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道明

杜道明

杜道明,男,1954年12月生於山東省鄆城縣,文學博士,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文藝學碩士點學科帶頭人。中華全國美學學會會員、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會員、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會員、中國屈原學會理事。主要從事文藝美學、古典文學和中國文化方面的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杜道明
  • 出生地:山東省鄆城
  • 出生日期:1954年12月
  • 職業: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 性別:男
個人經歷,人物講座,人物論著,感悟道明,

個人經歷

1983 年 7 月畢業於新疆大學中文系,獲學士學位。
1983 年 8 月 - 1986 年 8 月在新疆大學中文系任教。
1989 年 7 月畢業於雲南大學中文系,獲碩士學位。
1992 年 7 月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系,獲博士學位。
2000 年晉升為教授,2003 年被評為博士生導師。

人物講座

《中國文化精神》

人物論著

1、個人專著:
《道家與解脫》,作家出版社 1997 年版。
《通向和諧之路—中國古代的和諧文化與和諧美學》,國防大學出版社 2000 年版;韓國新星出版社 2003 年版。
《盛世風韻-隋唐五代審美風尚史》,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中國古代審美文化考論》,學苑出版社 2003 年版。
《歷代明君的用人之道》,紡織出版社 2005 年版。
2、合著:
《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講》(合著)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中外散文詩鑑賞大觀》(古代卷)(合著) 灕江出版社 1992 年版
姜夔詩詞賞析集》(合著) 巴蜀書社 1995 年版
《中國儒學文化大觀》(合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 年版
3、論文:
劉勰建安風骨新疆大學學報 1985 年 2 期
《略論孔子之“興”》-《孔子研究》1987 年第 3 期。
莊子的體道三境界 新疆大學學報 1988 年 3 期
劉勰不提陶淵明的原因試探 思想戰線 1989 年 3 期
文心雕龍·神思》質疑 新疆師範大學學報 1991 年 1 期
司空圖的情悟美學理論 晉陽學刊 1991 年 2 期
“思無邪”探微 學術論叢 1991 年 4 期
論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精神 東方叢刊 1992 年 2 期
孔子審美理想新探 齊魯學刊 1992 年 3 期
論道家的審美理想 東嶽論叢 1992 年 5 期
衝破形上學思維的怪圈 思想戰線 1992 年 6 期
論禪宗的審美理想 東方叢刊 1993 年 1 期
禪宗的審美趣味與封建社會後期審美風尚的演變 社會科學戰線 1993 年 3 期
禪宗審美的不二法門——頓悟 中國文化研究 1993 年春之卷
新疆召開古典文學討論會 文學遺產 1984 年 1 期
魂牽夢繞不了情 古典文學知識 1994 年 1 期
儒道禪美學思想異同論 中國文化研究 1994 年秋之卷
生平不羨麒麟閣,願作春蠶永吐絲 古典文學知識 1995 年 5 期
道家的審美直覺論 東方審美文化研究第一輯
別開生面的金元審美風尚 《華夏民族審美精神鳥瞰》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
上下級之間 現代交際 1995 年 11 期
“鄭聲淫”臆說 中國文化研究 1996 年冬之卷
辭約意豐狀三峽 古典文學知識 1996 年 5 期
中國古代樂論對審美境界的探求 東方審美文化研究第二輯
有關“中庸”的幾個問題 中國文化研究 1998 年春之卷
“思無邪”辨正 中國文化研究 1999 年夏之卷
“頓悟”說與中晚唐美學嬗變 1995 年河南人民出版社
道家“虛靜”說及其美學意義 中國文化研究春之卷
金元時期雅俗文化的合流與雅俗共賞的審美趨勢 中華文化論叢 1999 年 12 月
別具一格的金元文化與審美趣味 新疆大學學報 2000 年 2 期
金元時期反傳統的審美價值取向 文史哲 2000 年 3 期
屈原悲劇的必然性 中國文化研究 2002 年秋之卷
論盛唐文人對真態真情之美的追求 新疆大學學報 2001 年 4 期
殷人尚白考論 東方叢刊 2001 年 4 期
論商代“拔爾而怒”的審美風尚 中國文化研究 2001 年冬之卷
論商代“人神以和”的審美風尚 美學 2002 年 1 期
論華夏審美精神的民族特色 《全球化語境與民族文化、文學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3 年版
從“物中之道”到“味外之旨” 中國文化研究 2003 年冬之卷
漢英交際語差異的文化探源 (論文集) 新疆大學出版社 2002 年版
禪宗的頓悟說與中國古代審美文化嬗變 文藝研究 2005 年 9 期

