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夫(1905--1987),原名李蕃,蒼南縣錢庫李家車人,著名數學教授、教育家、社會活動家。
1923年畢業於省立溫州中學,1929年畢業於南京國立中央大學數學系。1945 年,李銳夫被派往英國劍橋大學深造。從英國著名數學家李德伍特研究複變函數論,專攻整函式。
1952年,他調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任數學教授,先後擔任副教務長、副校長、顧問等職。1962年起,還兼任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副局長。文革以後,已臻73歲高齡,重新擔任副校長,繼續堅持整函式論的研究工作。曾任上海數學學會理事長等職。
他一生清白高潔,在黑暗的舊社會,憎恨反動派,保護進步青年,支持學生運動。解放後,李銳夫教授歷任全國人大代表、第三、四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民盟上海市委副主任,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協常委等職。
李銳夫長期從事教學與整函式及亞純函式研究,著有《高中三角學》、《太陽系》,合著有《複變函數論》,主持編寫《辭海》數學部分,譯有《微積分》、《數學分析中的問題和定理》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銳夫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平陽項橋鄉李家車村(今蒼南錢庫鎮)
- 出生日期:1903年
- 逝世日期:1987年
個人履歷,學術成就,解放前,解放後,相關評價,
個人履歷
李銳夫(1903—1987),原名蕃,以字行,平陽項橋鄉李家車村(今蒼南錢庫鎮)人,自幼熟讀經史,擅長書法。1925年中學畢業後,便立志攻讀數學,考入南京東南大學數學系。畢業後獲學士學位,在江蘇省立常州中學等校任數學教師。
1934年起先後任廣西大學、山東大學數學系講師。1937年起任重慶大學數學系教授。1942年調任貴陽師範學校數學系主任、教授。1945年,被派往英國劍橋大學深造,從英國著名數學家李德伍特研究複變函數論,專攻整函式。回國後,任復旦大學、暨南大學數學教授。1952年院系調整,從復旦調至華東師範大學,歷任教授、副教務長、副校長。1962年起,兼任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副局長,並任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主同盟第四、五屆委員,參議委員會委員,民盟上海市委第二至五屆常委會副主任,第三、四屆上海市人大代表,第一屆上海市政協委員,第二至五屆上海市政協常委,上海市數學學會副理事長及上海市天文學會副會長等。
李銳夫精通英語,畢生從事數學教學和研究。早期擔負中學數學教學,編有《三角學》,被稱為“李蕃三角”,影響頗大;翻譯英國中學數學教材《SMP》,把世界現代數學教學方法介紹到中國。後長期在大學任教數學。1953年起,除給本科生上課外,還主持了五屆的數學分析研究班和進修班的教學工作,為我國高等師範院校培養了上百名數學分析教師,並負責制訂全校的統編教材,又主持翻譯世界名著《微積分發展史》;1985年起,招收數學教學法研究生,等等。與此同時,還兼任《數學教學》、《華東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辭海》數學科的主編。讀書、教書、著書,始終不懈,自稱“三書子”。自小對天文也感興趣,大學二年級時就寫成了《日球與月球》,被收入王雲五主編的《萬有文庫》,是我國理論天文學的早期著作之一;後又寫成《太陽系》,被天文學界認為是描寫太陽系的最詳盡之作。
“文化大革命”中身心受到嚴重摧殘。十年浩劫結束後年逾古稀,仍繼續擔任行政職務和進行函式論研究,直到1987年1月病故,享年84歲。
學術成就
李銳夫自幼熟習古文辭,還精通英語,工書法,是著名的數學教授。
民國14年(1925)中學畢業後,便立志攻讀數學,要做一輩子的名教師。在南京中央大學數學系求學期間,又愛上了天文學,認為中國古代天文測算精確,但缺乏理論探討,特別是對天體的演算、太陽系的形成、行星的運行.未見周密的論述。遂以雄厚的數學基礎,獨立刻苦鑽研,到二年級時,就寫成《日球與月球》,被收入王雲五主編的“萬有文庫”,成為我國理淪天文學的早期著作之一。四年級時寫成《太陽系》,被公認為當時我國描述太陽系的最詳盡之作。還陸續在《科學》雜誌及《中央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有關天體的論文多篇。解放後,一直擔任上海市天文學會副理事長。
解放前
民國18年,南京國立中央大學數學系畢業、獲學士學位後,在江蘇省立常州中學等校任數學教師,教績顯著,所編的《高中三角學》,首先從任意角出發講授三角函式,影響頗大,被人稱為“李蕃三角”。
民國23年起,先後任廣西大學、山東大學數學系教師。26年起任重慶大學數學系教授。31年起任貴陽師範學院數學系主任、教授。34年,被派往英國劍橋大學深造,隨英國著名數學家李德伍特研究複變函數論,專攻整函式,所得結果和德國數學家蘭道相同。
解放後
1952年,由上海復旦大學調到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任數學系教授,後任副校長。1953至1958年,親自主持五屆數學分析研究班和進修班。還負責制定全國高等師範院校“複變函數論”課程的大綱,編寫了《複變函數論》,被定為高等師範學院的統編教構。又主持制定全國高等師範院校數學類的統編教材。
相關評價
李銳夫對普及教育傾注過不少心血,擔任《數學教學》主編,並多次主持上海市中學生數學競賽,翻譯英國中學數學教材“SMP”,介紹現代數學教學方法。1961年起,他還擔任《辭海》數學利的主編,逐條審閱修改詞目。還長期擔任《華東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主編。發刊的每篇文章,都要親自過目、修改,甚至注意到每個標點符號。1962年起,又兼任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副局長。行政事務繁忙,仍能堅持科研和教學。
李銳夫愛護進步青年。民國31年任貴陽師範學院數學系主任時,學生鬧學潮,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學校當局要開除進步學生何尊賢。李銳夫力排眾議,向校長說:“何是品學兼優的學生,不應開除。假如校方堅執己見,我將帶領全數學系教師辭職。”校方不得已改變決定。事後,何去延安,解放後回原校任數學系主任,師生間一直保持著深厚的情誼。
他正直,待人接物,總是開誠相見,能處處為他人著想。在外國人面前則不亢不卑,維護中國人的尊嚴。民國34年,被派往美國訪問進修,辦理出國手續時,美方無理要求他在入境申請書上按十指印。他認為這是對東方人的侮辱(對西方人沒有這要求),堅決拒絕。於是當局改派他赴英。
在“文化大革命”中,李銳夫身心受到嚴重摧殘,但仍認為“這樣違情背理的局面不會太久,總有一天會雨過天青”。所以只要有機會。還是給中、青年教師輔導數學分析、上英語課,帶領他們翻譯《微積分發展史》。十年浩劫結束,已到73歲高齡,仍繼續擔任行政職務和進行函式論的研究,直到1987年1月病故,享年84歲。1988年6月,骨灰送歸故里安葬。
他是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中國共產黨黨員。解放後,歷任多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及全國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