圖片
束城鎮簡介
束城現存的舊石器時代石臼、石杵
鮑叔牙墓
齊國宰相鮑叔牙,公元前644年故,葬於其封地束州(今束城鎮)次年,在其墓前約50米處,建鮑叔牙祠一座。
毛公書院僅存的石元寶
古硯
漢磚
束城出土的漢代水罐
1966年,任河大東支清淤時,在束城村東北面河中,挖出漢磚砌的古井。井中有砘子子一個,內徑13厘米,厚15.5厘米,外徑18厘米,另有紫檀木的半個軸枷。經與現代砘子相比較,可見古代農業是寬壠播種。
2005年6月,束城出土的漢墓陶樽
晉朝陶燈
晉朝陶器
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制的梅花筆筒
唐三彩四耳罐
宋代轉心瓶(定窯產)
宋代三獸石景壺
宋代 酒瓶
元:關漢卿畫像
明代宣德年制的扁瓶
清代兩江總督奏摺
清代祭祀用的瓷豆
清乾隆皇帝御批束城徐隙學之妻金氏節孝匾額
清代銀器
玉觀音
刻有清朝宣統皇帝退位詔書的銅墨盒
束城正街南頭,民國初年建的過街閣,1958年被拆毀,現僅存影壁“奎壁光華”為名醫高居仁所書。
民國瓷板畫
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教育處編輯出版的第七冊初級國語課本。
侵華日寇用的指揮刀
侵華日寇用的殺人刀
1949年1月,束城區組織車隊送公糧支援平津戰役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後郭鐵書記(前一)和束城社員一起勞動(田間送糞)
打夯工加固海河堤
挖海河時的大車王及其他省勞模合影
1958年,農民用搭架子推轉盤土法打機井。民謠:機井架子九丈九,蹬起風輪雲里走,哪怕老天不下雨,我們照樣奪豐收。
舊社會老式織布機
手工打竹帘子
治河大軍浩浩蕩蕩
張汝元雕刻製作的飯桌
念祖橋1990年修建
趙勇田(左二)和劉九村老房東劉金忠(右二)合影
束城中學功德碑
束州志編輯部人員合影
目錄
第一篇 概述
第一章 束州概述
第二章 束州的歷史沿革
第二篇 史實錄(大事記)
公元前685年—公元2005年
第三篇 自然環境村莊
第一章 地質地貌
第二章 氣候
第三章 土壤 植被
第四章 自然災害
第五章 自然村莊
第一節 村莊簡介
第二節 各村歷屆領導幹部
第四篇 束城鎮建設
第一章 束城新貌
第二章 鄉村房屋建設
第三章 水利工程
第一節 洪澇治理
第二節 灌溉設施
第三節 提水工具
第四節 工程管理
第五節 水利投資
第五篇 黨政組織、民眾團體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束城鎮地方組織和政權組織及民眾團體(建國前1934年-1949年10月)
第二章 中國共產黨束城鎮地方組織和政權組織及民眾團體(1949.10—2005.7)
第六篇 軍事
第一章 地方武裝
第一節 地主武裝
第二節 農民武裝
第三節 雜牌武裝
第四節 抗日武裝
第五節 其他武裝
第二章 駐軍
第一節 歷代駐軍
第二節 民國時期駐軍
第三節 人民軍隊
第三章 兵事
第一節 歷代戰事
第二節 主要戰鬥
第四章 民兵
第一節 民兵組織
第二節 民兵訓練
第三節 民兵活動
第五章 兵役
第一節 募兵制
第二節 志願兵役制
第三節 義務兵役制
第四節 預備役
第七篇 經濟
第一章 農業
第一節 農業生產關係變革
第二節 農業生產合作化
第三節 人民公社
第四節 農作物
第五節 經濟作物
第六節 農技農藝
第七節 經營管理
第二章 林業
第一節 林木品種
第二節 植樹造林
第三節 防治病蟲害
第三章 養殖業
第一節 畜禽種類
第二節 飼養
第三節 疫病防治
