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傳統與明清士紳:山西澤州鄉土社會的制度變遷》是2007年上海辭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杜正貞。本書內容簡介:宋金元時期的地方信仰與村社系統,宋金元時期的地方信仰與村社系統, 國家和地方歷史變遷中的村社,明清澤州的士紳社會,市鎮中的“社”與士紳的村社理想,士紳家族形態與村社,作為鄉土製度的明清村社,“社”與社會:地方歷史傳統與制度變遷等。
基本介紹
- 書名:村社傳統與明清士紳:山西澤州鄉土社會的制度變遷
- 頁數:348頁
- 出版社:上海辭書
- 出版時間:2007年11月1日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平裝:
ISBN: 9787532623242, 7532623246
條形碼: 9787532623242
尺寸: 20.6 x 14.8 x 2 cm
重量: 440 g
作者簡介
杜正貞,女,200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獲碩士學位。同年進入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攻讀中國古代史博士課程,2005年12月獲哲學博士學位。現為浙江大學歷史系博士後。研究興趣涉及明清城市、基層社會組織、村落和民間信仰等。曾在《歷史研究》、《史學月刊》、《歷史人類學學刊》、《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等期刊發表論文數篇。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解題:“鄉土社會”與“制度變遷”
第二節 作為神祇、組織和制度的“社”——學術史的回顧
第三節 思路、結構與問題
第二章 宋金元時期的地方信仰與村社系統
第一節 澤州地方信仰和祈雨傳統的演變
第二節 村社廟的擴展——以金元時期的成湯行宮為中心
第三節 以神廟為中心的村社系統——崦山白龍廟的個案
第三章 國家和地方歷史變遷中的村社——以“七社十八村”為例
第一節 宋明時期的澤州歷史
第二節 國家基層制度與鄉村信仰組織——從“水東管”到“七社十八村”
第三節 地方歷史脈絡下的村社權力更替
第四節 村社系統中的鄉村秩序與村落關係
第四章 明清澤州的士紳社會
第一節 地方文化傳統的建構——程子鄉校的故事
第二節 明清士紳興衰與地方士紳網路
第三節 士紳在地方社會中的作用和局限——以明末清初的動亂為中心
第五章 市鎮中的“社”與士紳的村社理想
第一節 喧囂市鎮中的公共舞台(一):郭峪社
第二節 喧囂市鎮中的公共舞台(二):潤城社
第三節 士紳的村社理想(一):郭壁社
第四節 士紳的村社理想(二):下交社
第六章 士紳家族形態與村社
第一節 宋金元的世家大族
第二節 明清士紳的家族建設及其與村社的關係
第三節 明清華北宗族發展的挫折
第七章 作為鄉土製度的明清村社
第一節 明清的里甲與地方社會
第二節 村社職能的擴張及歷史命運
第三節 村社財產與村社間的權利關係
第四節 鄉村中的“會”
第八章 “社”與社會:地方歷史傳統與制度變遷
第一節 “社”的內涵
第二節 “社”與士紳:制度權威與個人權威
第三節 “社”的網路與村落關係
第四節 結語:鄉土製度變遷的過程與地方差異
附錄 碑文
硤石山青蓮寺上方院銘記並序
玉皇廟碑文
重修玉帝廟記(金)
玉皇行宮記
重修玉帝廟記(明)
創建廟門屏志
玉皇廟重修記
重修玉皇廟碑記
增建咽喉祠記
劉家莊玉帝行宮記
創築沿河石壩碑記
陽城縣歸正贍廟田之記
邑侯青天楊老爺斷明四社各遵照契約舊規德政
懷慶府河內縣每年三月二十二日老廟祈拜聖水記
崇壽寺創塑大佛碑記
採買黃絲歸社辦理並口口記
王公保全磐石寨城垣窯樓永禁拆毀牆碑
乙亥宰社碑記
戊子宰社碑記
重修黑龍廟碑記
文獻書目
史料
碑刻資料
參考專著、論文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