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顯明村
- 地理位置:魯西北平原
- 人口:約500人
- 行政級別:村
基本情況,風俗習慣,特色名吃,
基本情況
李顯明村一個全國普通行政村的名字,原名李天明和李先明後由先祖大德賜名為“李顯明”沿用至今。坐落在魯西北平原。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楊屯鄉李顯明村,四季分明、風景秀麗、人傑地靈,距離聊城市約12公里,聊城市柳園路到北外環後的聊夏路向北直走到洪屯鄉後右拐經過蔣於村和吳莊村後下一個村即是,位於茌平縣城西約25公里,距離所在的鄉鎮楊屯鄉1公里(正南方向)。全村人口約500人左右世代農耕民風淳樸,農閒時節外出打工養家餬口。主要企業有密度板廠和磚窯廠經營多年勤勞持廠經久不衰。
典型的魯西北黃河衝擊平原,土地肥沃萬物生機盎然,視野開闊炊煙繚繞,春天碧綠的田野隨細膩的春風此起彼伏,夏有幽靜的雨夜伴隨荷塘縷縷的蛙鳴,秋天浩月當空普照漫漫的金秋大地,冬有漫天遍野的皚皚白雪。
全村99%均以李姓氏為主,共同供奉祖先李玉山,現祖墳保留完整逢年過年香火旺盛,祖宗恩德歷代不曾忘記。其子嗣後代仍有小部分定居山東青州李家大門和棗莊城南等。明朝洪武年間從山西大槐樹遷來,民謠:“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gua)窩”。另外還有土話上廁所叫:“解手”等等都是最好的歷史見證。先祖玉山爺從大槐樹遷至博平鎮城南後(距現址約9公里)不久又喬遷新居到現李顯明。開始本村處有2戶張姓人家後來兒女不旺盛逐漸沒落至無。先祖玉山爺此後歷經英、雄、俊、能等四位祖爺薪火相傳繁衍至今,風雨飄零中已20多代人亦。族譜輩分至今代代保留完整。祖宗那勤勞淳樸、踏實本分、努力奮鬥矢志不渝的精神一直激勵後人腳踏實地勇往直前。
風俗習慣
在漫長的歲月輪轉歷史更迭中,李顯明人民的風俗習慣基本已入鄉隨俗,和眾所周知的沒什麼特殊之處,但有些至今還保留著山西大槐樹的遺風遺俗,譬如立春時辰出嫁的閨女不見娘、年三十貼完對聯接祖宗回家過年、年初二早晨給先祖拜年、年初三回娘家、年十三閨女給娘買“火燒”(一種烤的小燒餅寓意吃了後不腰疼)、開春後“打倉頓”寓意五穀豐登(凌晨在院子裡和財神房間裡用做飯的灰畫成圓形代表盛放糧食的倉庫,圓心用磚頭在每一個圓中分別壓上各種不同的糧食和硬幣,嘴裡還要念念有詞,太陽初升後方可打開,)一種很獨特的祈福方式傳說很靈驗喔、“寒食”(約清明節前一二日,家裡各主要風水節點上插滿柳枝、祭掃、踏青等,因紀念當年的介子推割肉挽救晉文公重耳)、老天爺生日上供祈福等等。
人民的好公僕黨的好乾部,孔繁森同志曾經在此穹耕指導農業多年,對當地民風產生歷久且深厚的影響,當年很多孔繁森同志的軼聞趣事都以成為婦孺皆知口口相傳的佳話。
歷朝歷代的保家衛國特別是抗日戰爭先烈不勝枚舉,此地因牽扯到個人隱私不作詳述。
另當地人也傳承了很多“晉商”的商業基因,踏實勤勞、不怕吃苦、忍辱負重、商業頭腦豐盈充沛,現村里村民已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方向,承包土地搞特色高附加值農產品、建築工地小老闆包工頭、高密度板材加工及配套原材料、高精尖環保型太陽能利用、物流小運輸隊、農產品收購初加工、旱獺蝸牛等特色養殖。
特色名吃
特色農產品及名吃有:享譽大陸且最健康的飲食-“聊城蒸碗”、吊爐馬蹄燒餅、果子(一種環形的油條),小豆腐(一層一層的類似於豆腐皮)、野兔、野雞、獾豬;圓陵大棗、花生、小米、大豆、棉花、高粱、笨棗、燙棗、純天然綠色無公害散養笨雞蛋、脆香梨、肚梨、白楞桿(古代兵器的一種必備木材特別是丈八蛇矛);桑葚、金銀花、枸杞子、刺撓狗、白茅根、蒲公英、蓖麻、土元、水蛭等處方常用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