第四節 水產
第四章 工業
第五章 商業
第一節 商貿
第二節 企業經營管理
第三節 農副土特產品收購
第四節 生產資料購銷
第五節 生活資料購銷
第六節 飲食服務
第七節 集市貿易
第六章 交通 郵電
第一節 古道
第二節 公路
第三節 水運
第四節 郵電
第五節 經營管理
第七章 供電
第八章 財稅
第一節 財政體制
第二節 財政收支
第三節 財政管理
第八篇 教育科技
第一章 教育方針
第二章 書院私塾
第三章 學前教育
第四章 國小教育
第五章 中學教育
第六章 成人教育
第七章 教學研究
第八章 教育經費來源
第九章 教師隊伍
第一節 教師來源
第二節 教師素質
第十章 科技
第九篇 衛生體育
第一章 醫療機構
第二章 傳染病防治
第三章 婦幼保健
第四章 愛國衛生
第五章 體育
第十篇 文化藝術
第一章 文化機構團體
第二章 文學藝術創作
第三章 書法繪畫
第四章 廣播 電影 電視
第五章 民間文藝、民間故事選錄
第六章 民間故事
第七章 古蹟
第一節 古城遺蹟
第二節 古蹟
第八章 民間文學
第一節 民間諺語選錄
第二節 歇後語選錄
第三節 童謠選錄
第十一篇 社會風俗
第一章 農民生活
第二章 婚姻家庭
第一節 婚姻
第二節 結婚
第三章 民族宗教
第一節 民族
第二節 宗教
第四章 風尚習俗
第一節 生活習俗
第二節 節令習俗
第三節 禮儀習俗
第四節 陋習
第五章 人口與計畫生育
第一節 人口
第二節 計畫生育
第十二篇 人物
第一章 烈士英名錄
第二章 政治人物
張衡
包拯
張昭
張壽峰
張毓枚
魏明
馬鴻瑞
田錦秀
趙雲啟
高便三
回憶父親高便三
韓錫鵬
郭樞儉
張華
王謙
李保忠
馬駿英
張明勛
李繼中
張樹森
李志忠
李秀卿
譚志華
王鳳珍
郭潤聲
馬克增
馬援朝
馬憲平
馬平分
郭樞良
高六增
楊占良
第三章 軍界人物
毛清溪
張壽奇
趙建章
郭拓
王朝剛
王青臻
田錦江
王建勛
王子明
王玉
馬文昶
馬延齡
李久長
劉錫寬
第四章 教育界人物
高玉爽
田春華
李傑
王俊香
李鎖橋
馬彥群
劉鳳蓮
張增元
李書祥
高分良
朱進軍
李衛松
劉結實
馬盼良
王增祿
高妹清
邊艷傑
孫蓮英
杜鳳明
李樹明
第五章 醫藥衛生界人物
郭殿雄
李樹芳
高居仁
王炳彥
滿俊川
馬愛平
李中和
肖保平
王中文
劉鐵鎖
第六章 企事業界人物
馬瑞慶
李金山
賈增林
程占忠
丁萬傑
范錫如
籍禎祥
范國良
王增柱
郭龍江
王占營
劉瑞峰
田墨松
孫慶文
劉字文
第七章 書畫、雕刻界人物
梁印詩
戴永太
趙振坤
裘文博
王春雷
馬永良
張國信
崔修橋
楊占恆
王炳信
高留辰
劉雲彩
滿印松
孫瑞軍
李永立
王虎臣
范國池
馬博龍
張新傑
張占僧
李建龍
第八章 文學界人物
劉流
李鐵肇
郝洪儒
田國福
高國忠
馮丙申
楊寶祥
曹明賢
賈仙洲
第九章 曲藝界人物
金素秋
李元春
李韻秋
杜寶宇
紀占春
臧大興
譚國分
李會田
孫連榮
第十章 建築、科技界人物
郭志新
張汝元
鮑永貴
趙新民
王為民
劉恆豐
紀立臣
范東岐
第十一章 英雄、模範人物
李為
沙會堂
馬瑞芝
侯子秀
趙光
王愛國
張星元
楊春田
穆德岩
陳中秋
王金鳳
張耀武
王炳恆
第十二章 繪畫、剪紙人物
張錫武
范余曾
高夢禪
郝雙良
馮字錦
馬永鷺
張晏波
馬冠族
張春甲
趙顯瑞
蕭壽榮
毛劍呂
第十三章 其它界人物
馬禮堂
彭占甲
王子文
高玉秀
第十三篇 軼文軼事輯存
第一章 軼文輯存
第二章 軼事輯存
第十四篇 鄉鎮企業
工業園區及鎮域學校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