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冠英(1840—1890),字芸生,號徵三, 安徽省太平縣(今黃山市黃山區永豐鄉卓村)人。抗倭名將,唐代大詩人杜牧之少子杜荀鶴的後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杜冠英
- 別名:冠英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安徽
- 出生日期:1840
- 主要成就:抗倭名將
簡介,履歷,
簡介
杜冠英系黃山區永豐鄉嶺下村人,生於1840年,字芝生,號徵三。幼年苦讀儒學,勤奮上進。鹹豐初
履歷
(1851——1861年)棄文入武,隨鄉人浙江候補道蘇式敬往浙江,因督辦軍餉和天津海運有功,保授知府銜。光緒三年(1877)任浙江玉環同知。同年,受浙撫楊昌浚委任至鎮海,協同海防事務。一上任,他就細觀地理形勢,充分利用鎮海之“天險”,建立起威遠、靖遠、鎮遠等炮台10餘座,購置克虜伯炮鞏固海防,並置木為樁,油印舟堵塞海口,以御外侮。1883年10月,杜冠英被浙撫劉秉璋委為寧鎮營務處,成為劉秉璋派往鎮海第一線的代表。多年經辦浙江海防的杜冠英立即投入了緊張的備戰之中。一是他根據當時的局勢,迅速向浙撫劉秉璋請示布防事宜,提出“防守海口,蓋防敵船進港溯流而上,侵我之內地也;亦防敵船停泊于海,轟擊我近海之城邑也”的正確防禦思想,並在具體勘察鎮海口水情山勢後,建議採取兩重攔阻的防禦措施。這一揚長避短、因地制宜的防禦手段,是積極而切合實際的,為劉秉璋所接受,並實施到鎮海品的防禦中。二是為御外敵,他積極實施了一些列防敵措施。其一,他提出並實施了堵塞甬江口、拆除燈塔航標等工程,以利戰守。其二,他架設了寧波至鎮海的通訊線路。這一現代化的設施保證了中法之戰上下、左右情況的通聯,協調了南北岸和炮台、水師及統領之間的行動。鎮海之戰中,為確保電函迅速傳達,杜冠英往往從清晨工作至深夜。通訊在保證作戰指揮的順利實施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1883年12月,侵越法軍悍然進攻應越南政府邀請而駐紮北圻的清軍,企圖藉武力壓服清政府公實現在中法談判中所未能達到的目的,中法戰爭就此爆發。法國陸續投入海路戰場的軍力,包括各類艦艇35艘和陸戰部隊約6000人侵擾中國沿海。法軍艦隊有兩項任務:首先確保對台灣的封鎖,切斷清軍對台增援;其次是繼續北上騷擾旅順等處,對北京形成直接壓力。因此,浙東海防局勢異常緊張。1885年3月1日,法國遠東艦隊司令孤拔率法艦進犯鎮海,鎮海軍民在浙江巡撫劉秉璋的決策指揮下,海陸聯防,官兵一致,軍民合力,同仇敵愾,組成了一道團結抗敵的鋼鐵長城。正是由於鎮海的防務部署周密和守軍抗擊得力,法艦侵略屢攻不克,反而遭到不小的損失。前後延續103天,直至中法天津新約簽訂後三天即6月11日,法艦才宣布完全解除封鎖。儘管法艦隊正副司令親臨指揮,始終無法突破雷池,卻陷入了欲進不能、欲退不甘、空耗時日、損兵折艇的狼狽境地。鎮海抗法保衛戰是中法戰爭史上一次重要戰役,也是我近代抗擊外侵海戰中取得完全勝利的戰役,它與鎮南關、諒山大捷一起,合奏了一曲中國軍民抗法戰爭的凱歌,譜寫了近代反侵略戰爭的光輝一頁。
1885年夏,中法戰爭的硝煙散去後,但念及當時邦國多難、海釁迭起,杜冠英仍繼續籌辦鎮海防務,力圖尋求一個對浙防“永臻穩固”的萬全之策。同年底,他再次率人實地勘踏招寶山、小金雞山、安遠炮強及小港口笠山等處,在原有海防設施的基礎上,補罅添缺,重新規劃設計了鎮海品的防禦體系。從台址的選擇、大炮的採購與配置到工程的實施,皆由杜冠英一手經營,全面負責,歷經4年而成,為浙東海防建設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鎮海之役,杜冠英不僅積極進行臨戰部署,親駐炮台指揮作戰,而且在第一線承上啟下協調各部矛盾。當時,駐守鎮海的清軍分屬湘、淮兩軍,提督歐陽利見屬湘軍嫡系,巡撫劉秉璋是淮軍將領,兩人素存芥蒂,矛盾重重。杜冠英以大局為重,力勸雙方,協調文武雙方的關係。當歐陽利見等人有好的建議,他都及時各劉秉璋上報;對劉秉璋的指令,他亦耐心地解釋開導,盡力協調他們之間的矛盾。參將鄭鴻章、守備吳傑分屬提督和巡撫“平時積不相能”,鬧得要“列隊開槍決鬥”,杜冠英勸勉吳傑“勿恃功逞忿”,要“顧全大局”,“以大義”為重。因杜冠英苦心調護,浙東前線文武將領皆能保持良好的協作關係,共同戰鬥,使中法之戰成為中國近代軍事史上反抗外侵的成功戰例之一。因杜冠英致力海防有功,1885年3月20日,清廷御賜杜冠英“奮勇可嘉”匾額懸於宗祠中,功加三品銜,升道員補用,成為人民敬仰的民族英雄。1890年,由於“杜丞(杜冠英)朴練耐苦,身必躬親”,以致積勞成疾,病逝於任,終年50歲。臨終時,他仍念念不忘忘海防防務。
杜冠英一生宦績30餘載,是一位勤愛民、正直篤厚、政聲顯著的清官。在浙江任職期間,他恪盡職守,兢兢業業,清理積案,編排戶籍,興修水利,並開墾島田3萬餘畝,做了大量的基礎性工作。同時,他緝拿海盜,安撫民眾;振興文教,創玉海書院,使百姓安居樂業。他不僅治理有方,而且體察民情。他的品行一直為後人所追思、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