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銓科是《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社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銓科
- 性別::男
- 職業::雜誌社社長
回應中國“最美的地方”的評選,談著作權引進,
回應中國“最美的地方”的評選
李栓科說,最終的評選結果,意味著一個新的審美時代已經來臨,這種變遷實際反映了主流文化關注範圍和重點的轉移。在中國古代,廬山、黃山、峨眉山名氣也不小,但為何沒有進入五嶽呢?這是因為泰山、恆山等地靠近華夏祖先最早定居地,更容易進入主流文化的視野,而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西部群山逐漸走出深閨,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接受,成為新的名山,這是一種必然趨勢。 李栓科說:“如果你以為青藏高原的邊緣線上的那些山僅僅是一個冰雪的世界,那你就錯了。僅僅有冰雪並不稀罕,也不一定令人震撼。高緯度地區如北極圈、南極圈內終年冰雪覆蓋,中國的東北、西北冬季也是滿天飛雪,而這裡的冰雪就不同了,它是亞熱帶和溫帶的冰雪,隨山勢升高而溫度急降,才使冰雪存在。在地球上同緯度的地區,不是炎熱沙漠就是闊葉樹的世界,而這裡卻有一個冰雪世界,就顯得獨特而美麗了,因此這裡的冰雪是炎熱中的冰雪,是與綠樹並存的冰雪。” 對於這樣的評選,專家們隱約地感覺到了一絲擔心。經過本次評選,許多不為人知的山川湖泊,得到了關注與認識,但是否會因此而造成“新的旅遊資源的過度開發與景點的過度商業化”,目前還不得而知。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美景是藏不住的。我們希望這次評選能促使社會都來關注美景,起到監督保護的作用。專家們最大的心愿就是:當遊客看到這份名單並被打動準備踏上行程時,要用自己的足跡豐富美景,而不是掩埋葬送它們。”李銓科說。
談著作權引進
地理類雜誌和其他的雜誌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說明星,世界上頂級的明星、球星就那么幾個,比如羅納爾多就那么一個,你只能做他們;但是國家地理就不一樣,比如說藏羚羊可能會絕跡的事情,就只可能在中國。地理在根本上是差異性,只有北京有的現象,上海、廣州不會有;對於這種話題,上海可能是衡山路,廣州可能是西山大道。地理越區域化越是具有本土的魅力,就不會存在怎么引進和做的問題。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在台灣的銷售表現比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要好,並不是說它的印刷這方面美國絕對比中國好,但是他們在台灣沒有斗過我們,為什麼?因為我們講的是自己家門口的事情,台灣人可能更關注這些。比如說沙塵暴,跟帖很多,所有的人都認為沙塵暴是一個惡魔,他們不知道沙塵暴還有它存在的科學意義,沙塵暴被媒體妖魔化了。諸如此類的話題是最有生命力的,是不能被替代的。
鑒於地理的差異性,我們現在對著作權引進不是很感興趣,做事情要從務實和科學的角度來看它適合不適合我,不管是選擇穿阿瑪尼或愛迪達,還是媒體的引進、賣出以及策略問題。著作權引進,至少三、五年內是一件好事,會繁榮一些媒體市場,拉動、扶持相關產業和品牌。比如,時尚大量刊物的繁榮和電視廣告的繁榮,帶動了整個媒體業的繁榮及消費品生產的繁榮,這是積極的。
雜誌在引進、發展過程中,以前的模式會和現在不一樣。前幾年引進著作權創造了媒體繁榮以及現在的基業,甚至帶動了電視製作和大量媒體。但過去是60年代出生、80年代受教育的人作為主體在支撐,現在是79、80年代出生的人登場,支撐性消費群體會有變化,媒體也要跟著變化。
大部分國內媒體有一些真實的萎縮性,這可能有文化規律的影響,前兩年過於快速擴張了。這種萎縮不是數量問題,而是市場占有率等經濟指標的問題,需要警惕。我們做雜誌的,如果只能看到今年的,恐怕不是一個戰略性的眼光;要看到三、五年之後,才是戰略性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