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蕈

杜蕈氣味 甘、寒、有毒。主治 燒灰,敷瘡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杜蕈
  • 氣味:甘、寒
  • 毒性:有毒
  • 主治:燒灰,敷瘡疥
釋名,預防治療,

釋名

土菌、地蕈、菇子、地雞、獐頭。

預防治療

我國古籍中有關對毒蘑菇的認識及毒蘑菇中毒的預防和治療,多屬民間傳說,其中夾雜了一些封建迷信的記載,而且所提驗方,一般缺乏可靠數量的臨床試驗。宜本著“古為今用”的原則,加以發掘、整理。
王禎《農書》有言:“菌之種不一,名也如之……然辯之不精,多能毒人。”陳仁玉《菌譜》中說到杜菌(一種毒菌)容易和鵝膏蕈(即美味的鵝膏傘)相混淆。“鵝膏蕈”,“生高山,狀類鵝子。久乃繖開,味殊甘滑,不謝鵝膏。然與杜蕈相亂。毒蕈者,生土中,俗言毒蜇氣所成。食之殺人……凡中其毒者必笑”。
〈吳菌譜〉中云:“故山中人劚(音捉)蕈(吳地拾蕈曰劚蕈),必認蕈盪。如某山出何等蕈,某地出何等蕈,皆有舊盪不亂生者……有名色可認者采之,無名者棄之。”
關於誤食毒蕈中毒後的治療方法,我國流傳著大量的偏方,可供在今後臨床試驗研究時參考。陳仁玉《菌譜》對食杜蕈中毒的,提出了“解之宜以苦茗(濃茶),雜白礬,勻新水,並咽之,無不立愈。”《本草綱目》“野菌毒”部分,提出了下述治療毒菌中毒的偏方:“甘草(煎麻油服)。防風(汁)。忍冬(汁)。蠡實,醬汁,生薑,胡椒,綠豆(汁)。梨葉(汁)。荷葉(煎)。阿魏,地漿,黃土(煮)。鷓鴣,石首魚枕,童尿,人尿汁。”《吳蕈譜》有一段關於“楓樹蕈”的記載:“楓樹蕈,食之即令人笑不止。造地漿以治之,掘地做坑,以新汲水投坑中,攪令濁,少待,其澄清取飲,即活,亦解諸毒。”同書還記有:“芝園主人,急救良方,使野菌毒,用甘草,不拘多少,以麻油一盞,煎數沸,冷服,其毒自解”。“蘇州天平山白雲寺五僧,行山澗,得蕈一叢,甚大,摘而食之,至夜發吐。三人急采鴛鴦草生啖遂愈……此草藤蔓而生,對開黃白花,傍水依山處皆有之,所謂金銀花是也”。又記載了一鄉人,常以魚腥草解菌毒。
【釋名】杜蕈(《菌譜》)、地蕈(《拾遺》)、菰子(《食物》)、地雞(《爾雅》)、獐頭。藏器曰∶地生者為菌,木生者為。江東人呼為蕈。《爾雅》雲∶中馗,菌也。孫炎注云∶地蕈子也。或雲地雞,亦云獐頭。郭璞注云∶地蕈似釘蓋,江東名為土菌,可啖。凡菌從地中出者,皆主瘡疥,牛糞上黑菌尤佳。若燒灰地上經秋雨,生菌重台者,名仙人帽,大主血病。時珍曰∶中馗神名,又槌名也。此菌釘上若傘,其狀如槌及中馗之帽,故以名之。
【氣味】甘,寒,有毒。詵曰∶菌子有數般,槐樹上者良。野田中者有毒殺人,又多發冷氣,令人腹中微微痛,發五臟風,擁經脈,動痔病,令人昏昏多睡,背膊四肢無力。藏器曰∶菌,冬春無毒,夏秋有毒,有蛇、蟲從下過也。夜中有光者,欲爛無蟲者,煮之不熟者,煮訖照人無影者,上有毛下無紋者,仰卷赤色者,並有毒殺人。中其毒者,地漿及糞汁解之。穎曰∶凡煮菌,投以姜屑、飯粒,若色黑者殺人,否則無毒。時珍曰∶按∶《菌譜》雲∶杜蕈生土中,與山中鵝膏蕈相亂。俗言毒之氣所成,食之殺人。甚美有惡,食肉不食馬肝,未為不知味也。凡中其毒者,必笑不止。解之以苦茗、白礬,酌新水並咽之,無不立愈。又按∶楊士瀛《直指方》雲∶廣南人防毒蛇,覆之以草,以水灑之,數日菌生。采乾為末,入酒毒人。遇再飲酒,毒發立死。又陳氏《拾遺》雲∶南夷以胡蔓草毒人至死,懸屍於樹,汁滴地上,生菌子收之,名菌藥,毒人至烈。此皆不可不知,故並記之。馬勃亦菌類,見草部。
【主治】燒灰,敷瘡疥(藏器)。
【附方】新一。疔腫∶黑牯牛撒糞石上,待生菌子,焙乾,草等分為末。以竹筒去兩頭,緊縛,合住疔上。用水和末一錢,入筒內。少頃沸起,則根拔出。未出,再作二、三次。(《醫學正傳》)。
【附錄】鬼蓋《別錄》有名未用曰∶味甘,平,無毒。主小兒寒熱癇。叢生垣牆下,赤色,旦生暮死。一名地蓋。弘景曰∶一名朝生,即今鬼傘也。藏器曰∶一名鬼屋。生陰濕處,如菌,其蓋黑而莖赤。和醋,敷腫毒、惡瘡、馬脊腫。杜正倫曰∶鬼傘有小毒。夏日得雨,聚生糞堆,見日即消黑。時珍曰∶此亦土菌之類,朝生夕死者。燒灰治疔腫,以針刺破四邊,納灰入內,經宿出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