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奇峰

束奇峰

男,1978年11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導師。1998年於北京科技大學冶金物理化學專業本科畢業,2002年和2006年分別獲同校同專業碩士和博士學位。畢業後留校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工作。自2006年以來主要從事冶金熔體物理化學的基礎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束奇峰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78年11月
  • 畢業院校:北京科技大學
  • 職稱:教授
人物簡介,簡歷,本科課程,研究生課程,科研方向,代表性論文論著,科研業績,

人物簡介

束奇峰
束奇峰
畢業後留校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工作。自2006年以來主要從事冶金熔體物理化學的基礎研究。
2006-2008年從事冶金熔渣的物理性質的測量與計算研究,建立了多元熔渣的粘度計算模型,計算值與實驗值平均偏差小於20%,該工作發表在國際冶金期刊上,受到審稿人好評。
2008-2010年負責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CaO-B2O3-TiO2-SiO2系的相關物理化學研究”, 從相平衡、熔體結構、粘度、結晶行為等多方面對 CaO-B2O3-TiO2-SiO2 基體系進行了系統的相關物理化學研究。
2009年和2010年兩次赴德國Freiberg工業大學鋼鐵冶金所與Piotr R Scheller教授合作研究,建立鋼包過程中夾雜物的演變模型。該工作已經在日本日野光兀教授退休會議,美國鋼鐵年會(AIST 2011),國際鋼鐵模擬大會(SteelSim 2011)上發表,受到國際同行關注。在知名冶金學術期刊上如ISIJ International,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Ironmaking and steelmaking發表文章二十餘篇。

簡歷

1998年於北京科技大學冶金物理化學專業本科畢業,2002年和2006年分別獲同校同專業碩士和博士學位。畢業後留校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工作。2009年1-6月和2011.8-2012.2年任德國Freiberg工業大學鋼鐵冶金所Research Associate。
1994-1998 北京科技大學,本科
1999-2002 北京科技大學,碩士
2002-2006,北京科技大學,博士
2006-2010,北京科技大學,講師
2009,德國弗萊貝格礦業工業大學,Research Associate
2010-2015,北京科技大學,副教授
2015-今,北京科技大學,教授
主要從事冶金熔體物理化學和冶金過程模擬的研究。對冶金熔渣的物理性質進行測量與計算研究,利用Raman光譜和魔角自旋核磁共振等多種手段研究爐渣結構,在結構的基礎上建立了多元熔渣的熱物理性質計算模型,計算值與實驗值符合很好,受到國內外研究單位和企業同行關注和套用。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青年和面上基金的資助下, 從相平衡、熱力學,熔體結構、粘度、結晶行為等多方面對無氟保護渣、含Ti不鏽鋼保護渣、高鋁鋼保護渣體系進行了系統的相關物理化學研究。利用熱力學和過程模擬軟體對鋼包精煉、轉爐冶煉進行了模擬,建立了鋼包過程中夾雜物的演變模型以及轉爐冶煉中[C]和[P]的演變模型。系列工作多次在國際會議上報導,受到國際同行關注。在知名冶金學術期刊上如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 Transaction B, ISIJ International,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Ironmaking and steelmaking等雜誌上發表SCI文章三十餘篇。講授《冶金熔體》等課程。擔任《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 B》,《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s and processes》,《Materials Letter》,《中國冶金》等國內外雜誌審稿人。

本科課程

高溫熔體物性

研究生課程

冶金熔體

科研方向

冶金熔體的結構與性質
冶金熱力學實驗與計算
冶金渣系(連鑄保護渣)的基礎研究與套用開發
高溫熔體物理化學
冶金資源綜合利用

代表性論文論著

[1]. Qifeng Shu*, Zhen Wang, Kuochih Chou, Viscosity Estimations of Multi-Component Slags,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1,82(7):779-785 (SCI&EI)
[2]. Zhen Wang, Qifeng Shu*, Kuochih Chou, Structure of CaO-B2O3-SiO2-TiO2 Glasses: a Raman Spectral Study, ISIJ International, 2011, 51(7):1021-1027 (SCI&EI)
[3]. Zhen Wang, Qifeng Shu*, Kuochih Chou, Structural Studies of CaO-B2O3-TiO2 Glass System by Raman Spectroscopy. High Temp. Mater. Processes, 2011, 30(3):233-239 (SCI&EI)
[4]. Minho Song, Qifeng Shu, Du Sichen, Viscosities of the Quaternary Al2O3‐CaO‐MgO‐SiO2 Slags,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1, 82 (3):260-268 (SCI&EI)
[5]. Q. Shu, O. Volkova, S. Lachmann, P.R. Scheller, Modification of Inclusion Composition in Steel During Secondary Metallurgical Ladle Treatment — A Comprehensive Process Simulation Model.AISTech 2011,2011, vol.II, 537-549
[6]. Q. F. Shu*, X. J. Hu, B. J. Yan, J. Y. Zhang and K.-C. Chou, New method for viscosity estimation of slags in the CaO–FeO–MgO–MnO–SiO2 system using optical basicity Ironmaking and Steelmaking, 2010,37(5):387-391 (SCI&EI)
[7]. Qifeng Shu*, A Viscosity Estimation Model for Molten Slags in Al2O3-CaO-MgO-SiO2 System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09, 80(2): 107-113 (SCI&EI)
[8]. Qifeng Shu*, A Density Estimation Model for Molten Silicate Slags, High Temp. Mater. Processes, 2007, 26(5-6): 341-347 (SCI&EI)
[9]. Qifeng Shu, Jianhua Liu, Jiayun Zhang et al. Investigation on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aged La2O3, J. Univ. Sci. Technol. Beijing, 2006,13(5):456
[10]. Qifeng Shu*, Jiayun Zhang, A Semi-empirical Model for Viscosity Estimation of Molten Slags in CaO-FeO-MgO-MnO -SiO2 Systems, ISIJ Inter., 2006, 46(11):1548-1553 (SCI&EI)

科研業績

以項目負責人身份承擔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和一項校級課題,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其他縱向課題和兩項橫向課題。
1. 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強化中間包裹蓋渣吸收夾雜物能力的物理化學研究,資助額度:8.7萬,起止年月:2015年-2016年;
2. 國際合作基金,CaO-SiO2-VOx系相平衡的實驗研究(51274034),資助額度:3.4萬,起止年月:2016年-2016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