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淡秋

杜淡秋,男,1906年生於六敖鎮小蒲村的書香門第之家。中國共產黨員,1931年開始從事文學生涯,筆名林彬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杜淡秋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六敖鎮小蒲村
  • 出生日期:1906年
簡介,主要作品,

簡介

林淡秋,1922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學,後轉入上海大學攻讀英文。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上海大學被封閉,與柔石等在寧海中學義務教書。1928年初南下廣州,以中山大學旁聽生名義,在中山大學圖書館閱讀五四以來新文學著作。半年後返回,進上海藝術大學英文系。當年冬,因支持德租界電車工人罷工,被羈押周余。獲釋後,至新加坡華僑中學任教,兼該校圖書部主任。1930年春回上海,與柔石等同為革命奔波,從事文學活動。先後翻譯出版《布羅斯基》、《列寧在一九一八》、《丹麥短篇小說集》(與柔石合譯)、《時間呀!前進》、《中國的新生》,以及《西行漫記》、《續西行漫記》(與他人合譯)等。1933年開始發表小說、散文與評論。同年,參加中共領導的社會科學者聯盟。1935年轉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任"左聯"常務委員、組織部長。1936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
杜淡秋
抗戰初,我和淡秋認識不久,常常找他去聊天。那時他住福履里路(今建國西路)一座弄堂房子裡的一間不足六平方米的亭子間,裡面只放得下一床、一桌、兩椅,他和唐康就住在這樣簡陋的地方。我去聊天時,三人中總有一人得坐在床上,但是在這樣的小屋裡,我們仍談得十分歡暢。到了吃飯的時間,我常常不顧人家的麻煩,就自動留在他們家吃飯。唐康取出一隻小小的打氣煤油爐,淘米煮飯,然後再用一個小油鍋,把早上買來的裙帶魚收拾乾淨,放進油鍋一炸,三個人就圍著小書桌吃起來,我吃得特別有味道,所以常常喜歡到他家聊天再吃這么一噸飯。有一次時間過晚,我把自己的長衫忘在他家了。直到六十多年後,唐康還幾次對我笑談這件往事,說我年輕時如何粗枝大葉、生活散漫。這段時期我們身在孤島,生活艱難、環境險惡、卻很愉快地從事著地下工作。朋友之間沒有猜忌、沒有摩擦,或者其它不愉快的事情。雖然有時也會發生爭吵,但不久就烏雲消散,不留下任何感情的芥蒂。這種坦率純真的生活真是令人嚮往。
淡秋常跟我說,他身上具有農民性格。我那時從未去過農村,根本不知道農民性格是什麼。我只感到,他從不會掩飾自己,總是毫無顧忌地把自己內心的感情袒露出來。有一次,我和他還有滿濤一同走在馬路上,行至半路,天色驟變,雷聲隆隆,閃電劃破了的天空。隨著一聲炸雷,大顆大顆的雨點落了下來。這時淡秋驚慌失措,拿著手裡的一本雜誌擋在頭上,滿臉驚慌地到處尋找躲藏的地方。滿濤和我看了不禁大笑起來,我們真沒料到,一場暴雨就把他嚇壞了。他就是這樣天真,這也算他性格中的一個特點吧。
他也有農民性格中倔強的方面。孤島中期,他滿懷熱情到皖南新四軍軍部去。那時,新四軍成立未久,物質條件極差,這一點對淡秋來說不成問題,他能吃苦,也不怕吃苦。但那裡使他感到不適應的,卻是需要絕對的服從命令聽指揮的刻板生活。他作為一個文化人,自由慣了,從來沒有受到過這樣的拘束。尤其,他是一個作家,對文學有深刻的理解,和部隊里須按照嚴格的政治要求和政治任務去寫作完全不同。新四軍宣教部的領導叫他為新四軍創作軍歌歌詞,他欣然接受了。不料,領導卻指定他把一些政治口號填嵌進去,而且這要求是極為嚴格的。換了別人,也許覺得這不是去搞文學創作,而是去完成一項政治任務,就會接受下來,按照領導的意圖去填寫軍歌歌詞。可是淡秋執拗得很,他對於寫作有自己所深信的那一套,決不苟且,以為一旦放棄了自己的原則,就是對工作不負責任。所以,他固執地不肯按照領導的交代去寫。但是,當時以政治標準掛帥的領導,怎么可能理解淡秋的文學觀念和寫作態度呢?那時皖南也有幾個知識分子出身的幹部被提到領導崗位上,其中有一位是"一二.九"學運的領袖和民先的領導,但他到了皖南後,很快就和當地的幹部同化了。當時皖南在對知識分子的政策上是有偏差的(後來,周恩來代表中央來檢查工作,才把這一偏差加以糾正)。不過在糾偏以前,知識分子初到皖南壓力還是很大的。比如聶紺弩就受到了歧視和批判。當皖南舉行魯迅逝世三周紀會時,先由聶紺弩演講。聶說:"在抗日的新形勢下,阿Q倒下去了。"接著就由那位學運領袖(這時他在新四軍政治部有一定重要的職務)上台發表講話。他針對聶紺弩的話說:"阿Q倒下了,聶紺弩站起來了"。當時這種歧視知識分子的例子很多,辛勞、駱賓基都有過類似的遭遇。淡秋對這些事看不慣,雖然新四軍的領導對他耐心地做了工作,他還是固執己見要求調回上海,這對淡秋今後的的政治命運有著很大的影響。他是很早參加革命的黨員,做了很多的工作,可他始終沒有政治化,對個人在政治上的升降沉浮並不在意。抗戰後,組織上派他在<時代日報>工作,天天值夜班,白天又睡不好覺,很辛苦。但他工作得很認真,一句怨言也沒有。解放後,以他的資歷和能力,本可以擔負一些重要的工作,但組織上只派他在<解放日報>做一名普通編輯,他欣然接受了,沒有任何不滿。在《解放日報》工作了二、三年後,負責意識形態的胡喬木發現了他,立即把他調到<人民日報>任副總編,負責文藝部門工作。他和胡喬木於抗戰前就相識,他們曾在社聯一起工作過。胡喬木知道他的革命經歷,也了解他的工作能力,所以很快把他調到了《人民日報》副總編的崗位上來。這時《人民日報》的社址在王府井大街,我到北京開會時曾去看他,他的辦公室是一間兼作臥室的狹窄的小房間,擺了幾件簡陋的舊家具,幾乎把房間擠滿。淡秋就在這樣一個環境中樂而不疲的工作,哪裡像一個副部級的領導。他還像平時那樣,沒有架子,隨便說笑,平等待人,這給我留下極深的印象。過去在上海地下工作的同志,雖也有一些例外,大多都像他一樣,保持了這種樸素的作風。但是後來這種作風就很難看到了。那時,淡秋對胡喬木很敬重。有一次他笑著批評我說:"你講這些話,要是讓喬木聽見了,他一定會批評你的。"
反胡風鬥爭,我被捲入,受到隔離審查,兩年後被釋放回家,當時和一切朋友都斷絕了來往。可是張可拿出兩封朋友的信給我看,一封是姜椿芳寫來的,另一封就是淡秋寫來的。這兩封長信都是在我被隔離的時候寫給張可的。當時我被定為賤民,處於政治最底層,誰也不敢理我,甚至過去的朋友在路上相遇,也都掉頭而去。可是老薑老林並沒有因為我成為反革命而對我失去信任,他們毫不顧忌寫這樣的信會擔待怎樣的風險,仍以兄弟般的深情,對我的不幸表示關懷,對張可表示慰問。在嚴冬的空氣中送來的這種溫暖,使我對生活感到絕望的心,重新閃現出光亮。可是,由於當時的環境,我不願意牽連關愛我的人。我狠了狠心,就把這兩封珍貴的來信給燒了,並且跟張可說不要回信,以防帶累他們。
我和淡秋重新相聚已是二十多年以後了。那時我已年逾六十,而淡秋更是垂垂老矣。他是到上海來治療眼病的。後來,我到杭州去拜訪他,他是那樣的高興,拉住我不放:"今天晚上你就住在這裡,我們抵足而眠,痛談一夜。"雖然我並沒在他家留宿,可是那夜,我直到深夜才離去。從這次談話中我知道他在運動中也遭不幸。雖然沒有戴上帽子,可是被趕出了《人民日報》,降了級,下放到杭州。他說在鳴放期間,胡喬木開列了名單,要他去組稿,讓這些人去鳴放。可是風雲急轉,反右開始,他受到了批判。我問他是怎么挨整的,他說胡喬木不承認鳴放期間是他指定淡秋向那些人組稿的。淡秋又說幸虧鄧拓保了他,才沒有戴上右派帽子。這次淡秋和我說起胡喬木,和他在五十年代初在《人民日報》工作時完全不同了。淡秋去世後,唐康曾把這情況寫進她的回憶文章中。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說,我是吸吮抗戰初地下黨文委乳汁長大成人的,他們對我的思想和人格成長,曾起過重大的影響。我所說的地下黨文委不是一個籠統抽象的概念,而是有許多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有個性的人組成的,而淡秋就是其中的一個。

