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李開先紀念館
- 地理位置: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埠村街道東鵝莊村南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100多畝
- 1979年:濟南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1992年: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李氏先塋,李開先墓,李淳墓,祭祀大典,
簡介
李開先紀念館內設有3間陳列室,陳列有李開先畫像、墓志銘及各種版本的李開先作品和研究資料。館後墓地青磚花牆環繞,李開先父李淳墓、李開先墓、石人、石獸依次排列。雖經文革時期破壞,石坊、石虎、石羊、石馬、石碑、石人等明代時刻尚存,為章丘地區地上建築保存最為完好的墓葬。墓前立有石碑,明崇禎二年(1629年)立,上書“太常寺少卿中麓李公墓”。座前甬道兩旁,有翁仲和石虎、石羊、石馬各一對,形體完好。再前是石坊,由三根平滑的條石扣成門狀,頗簡陋。塋地西側為李開先父母的墳冢。墳冢南端為簡陋石坊,石坊北面,有石獸兩排,石獸再北立石碑三通,成品字形布局。前兩碑碑座,為石雕,碑頂鐫雲龍浮雕,額題“奉天誥命”字樣。塋地石碑,均為明代石刻,其中石坊上額“李氏先塋”及楹聯“漫漫長夜何時旦,瑟瑟高松不計年”,為李開先之友、書法家蘇州書寫。
李氏先塋
原址占地100多畝。墓北30米是濟王公路,墓西150米有一土路和深溝,墓東150米是一土路,墓南系大片耕地。現存石坊2座、石虎4尊、石羊4隻、石馬4匹、翁仲1對、墓志銘5合;並殘存龜趺2塊,封土已平。神道前石坊,有明代書法家雪蓑於1540年(明嘉靖十九年)額鐫草書“李氏先塋”及楹聯“漫漫長夜何時旦,瑟瑟高松不記年”。並有“明誥贈奉直大夫綠原李公之墓碑”、“奉天誥命碑”、“明累贈奉直大夫吏部驗封司員外郎綠原李公神道碑”各1座。墓前殘存石馬、石羊、石虎各1對,封土已平。石碑的碑座最常見的是以龜為座。龜,在古代碑當成一種神獸,並與龍、鳳、麒麟齊名,合成為四靈獸,又於龍、鳳、虎合成為四神獸。不知從何時起,龜又成為龍的兒子了,並得名為贔屓,贔屓性好負重,所以用來負托石碑。碑頭以刻著龍紋的居多,這種形式在宋朝記載建築規範和樣式的專注《營造法式》中就有規定。
李開先墓
為下方上圓油簍式磚石墓,前室西側有李開先墓志銘1合。東側有張氏、王氏墓志銘各1合,瓷缸1個(已碎) ,小硯台1塊。墓前有石門,兩邊刻有對聯,曰:“生來惟天命,死後此地藏。”石門上橫額刻有“生封死葬”字樣。座前甬道兩旁,有翁仲和石虎、石羊、石馬各一對,形體完好。後室有三棺帶槨。中為開先棺,棺蓋鋸有月牙形洞。東為張氏棺,西為王氏棺。1629年(明崇禎二年) ,立“明太常寺少卿中麓李公墓”碑。碑前有神道、石人、石獸。1666年,墓被盜,墓頂有6塊磚被挖去。
李淳墓
李淳墓室在李公神道碑北,再遠是李開先祖父李聰之墓。有墓志銘未挖出。“奉天誥命碑”南有仲華墓,2個翁仲仍葬其中。再往南是仲華子春溪墓,封土皆平。
祭祀大典
為了緬懷先人,傳承歷史文化,2009年4月4日清明節,李開先後人在山東濟南章丘東鵝莊李開先紀念館組織了紀念先人李開先的盛大祭祖活動。祭祀活動以“緬懷已故先人、傳承歷史文化、保護文化遺產、構建和諧家園”為主題展開。當地領導、李氏後人、文化學者以及各界友人等近千人參加了本次活動。祭祀活動共分“館史展覽、祭祖大典、文化遺產研討”等幾個內容,本次活動再掀“開先文化”熱潮,對研究歷史文化、推進文化遺產保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千古絕唱留佳篇,一世英明著華章。踏尋著先人的古蹟、感受著文化殿堂的魅力,歷史名人李開先的史學價值必將掀起新一輪的文化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