感悟道明

追憶“盛世風韻”(李慶本)
以往美學史的寫作,基本局限於審美思想史、審美理論史的範圍,這種寫作,其長是美學史的對象相對固定,易於把握,其短則在於非常枯燥,缺乏生動,既不能使人從整體上對某一歷史時代的審美活動獲得鮮活的印象,又容易導致許多感性具體、豐富多彩的美學現象流失在我們的理論視野之外。因此,學界有識之士都紛紛追求一種能將審美活動感性形態與理性形態融為一體的美學史的新寫法。杜道明教授的《盛世風韻》是將這種追求符諸實踐者,他傳達出的是一種嶄新的美學理念和學術氣息。
之所以說是一種嶄新的審美理念和學術氣息,是由於書中一掃過去枯燥乏味的學究之氣,其文筆清新,其話語鮮活,其態度從容不迫,其關注的焦點是為大眾文化生活所身感心受的審美風尚。
我們可以了解到,大眾文化所關心的正是人的生活的日常性,而審美文化所關心的也就在於如何使人的日常生活變得有趣味、有品位。在我看來,審美風尚史的寫作,其價值和意義,無非是為此審美觀念尋找歷史的淵源和根據,是為當下文化生活的審美風尚提供歷史的參照,這其實也是一種“尋根”工作,顯示出中國傳統在當代中國人文化生活中血脈相通的生命延續。正像作者在書中結束語所說的那樣:“在這裡,我們不知不覺已將隋唐五代的審美風尚作了匆匆一巡,雖然無法窮其全貌,卻也大體上領略了許多與我們今天的時代並非格格不入的封建時代的盛世風韻。”
《盛世風韻》一書,立意是新穎的,寫法卻是傳統的。作者極大地發揮了中國傳統“以詩論詩”的筆法,無論是術語、概念、範疇的選擇,還是整部書稿體例的運作,都極力避免西方話語對中國傳統審美風尚的侵害,有效地避免了所謂“研究傳統就是消解傳統”的弊端。諸如以“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為題來展示初唐的“雄渾闊大之美”,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來展現盛唐“放達不羈之美”,以“手中飛黑電,象外瀉雲泉”來隱喻中唐“詭奇譎怪之美”,以“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來比喻晚唐“悲涼哀艷之美”,不再是西方美學話語的生搬硬套,也不再是西方理論體系的刀砍斧剁,展現在讀者面前的唐代審美風尚是原汁原味的中國氣派和中國風格,顯示出作者對中國傳統深厚的文化修養和底蘊。書中所談及的話題,無論是名家輩出、妙手如林的唐代詩壇,還是雍容華貴、呼之欲出的唐代繪畫等無不體現著那個時代特有的文化風韻,也都無不蘊含著作者客觀求實、秉史直錄的史家態度。書中採用學術界傳統的對唐代的歷史分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是由於這種分期法恰好可以折射出那個時代文化生命一脈相承、綿延不斷的成長發展過程,恰好可以折射出那一特定時期。
少年時代的幼稚天真、青年時代的血氣方剛、中年時代的深刻老到以及晚年時代的迴光返照,歷史劃分是人為的,而展示的文化生命卻是一個整體,而且作者也有意模糊各階段之間的界限,從而更有效地顯現生命整體。
《隋唐五代審美風尚史》是“斷代史”,但作者是將它置於整個華夏審美文化歷史的長廊中加以考察。作者認為,作為華夏審美風尚史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隋唐五代審美風尚史完成了兩種歷史性的回歸,即中唐以前向秦漢的回歸和中唐以後向六朝的回歸。所謂“漢唐氣象”說的正是中唐以前審美風尚與秦漢的相通之處;而中唐之後,由於魏晉南北朝“文的自覺”已作為某種歷史積澱,融入了當時的審美文化系統中,揚棄了秦漢的感性質樸,從而與形式華麗、情致婉約、感受細膩、表達含蓄的“齊梁之風”多有相似之處。但也正如作者所指出的那樣,這兩種歷史性回歸,都不應看作是簡單的重複,而應視為螺旋式的上升,因為無論是初唐、盛唐還是中唐、晚唐,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審美因素和色彩,僅於“晚唐之韻”而言,由於它揚棄了六朝的形式雕琢而充實了內在的韻味,因而達到了為六朝時代所不能達到的一個新的高度。
如果說,作者標出兩次歷史性回歸是“瞻前”的話,那么在談到中唐以後審美風尚向宋代的過渡則顯然是“顧後”。作者發現,中唐在整個華夏審美風尚史的發展中,是一次深刻的歷史性轉折,這就是:以前那種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熱情,開始被老成持重、顧慮重重的憂患意識所取代;先前那種對外在世界的積極探索與開拓精神,漸漸轉向了對內在精神世界的感受和體驗;前期那種大刀闊斧、真率奔放的陽剛之氣,不得不讓位於後期那種纖柔細膩、含蓄朦朧的陰柔之韻。這也就是:在文學領域,意境闊大、氣度非凡的唐詩,開始向筆觸細膩、婉約纏綿的宋詞演變;在繪畫方面,力健有餘、滿壁風動的唐代人物畫,開始向輕秀功巧、精緻新細的宋代花鳥畫漸進;在書法領域,骨力勁健、法式森嚴的唐書,開始向筆簡意繁、情趣橫生的宋書轉化;在雕塑領域,洛陽奉先寺、四川樂山等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的巨型唐塑,開始向體態嬌小、姿態優美的宋代大足石刻過渡;在陶瓷領域,那色彩濃艷、格調鮮明的唐三彩,也開始向清秀雋永、精巧雅致的宋詞發展……這種種變化,正引導著一個新時代即宋代審美風尚史的全面展開。如此,在讀者面前,展現出更為宏大的歷史畫面,這種歷史是延續的,恰如一股既一脈相承、綿延不斷,又波濤洶湧、一瀉千里的美的長河。
應該說,在“斷代史”的寫作中,這種“瞻前顧後”是非常可貴的,它需要更多的知識儲備和更廣闊、更敏銳的歷史眼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