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彬(著名清史專家)

李鴻彬,著名清史專家。曾用筆名江寧、梁焰,清史研究所教授,江蘇句容人,漢族。1960年從北大畢業後來到中國人民大學工作,先後在中國歷史教研室和清史研究所擔任教學與研究工作。親手創辦了《清史研究》並擔任主編多年。2000年10月因病逝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鴻彬
  • 別名:筆名江寧、梁焰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句容
  • 出生日期:1936年
  • 逝世日期:2000年
  • 職業:清史研究所教授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代表作品:《清朝開國史略》、《滿族崛起與清帝國建立》
人物生平,學術生涯,學術成果,論著,論文,

人物生平

生於1936年,1955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1960年大學畢業後進入中國人民大學工作。
文革期間人民大學被“四人幫”強行解散後,李鴻彬被分配到北京師範大學的清史研究小組。
1978年中國人民大學復校,李鴻彬返校工作,成為清史研究所最早的成員,並任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
1979年—1990年,李鴻彬教授曾兼任《清史研究通訊》主編,改版後又任《清史研究》雜誌主編,為《清史研究》的成長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除擔任清史研究所教授外,李鴻彬教授還兼任北京市歷史學會理事和北京市滿學會理事。2000年,李鴻彬教授在京去世。

學術生涯

李鴻彬教授長期從事清史、滿族史、軍事史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著有《清朝開國史略》、《滿族崛起與清帝國建立》等專著,參與編寫《簡明清史》第一冊第一章、參與撰寫《清代人物傳稿》上編第1、3、5、8卷、《清代皇帝傳略》、《滿族の家族と社會》(日文)等。並且,李鴻彬教授注重對清入關前史料的蒐集,不遺餘力,從1984年開始,與潘喆、孫方明一起合編了《清入關前史料選輯》第l、2、3輯,計收明、清、朝鮮人的著述數十種,總計100餘萬字。李鴻彬教授還兼任《中國軍事百科全書》中國古代史元明清卷的學科顧問和撰稿人,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一百五十餘篇。
其中,1997年由齊魯書社出版的《清朝開國史略》一書是李鴻彬教授幾十年教學和科研成果的結晶。該書是李鴻彬教授自70年代末以來在校內外授課的講稿,在此基礎上修改補充而成,徵引文獻達200餘種,一經問世,便得到學術界的好評,被譽為清史研究領域“教研結合,求實創新”的力作。有關書評認為,該著作“透徹地揭示出清朝開國史所包含的歷史哲理,為我們提供了認識歷史精神的途徑”,並鮮明地體現了作者“求實創新”的精神。如在努爾哈赤的祖籍、死因問題;皇太極繼嗣問題;清入關前滿族社會性質問題,以及滿族源流、建元稱汗、寧遠之戰、丁卯之役、松錦決戰等問題的研究方面,均頗有新意。該書出版後,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特邀請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單位專家學者與本所專家學者一起,召開出版座談會。與會學者對該書的出版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是一本可以傳世的好書。北京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相關專業指定該書為研究生必讀教材。1999年3月,《清朝開國史略》榮獲北京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學術成果

論著

《滿族崛起與清帝國建立》,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朝開國史略》,齊魯書社,1997年。
與王思治主編《清代人物傳稿》(上編第八卷),中華書局,1995年。

