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長明 1986年獲武漢大學博士學位,曾就職於美國摩托羅拉公司,期間共獲50多項發明專利,是美國摩托羅拉公司最高科學技術獎“美國摩托羅拉傑出發明人鉑金徽章獎”(US Motorola Master Innovator Awards with Platinum badge)獲得者之一。2003年起任職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曾任南洋理工大學終身正教授、生物工程系系主任、先進生物納米系統中心主任。由於在研究和創新領域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做出了傑出貢獻,李教授曾獲得“南洋研究和創新獎”。 基於其在學術上的不懈追求和對生物醫學、納米科學的卓越貢獻,李教授於2010年被美國醫學生物工程院遴選為院士(AIMBE Fellow)。他同時也是英國皇家化學學會雜誌《RSC Advances》的副主編和《Nanoscale》的編委會成員,《功能材料》編輯委員會特聘編委(終身)。2011年李教授作為“千人計畫”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歸國。李教授來到西南大學工作後已獲得如下重要榮譽:(1)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Fellow);(2)澳大利亞國立大學Craig訪問教授;(3)中國僑界“創新人才獎”;(4)重慶市特聘專家;(5)重慶2012友誼獎。
李長明教授的研究領域集中在潔淨能源(燃料電池、太陽能電池和鋰離子電池)和先進材料(納米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有機光電材料和化學/生物感測器材料)兩個方面,先後主持了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的基金項目30多項,總經費約1200萬新加坡元(約合6000萬人民幣),並與美國、英國、瑞士、新加坡、韓國、澳大利亞、中國、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高校與研究所均有科研合作,並建立起了學生互派、共同培養研究生等多種實質性交流合作。先後發表了包含Nature Mater., Chem. Soc. Rev., Angew. Chem. Int. Ed., J.Am. Chem. Soc., Phys. Rev. Lett., Adv. Mater., Adv. Fuct. Mater., ACS Nano, Small等在內的高質量SCI文章近400篇, 擁有美國、新加坡和中國等專利100多項,其中一些亟待實現產業化推廣。SCI 總引用愈8000次,H因子(H-Index)為48。
在材料科學、工程、化學和生物/生物化學四個領域列入國際資料庫(ISI)重要科學排名“全球前百分之一著名學者”,過去10年8篇ESI“全球千分之一高引用科學論文”,25篇ESI“全球百分之一高引用科學論文”。
因為領導的研究小組有著高水平的研究、優良的培訓以及極強的海內外合作,李教授過去三年中在南洋理工大學培養的15名博士研究生中有7人已成為985或211高校的教授或副教授,剩餘的畢業生也在德國/新加坡的頂級研究機構中擔任研究專家或工程師,或者在美國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學歷簡介
· 1964年9月—1970年8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化學系畢業
· 1970年9月—1980年8月,湖北化肥廠,工程師,技術部副主任
· 1980年9月—1983年8月,武漢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專業,理學碩士
· 1983年9月—1986年8月,武漢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專業,理學博士
· 1983年9月—1988年6月,武漢大學化學系,講師
· 1988年9月—1991年5月,美國伊利諾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博士後研究員
· 1991年6月—1994年3月,美國環球精密儀器公司,高級科學家
· 1994年4月—1998年7月,美國摩托羅拉公司,高級工程師
· 1998年8月—1999年7月,美國摩托羅拉公司,項目經理,首席高級工程師
· 1999年8月—2003年8月,美國摩托羅拉公司,高級科學經理,首席高級工程師
· 2003年8月—2008年7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
· 2006年1月—2012年2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生物工程系主任
· 2006年8月—2012年9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先進納米生物中心主任
· 2008年8月—至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終身正教授
· 2012年1月—至今,重慶清潔能源先進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
· 2012年1月—至今,西南大學國家千人計畫特聘專家,西南大學先進材料與清潔能源研究院院長
人物履歷
1986年獲
武漢大學博士學位,曾就職於美國
摩托羅拉公司,期間共獲50多項發明專利,是美國摩托羅拉公司最高科學技術獎“美國摩托羅拉傑出發明人鉑金徽章獎”(US Motorola Master Innovator Awards with Platinum badge)獲得者之一。
2003年起任職於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曾任
南洋理工大學終身正教授、生物工程系系主任、先進生物納米系統中心主任。由於在研究和創新領域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做出了傑出貢獻,李教授曾獲得“南洋研究和創新獎”。 基於其在學術上的不懈追求和對生物醫學、納米科學的卓越貢獻,李教授於2010年被
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遴選為院士(AIMBE Fellow)。
他同時也是英國皇家化學學會雜誌《RSC Advances》的副主編和《Nanoscale》的編委會成員,《功能材料》編輯委員會特聘編委(終身)。
成就榮譽
