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景升

杜景升(?-1197年12月11日),全州(今韓國全州市)萬頃縣人。高麗王朝將領。為人“質厚少文,有勇力”,初入控鶴軍,後受掌權武臣李義方賞識,被擢升為內巡檢軍指諭。先後參與平定金甫當趙位寵之變,以功累遷至門下侍中、中書令,封“三韓後壁上功臣”。崔忠獻殺死武臣李義旼、廢黜高麗明宗後,杜景升被流放至紫燕島,憂憤而死(一說被毒殺)。

基本介紹

  • 本名:杜景升
  • 所處時代:高麗王朝中後期
  • 出生地:全州(今韓國全州市)萬頃縣
  • 逝世日期:1197年12月11日
  • 主要成就:參與平定金甫當趙位寵之變
  • 官職:門下侍中、中書令、三韓後壁上功臣等
人物生平,歷史評價,軼事典故,人際關係,史料索引,藝術形象,

人物生平

杜景升是全州萬頃縣人,為人“質厚少文,有勇力”。初入控鶴軍,以隊正充任厚德殿牽龍。
武臣政變時,武人大多搶奪他人財產,唯杜景升不離殿門,秋毫無犯。高麗明宗即位後,升遷為散員,掌權武臣李義方聽說了杜景升的名聲,任命他為內巡檢軍指諭。一日退朝後,杜景升恍惚間看到有幾人要謀殺自己,於是自泰安門逃走,微服遁走,回頭又見有數萬人在身後追逐,於是一路逃到北山。後來有人說這是“庚寅(指武臣政變)橫死者”在作祟。他的家人連找三日,才發現了藏在岩石中的杜景升。李義方聽說尋得杜景升後,大喜說:“此人世不多有。”重新授內巡檢軍指諭,升郎將。
大定十三年(1173年)八月,東北面兵馬使諫議大夫金甫當在東界起兵,討伐掌權武臣鄭仲夫、李義方,推戴被廢的高麗毅宗復辟,“南方皆回響”。李義方派從兄、郎將李椿夫與景升同任南路宣諭使,討伐金甫當。在平叛過程中,杜景升勸說李椿夫寬赦回響叛亂者,使“南方悅服”。李椿夫對杜景升心悅誠服,與其結為刎頸之交。事後,杜景升因功升任將軍,出任西北面兵馬副使,戍守昌州。
大定十四年(1174年)九月,西京留守趙位寵在西京平壤起兵聲討武臣,杜景升率軍參與討伐,並擊殺了企圖攔截回國金朝使者的“西兵”,以功升任上將軍、知御史台事,後迅速被提升為守太尉、參知政事、判吏部事、修國史,掌銓注。之後更進位平章事,封三韓後壁上功臣,繪像功臣閣。
明昌元年(1190年)十二月,杜景升與執政的武臣李義旼一同被拜為宰相,其中杜景升為門下侍中,成為首相,位在李義旼等之上。
明昌七年(1196年)四月,攝將軍崔忠獻殺死李義旼,開始大肆誅殺朝臣。為安撫杜景升,崔忠獻仍於十一月特加其為中書令。到承安二年(1197年),崔忠獻“勒兵市街”,準備廢黜高麗明宗,扶立其弟王韺為帝(即高麗神宗)。崔忠獻以議事的名義召杜景升前來,杜景升的女婿、將軍柳森柏擔憂大禍將至,於是自殺,隨後崔忠獻將杜景升流放至紫燕島。杜景升憂憤不已,最終於承安二年十一月一日(1197年12月1日)在島上嘔血而死(一說杜景升的奴僕貪圖其黃金,遂將其毒殺)。

歷史評價

李義方:此人世不多有。
李椿夫:始以公為庸怯,乃今知公寬厚謹慎,能濟大事。向非公策,豈惟叛逆未息,亦使仆陷於不義。
王晧:卿以死許國,使兇徒挫氣,功不細矣。

軼事典故

杜景升目不知書,卻被加授“修國史”之銜,時人嘲諷道:“戰將今為修國史,不妨醫作玉堂人(當時有一位醫師在牆壁上題寫,自稱‘玉堂人’)?”
後來杜景升與李義旼一同拜相,卻位在李義旼之上,使李義旼大為憤恨不滿,在中書省大罵杜景升,但杜景升笑而不答,並未計較。
一日,杜景升與李義旼在中書省同坐,彼此誇耀武力,以拳擊柱。之後二人因朝堂之事起爭執,李義旼用拳頭猛擊柱子,辱罵杜景升說:“你有什麼功勞,能位居於我之上!”時人諷刺杜景升、李義旼為“掖垣李杜”,又有人修改唐人皮日休七愛詩·房杜二相國》中的詩句以嘲諷道:“吾畏李與杜,屹然真宰輔。黃閣三四年,拳風一萬古。”

人際關係

舅舅:文儒寶,官至上將軍
女兒:杜氏,嫁將軍柳森柏。

史料索引

高麗史·卷一百·列傳卷第十三》

藝術形象

2003年韓國KBS電視台歷史連續劇《武人時代》:任革飾演杜景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