主要作品

鄭成功(兒童文學)1934,商務
麥哲倫(兒童文學)1934,商務
抗戰文化與文化青年(散文)1937,上雜
黑暗與光明(短篇小說集)1939,光明
交響(短篇小說集)1941,海燕
雪(短篇小說集)1947,民聲
散荒(短篇小說集)1955,人文
業餘漫筆(散文)1958,新文藝
林淡秋選集 1983,浙江文藝
韋爾斯自傳(長篇小說)英國韋爾斯著,與方土人合譯,1936,光明
未來的歐洲大戰(散文)1937,生活
丹麥短篇小說集 與金橋合譯,1937,商務
大飢餓(長篇小說)挪威包以爾著,1937,商務
在西班牙前線(報告文學)西班佛朗克?匹特卡侖著,1937,香港華南圖書館
中國的新生(報告文學)英國勃脫蘭著,1939,上海文緣出版社
華北前線(報告文學)英國勃脫蘭著,1939,上海文緣出版社
列寧在1918年(電影劇本)蘇聯T?磁拉托戈路瓦、A?卡普勒著,1939,香港讀書生活出版社
時間呀,前進(長篇小說)蘇聯卡達耶夫著,1946,新知
朱古力(中篇小說)蘇聯羅蒂洛夫著,1947,新知
布羅斯基(長篇小說)蘇聯潘菲洛夫著,1956,上海華夏書店。
列寧在十月與列寧在一九一八年(電影劇本)蘇聯卡普勒著,1956,新文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