李教授來到西南大學工作後已獲得如下重要榮譽:(1)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Fellow);(2)澳大利亞國立大學Craig訪問教授;(3)中國僑界“創新人才獎”;(4)重慶市特聘專家;(5)重慶2012友誼獎。
李長明教授的研究領域集中在潔淨能源(燃料電池、太陽能電池和鋰離子電池)和先進材料(納米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有機光電材料和化學/生物感測器材料)兩個方面,先後主持了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的基金項目30多項,總經費約1200萬新加坡元(約合6000萬人民幣),並與美國、英國、瑞士、新加坡、韓國、澳大利亞、中國、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高校與研究所均有科研合作,並建立起了學生互派、共同培養研究生等多種實質性交流合作。先後發表了包含Nature Mater., Chem. Soc. Rev.,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Phys. Rev. Lett., Adv. Mater., Adv. Fuct. Mater., ACS Nano, Small等在內的高質量SCI文章近400篇, 擁有美國、新加坡和中國等專利100多項,其中一些亟待實現產業化推廣。SCI 總引用愈18000次,H因子(H-Index)為64。
在材料科學、工程、化學和生物/生物化學四個領域列入國際資料庫(ISI)重要科學排名“全球前百分之一著名學者”,過去10年8篇ESI“全球千分之一高引用科學論文”,25篇ESI“全球百分之一高引用科學論文”。
因為領導的研究小組有著高水平的研究、優良的培訓以及極強的海內外合作,李教授過去三年中在南洋理工大學培養的15名博士研究生中有7人已成為985或211高校的教授或副教授,剩餘的畢業生也在德國/新加坡的頂級研究機構中擔任研究專家或工程師,或者在美國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重要獎項
· 2011, 美國醫學和生物工程院院士
· 2012, 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
· 2011, 中國千人計畫國家特聘專家
· 2012,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Craig訪問教授
· 2012, 中國僑界創新人才獎
· 2013, 重慶2012友誼獎
· 2013, 中國科學院過程研究所名譽研究員
·2013, 中科院重慶綠色智慧型技術研究院戰略諮詢專家
·2013, 宜興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顧問
· 2012, 西南大學教育部海外名師
· 2012, 華南理工大學教育部學術大師
· 2011, 大連理工大學學術大師
· 2011, 蘇州大學工業研究院首席科學家與榮譽院長
· 2010, 新加坡-史坦福生物工程院學術委員會成員
· 2008-2012,南洋理工大學學術委員會成員
· 2010-2012,南洋理工大學學術委員會常務成員
· 2009, 英國皇家化學學會雜誌《Nanoscale》編委會成員。
· 2011, 英國皇家化學學會雜誌《RSC Advances》副主編
· 2013,《功能材料》編輯委員會特聘編委(終身)
· 2010, 新加坡醫療委員會成員
· 2010, 新加坡科學公共部門科學基金委員會和工程研究委員會成員
· 2008,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與創新獎
· 2007, 美國全國科學基金會專家小組成員
· 2006, 新加坡Attogenix科學諮詢委員會成員
· 2005, 美國生物科學前沿編輯
· 2004, 北京大學,、武漢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和蘇州大學訪問或榮譽教授,
· 2000, 美國摩托羅拉科學顧問委員會成員
· 1999, 美國摩托羅拉傑出發明家鉑金徽章
· 1998, 美國摩托羅拉傑出發明獎
· 1997, 美國摩托羅拉傑出創新黃金徽章獎
· 1996, 美國摩托羅拉傑出發明獎
· 1995, 美國摩托羅拉傑出發明獎
· 1994, 美國摩托羅拉傑出發明獎
· 1994, 美國國家衛生科學院多學科研究組成員
個人著作:
· 發表379篇SCI科學論文, 擁有美國,新加坡和中國等專利 102項,7 項專著。
· SCI 總引用近8000次, H-index: 46。
· 近五年:在著名科學雜誌包括Nature Mater, Adv Mater, JACS, Phys Rev Lett, Nanolett, Angew Chem, Adv Funct Mater,Sci. Rep和Small等發表論文300余篇。
· 在材料科學、工程、化學和生物/生物化學四個領域列入國際資料庫(ISI)重要科學排名 “全球前百分之一著名學者”,過去10年8篇ESI”全球千分之一高引用科學論文, 25篇ESI”全球百分之一高引用科學論文。
研究基金:
· A*STAR SERC grant (11/1, 2010-10/31, 2014): Prin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for Web Printing Process, $1,000,000
· Singapore 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10/2008-09/2013): Transfer Printing and Nanoembossing of Aligned SENTNET-FET, $900,500
· A*STAR Singapore-Poland joint research (04/2008-09/2011): Development of Novel Electrocatalyst Systems for Direct Ethanol Fuel Cells, Joint research project with Poland, Warsaw University, $679,618
· A*STAR SERC Award (05/01, 2010-04/30, 2012): Integrated Nano-photo-bio interface (iNPBi), $ 234,810
· Chartered Semiconductor Inc PhD research grant (07/1, 2010-08/31, 2013), S$275, 000
· A*STAR SERC (03/1, 2010-02/29, 2012): Home-use Handheld Analyzer for Multiplexed Cancer Detection, $ 330,594
