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芽癭病是一種為害,表現在杏樹芽苞受害。由於癭蟎的刺激為害,芽苞初變黃褐色,芽尖略紅,鱗片增多,質地較軟,包被不緊。以後芽苞周圍芽叢不斷增多,形成大小不等的刺狀癭瘤。一個癭瘤內可有多個芽叢。可以通過選用發病輕的品種或者是在修剪、採收時,隨手刮除癭瘤等方法有效防治。
症狀,病原,
症狀
杏樹僅芽苞受害。癭蟎在幼嫩的鱗片間隙為害,晚期癭瘤變褐,質地變脆,用手觸壓,易於破碎,癭瘤形成後,多年不易死亡。癭瘤的直徑多為1~2cm,在一些大枝及主幹上,最大的達8.3cm。重病株上癭瘤密集,繞莖而生,在直徑約7cm、長60cm的大枝上,可產生26個直徑約5~6cm的癭瘤。樹勢顯著衰弱,開花遲,枝葉稀疏,結果很少。更重者整株枯死。除危害杏樹外,還危害櫻桃李、扁桃、梅、洋李等。
病原
梅下毛癭蟎在樹皮、樹皮縫隙內無蟲,在乾枯的癭瘤芽叢內亦無蟲,僅在癭瘤的活芽內有越冬蟲,特別是在芽叢中部的鱗片內數量甚多,蟲體外常黏附有小蠟珠,常多個群聚在一起。自9月下旬起,成蟲便很少產卵,所以主要以抱卵成蟲越冬,並有少量若蟲和卵。越冬成蟲體內有1~3粒卵。體色略紅至暗紅,呈僵死狀,提上環紋明顯。來年春季氣溫高於10℃時產卵,17~20℃室溫下卵期4~6天,成蟲期3~4天,若蟲期5~6天,完成1代歷時12~16天。成蟲在癭瘤內外均可爬動,喜在晴天及雨後的中午活動,不僅蟲口數量大,且爬行特活躍,該蟲能直立活動,雨後晴天中午,在癭瘤及附近枝條上有很多成蟲爬行擴散,侵入剛形成的芽苞中,進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