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在忠,山東濰坊人,著名考古學家,原濰坊市博物館館長。1959年考入北京大學考古學專業學習,蘇秉琦先生高足。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杜在忠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濰坊
- 出生日期:1938
- 逝世日期:1996
- 職業:考古學家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主要成就:著名考古學家,原濰坊市博物館館長
- 代表作品:《杜在忠學術文存》
簡介,主要著作,參考資料,
簡介
1966年,與林壽晉、韓榕先生共同整理黃河水庫後川遺址發掘資料。1968年,參加河北滿城中山王墓的發掘工作,並擔任一號、二號墓前室的發掘主持和發掘記錄執筆人。1972年,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工作隊工作。期間先後參加聊城、菏澤、昌濰、濟寧等地市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1973年—1976年,先後參加濰縣魯家口、膠縣三里河等遺址的發掘工作。並與吳汝祚先生合作,出版《膠縣三里河》一書。1976年,杜在忠先生事母至孝,因老母在堂,遂申請調濰坊博物館(當時稱昌濰地區藝術館文物組)工作。1976年—1978年間,主持對膠縣西庵、諸城呈子、昌樂岳家河、壽光後胡營等遺址的發掘工作。其中諸城呈子遺址的發掘被國家文物局定為建國以來全國重點考古發掘項目。1979年—1983年,按照省文物局的統一布置,杜在忠先生主持組織昌濰各縣文物工作者開展了全市建國以來最大規模的文物普查工作。發現古文化遺址近千處。1983年,因為紮實的工作和豐富的田野考古經驗,杜在忠先生獲得由文化部頒發的考古發掘執照。1984年—1986年,為配合益羊鐵路的建設,先生主持了山東省重點考古發掘項目——壽光邊線王大型古遺址群的發掘。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諸城、臨朐等地佛教造象的大批出土,杜在忠先生開始對中國佛教藝術的研究。1996年,在赴青州龍興寺發掘現場途中因公殉職。
主要著作
主要著作:《萊國與萊夷古文化探略》、《邊線王龍山文化城堡試析 兼述我國早期國家誕生、文化融合等有關問題》、《壽光紀器新發現及幾個紀史問題的再認識》、《殷商青銅文化與東夷文明》、《關於夏代早期活動的初步探討》等。《試論龍山文化的“蛋殼陶”》,《考古》1982年第2期。《論濰、淄流域的原始文化》,載《山東史前文化論文集》,齊魯書社1986年版。《試論二里頭文化的淵源——兼論泰山周圍大汶口-龍山文化系統的族屬問題》,《史前研究》,1985年第3期。杜在忠、韓崗《山東諸城佛教石造像》,《考古學報》1994年第2期。
吳汝祚、杜在忠《兩城類型分期問題初探》,《考古學報》1984年1期。 《壽光紀器新發現及幾個紀史問題的再認識》,《東夷古國史研究》第一輯,三秦出版社1988年10月。《山東二斟氏考略》,《華夏文明》第一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參考資料
杜曉軍:《永遠的懷念——緬懷父親杜在忠》,濰坊市文博學會編《文博研究》,文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