· A*STAR Singapore (01/2006-12/2007): Nanoscale Organic Transistor and Its Biosensor Device by Web Printing Process, $1,500,830
· EDB Singapore (07/2005-06/2006): Protein Array Biochip, $300,000
· US Motorola (08/2003-09/2005): Organic Transistor Based Biosensors, International PI, joint project with US Motorola Labs, S$106,000.
· DSO Singapore (01/2005-12/2006): The Development of a Miniaturized Electrochemical Sensor on MEMS, $274,000
· DSO Singapore (01/2005-12/2006): Development of Microfluidic Drug Delivery System, $130,000
· DSO-NTU (01/2006-12/2008): Biooptical Sensors, $175,000
· US Air Force (07/2005-06/2006): Microbial Fuel Cells, $42,500
· US Army Research (07/2005-6/2006): Electrocatalyst of Fuel Cells, $50,830
· A*STAR (12/2005 -06/2006), Novel Hybrid OTFT on Flexible Substrate, $50,000
· EDB-NTU (05/2005-07/2008): Electronic Biochip, $150,000
· DSO-NTU (05/2005-07/2008): Novel Microfluidic System for Drug Delivery System, $70,000
· US ARO-NTU (01/2006-12/2008): The Development of Biofuel Cell Systems, $200,000
· NTU (01/2004-12/2008): Protein Array Sensors, $750,000
· NTU (01/2006-12/2008): Organic Transistor Based Bio-chemical Sensors, $147,900
· NTU (05/2006-12/2006): Investigation of Organic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50,000
· NTU (09/2005-08/2008): Advanced Bionanosystems, $360,000
· NTU (06/2006-07/2009): Smart Nanomaterials Systems, $100,000
· A*STAR(05/2004-06/2008): Development of Wearable Bio-Sensors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700,00
· A*STAR (07/2004-12/2008):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OTFT Memory Devices, $50,000
· A*STAR (01/2006-12/2008): Characterization and Fabrication of Organic Transistors,$ 960,000
· US Air Force (07/2007-08/2008): Generating Graphene Nanosheet Electrodes for Electroanalysis and Fuel Cells, $50,000
· 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ARC-joint) (02/2008-01/2011): A High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Piezoelectric Detector Platform for Biosensor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Co-PI, joint research program with 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 S$496,743
· US Homeland Security Department (08/2008-07/2010): Novel Explosive Sensor Using Signal-Amplifying Molecular Imprinted Conducting Polymer, International Co-PI, joint project with University Connecticut, S$300,000
· SERC Grant: Molecular design of naphthalimide based metal-free organic dyes for efficient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 device, $292, 146 (March 1, 2012- Feb 30, 2015).
· Cambridge Centre for Carbon Reduction in Chemical Technology (C4T), NTU PI for EMSET: Electrochemical Multi-scale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Joint program with Cambridge University, Singapore National University, Research fund: S$: 50 million for 5 years.
國家重點基礎發展計畫(973計畫)課題(01/2013-12/2018):儲糧真菌毒素早期監測預警基礎(2013CB127804),RMB$ 195.0萬元。(第一期:93.6萬, 01/2013-12/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