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杜涌
- 國籍:中國
- 畢業院校:太原理工大學
- 性別:男
求學生涯回顧,事業發展歷程,
求學生涯回顧
文革後恢復高考的第一屆學生,大多數來自社會,杜涌博士也不例外。1974年高中畢業後,他插隊落戶到山西省交城縣當起了農民。兩年後,他憑藉著深厚的籃球功底進入太原鋼鐵公司青年籃球隊,同時從事電工工作。1977年底,他參加了文革後的第一次高考,並被原太原工學院工民建專業錄取。社會的磨練使他成熟,重返校園後,他格外珍惜大學生活。
回憶大學的歲月,杜涌博士總是感慨萬分。經歷十年文革,中國百廢待興,改革開放使科學技術和知識分子重新被重視起來。從課堂到實驗室、從老師到學生,至上而下目標一致——為國家培養優秀的科學技術人才。當時,校園裡的學習氛圍非常濃厚,老師們的敬業精神、高超的學術水平和紮實的專業技能極大地激勵了同學們,每一位同學都只爭朝夕,奮發向上。
雖然當時的大學生花在學習上的時間較多,但同學們的業餘生活也特別豐富,從小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杜涌在文體活動中尤其積極。他喜歡唱歌,是系裡男生小合唱團的成員,經常參加學校的文藝匯演;他是學校的運動健將,也是系學生會、校學生會體育部的成員。在學校田徑隊里,跨欄、長跑和跳高是他的長項,他還多次代表學校參加山西省高校運動會並獲獎。在本科和研究生學習的7年裡,他是學校籃球隊、排球隊的主力隊員,多次參加山西省以及全國高校籃、排球比賽。
事業發展歷程
1986年秋天,杜涌考取了位於美國休斯敦的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博士研究生,並獲得全額獎學金,專攻土木工程結構抗震研究,為此專業打下了更加紮實的理論基礎。1992年獲得博士學位後,他定居於美國休斯敦,從事土木結構工程的設計研究工作。多年來,他在土木結構工程領域,特別是在海洋結構工程和基礎的設計、施工等科研方面成績卓越。目前,杜涌博士在所任職的Subsea國際公司擔任高級工程師,該公司在油氣能源開發、海洋利用、海底工程探索方面都處在世界前沿。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為人處世的準則是人要有責任感,包括家庭責任、公民責任和社會責任等。杜涌經常積極參加獻血等公司組織的各項公益活動,還常常去做義工,幫助裝修改造窮人避難所,在婦幼避難所的重新自立項目中教授課程等等。多年來,他還在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發展、中西文化交流、海外華人的權益以及海外理工大校友的聯誼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休斯頓是美國第四大城市,是石化重地,也是華人喜歡居住的地方,他目前就定居此地。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參與創建了“中國人活動中心”,之後擔任第二任理事長。在任職期間,他為“中國人活動中心”置地並開辦了活動中心圖書館。這個由全美大陸新移民自辦的第一家圖書館得到了當地華人的喜愛。因此,他還受中國國務院邀請,於1999年代表美國南部地區僑胞,在北京天安門觀禮台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五十周年慶典。杜涌博士還是山西省僑聯委員、中國僑聯青年委員,多次回國參加國家僑聯舉辦的各項活動,曾受中國國務院邀請參加了2008年奧運會閉幕式。
2011年,杜涌博士被榮聘為“山西省百人計畫特聘專家”他表示將利用自己所學的特長以及多年來積累的經驗報效家鄉,為我國深海結構和基礎工程的學科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山西太原是杜涌博士出生和成長的地方,太原理工大學是他曾受過7年教育的地方,是他與妻子李玫同窗攜手的地方,也是李玫父親的母校。杜涌博士和李玫女士為回饋母校的兩代教育之恩,特捐款10萬元作為基礎成立專項教育基金——土木工程發展基金,用於扶持貧困學生,提升我校土木工程專業的建設層次和水平。
寄語莘莘學子
祝願母校的學子不負學校的厚望,不懈努力,為社會多做貢獻,活出生命的色彩!
寄語母校
2012年5月6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中國最早的三所國立大學之一——太原理工大學將迎來建校110周年校慶。作為太原理工大學的學子,身在大洋彼岸的杜涌博士遙望祖國,回首往事,對母校的懷念、感恩和祝福之情油然而生。
在慶祝建校110周年的大喜日子裡,杜涌博士和妻子李玫特別感謝母校老師們的培育之恩,感念母校為他們賦予能力、塑造品格,幫助他們立業成家、展翅騰飛,並衷心祝願母校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