論文

李鴻彬,“試論清順戰爭”,《清史研究》,1999年,01期。
李鴻彬,“評乾隆朝金川之役”,《清史研究》,1998年,02期。
李鴻彬,“皇太極與火炮”,《歷史檔案》,1997年,02期。李鴻彬,“試論皇太極與大凌河之戰”,《史學集
刊》,1997年,01期。
李鴻彬、劉小萌,“評《滿族的部落與國家》”,《歷史研究》,1996年,05期。
李洪彬,“施琅與吳英”,《商鴻逵教授逝世十周年紀念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李鴻彬,“華北棉業的開拓者王又民先生”,《文史精華》,1994年,05期。
李鴻彬,“文章成一家桃李滿天下——介紹我國著名清史與滿學專家王鐘翰先生”,蔡美彪主編《慶祝王鐘翰先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遼寧大學出版社,1993年。
李鴻彬、戴逸,“讀李燕光、關捷的新著《滿族通史》”,《清史研究》,1992年,02期。
李鴻彬,“讀《清帝東巡》”,《清史研究》,1992年,01期。
李鴻彬,“清朝開國與對明議和策略”,《史學集刊》,1992年,02期。
李鴻彬,“滿學家王鐘翰教授”,閻崇年主編《滿學研究》第一輯,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
李鴻彬,“清代火器製造家——戴梓”,《複印報刊資料(明清史)》,1991年,09期。
李鴻彬,“求實與創新——評《洪承疇傳》”,《清史研究》,1991年,04期。
李鴻彬,“袁崇煥與寧遠”,《史學月刊》,1990年,01期。
李鴻彬,“簡論三萬衛”,《複印報刊資料(明清史)》,1990年,09期。
李鴻彬,“簡論清初十三衙門”,《史學集刊》,1990年,02期。
李鴻彬,“簡論乾隆抗擊廓爾喀兩次入侵西藏”,《清史研究通訊》,1989年,03期。
李鴻彬,“鄭成功與‘南京之役’”,《清史研究通訊》,1988年,01期。
李鴻彬,“試論‘丁卯之役’”,《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明清史)》,1988年,01期。
李鴻彬,“楊岫與《豳風廣義》”,《中國農史》,1987年,03期。
李鴻彬,“皇太極與松錦大戰”,《史學集刊》,1987年,02期。
李鴻彬,“多爾袞與山海關大戰——兼論清初社會矛盾的變化”,《清史研究集》第5輯,光明日報出版社,1986年。
李鴻彬,“代善”、“滿達海”、“猛哥帖木兒”、“凡察”、“阿哈出”、“李滿住”、“董山”、“王杲”、“恩格德爾”、“巴爾達齊”、“瞿式耜”,《清代人物傳稿》上編第3卷,中華書局,1986年。
王思治、李鴻彬,“明清之際的歷史必須置於世界範圍來考察”,,《史學集刊》,1985年,03期。
王思治、李鴻彬,“論明清戰爭與清代社會矛盾”,《史學集刊》,1985年,02期。
李鴻彬,“膽識過人的孝莊文皇后”,《文史知識》,1985年,08期。
李鴻彬,“明代女真鐵業發展簡述”,《史學情報》,1985年,02期。
李鴻彬,“論康熙平定布爾尼叛亂”,《東北地方史研究》,1984年,01期。
李鴻彬,“試論洪承疇在清初統一過程中的歷史作用”,《史學集刊》,1984年,03期。
李鴻彬,“努爾哈赤”、“孝莊文皇后”、“濟爾哈朗”、“圖賴”,《清代人物傳稿》上編第1卷,中華書局,1984年。
李鴻彬,“論寧遠之戰”《史學情報》,1984年,02期。
李鴻彬,“濟爾哈朗”,《清史研究通訊》,1983年,03期。
李鴻彬,“太后下嫁小議”,《歷史知識》,1983年,01期。
王思治、李鴻彬《論皇太極時期對明作戰策略的演變》,中國人民大學檔案系編《慶祝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建館六十周年暨明清檔案與歷史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油印本),1983年。
李鴻彬,“《清史研究集》第二輯即將出版”,《中國史研究動態》,1982年,06期。
李鴻彬、郭成康,“清入關前八旗主貝勒的演變”,《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史)》,1982年,06期。
李鴻彬,“皇太極繼嗣的幾個問題”,《史學情報》,1982年,01期。
李鴻彬,“努爾哈赤一六O一年建旗考辨”,《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史)》,1981年,24期。
李鴻彬,“試論明清松錦之戰”,《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古代史)》,1981年,24期。
李鴻彬,“努爾哈赤之死”,《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古代史)》,1980年,18期。
李鴻彬,“康熙統一台灣”,《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古代史)》,1980年,33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