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公祠石窟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建於1040年之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杜公祠石窟
- 位於:陝西省延安市
- 建築:1040年之前
- 用意:紀念杜甫
簡介,建築年代,
簡介
延安杜公祠,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區七里舖東側的210國道邊上。
延安杜公祠,坐東向西,傳說唐代大詩人杜甫躲避“安史之亂”,途徑延安時,曾枕鞋夜息於此,後人為表達對杜甫的敬仰,便將杜甫途徑的這條傳道改名為“杜甫川”,並在此建“杜公祠”。
建築年代
杜公祠的具體建築年代已不可考,公元1040年,時任延州知事的范仲淹曾題“杜甫川”三字刻於石崖上,可見當時已有此祠。
清道光23年(1843)膚施縣(即今延安)知事陳炳林亦書“少陵川”三字刻於崖壁。道光27年(1847),重建了祠堂和望杜亭。同治年間,杜公祠遭兵毀,光緒5年(1879)重建。近幾年,當地政府和旅遊部門對其進行了擴建,重修了原有祠堂、摩崖石刻、拓片、楹聯,新建了亭台、展室。
背景資料:
杜甫、字子美,詩中常自稱少陵野老,是唐代偉大詩人。自幼好學,知識淵博,青年時期很有遠大的政治抱負。
天寶十四年(75)七月“安史之亂”暴發,時任由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杜甫攜子挈婦,與民眾一起開始了逃亡的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