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玉,女,朝鮮族,1964年出生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畢業於北京大學無線電物理專業,碩士學位,飛彈專家,專業技術少將軍銜。
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裝備研究院某所總工程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賢玉
- 國籍:中國
- 民族:朝鮮族
- 出生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
- 出生日期:1964
- 職業:軍人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個人生活,人物經歷,人物評價,
個人生活
李賢玉出生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一個朝鮮族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會計。1982年,17歲的她摘得黑龍江省高考理科“狀元”,進入北京大學,攻讀當時前沿的無線電物理專業。
人物經歷
李賢玉,女,朝鮮族,1964年出生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裝備研究院某所總工程師,飛彈專家。畢業於北京大學無線電物理專業,碩士學位。23年來,世界新軍事變革大潮一浪高過一浪,李賢玉也在建設信息化戰略飛彈部隊的征途上,步步緊追,年年跨越。二炮首長贊她能頂好幾個飛彈旅長。
1982年,李賢玉參加高考摘得黑龍江省理科“狀元”,考入北京大學,保送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參軍入伍。
“1982年,讀完高二的我既可以升高三,也可以直接參加高考。我想,反正要考的我都學完了,那就趕緊高考。我的自信是有基礎的,在中學,我的全年級第一從沒跑過。”李賢玉曾回憶。
“來到了北大,才發覺人外有人。”她剛到北大時“學習很吃力”,4年後,她在全班第一個獲得本系碩士研究生保送資格。
1990年7月碩士畢業後,正值大學生留學熱、經商熱。一個偶然的機會,她隨導師去看望原二炮部隊的一位老領導。這位領導對她說:“像你這樣掌握高新知識的年輕人,如果能到飛彈部隊工作,一定會大有作為的。”
隨後她參軍入伍,進入原二炮部隊。1991年,海灣戰爭中,信息技術展現了巨大的威力。當時,軍隊信息化建設還處於初始階段,原二炮作戰指揮還沿用“口令式”的“靶場模式”。
1992年,部隊開始籌建第一套作戰指揮自動化系統。時年28歲的李賢玉,成為科研團隊里年齡最小的技術人員,承擔了網路總體構建和實時數據傳輸兩項攻關任務。
經過幾年的努力,指揮自動化系統成型。1995年盛夏,原二炮奉命向某海域進行飛彈發射訓練,系統獲得成功。當時一位軍委首長對李賢玉連說了三個“不簡單”。
該項目開創了中國戰略飛彈部隊信息化建設先河,成為全軍的“標誌工程”,獲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李賢玉也獲記三等功。之後,她當選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再次展現信息化作戰水平。
隨後,原二炮委派當時剛剛擔任某研究所總工程師的李賢玉,負責某機動指揮系統的研製攻關任務。
經過幾年的奮戰,2006年,李賢玉的成果在軍事演習中亮相。當時的二炮首長稱讚她:“能把這么多系統'統'起來,真是了不起!別看一個弱女子,能頂咱們好幾個飛彈旅長。”
這套系統,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李賢玉因此榮立二等功。
2007年,李賢玉力排眾議,率先提出自主研發指揮信息系統軟體。3年後,這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指揮信息系統問世。
2013年,她再度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2013年的兩會上,她的議案為“推進國家自主可控基礎軟硬體建設發展”,去年議案為“用技術推動新質戰鬥力提升”;今年為“在軍事領域加快構建軍民融合創新體系”,與習近平12日在解放軍團發表講話的主題契合。
2015年7月6日,在原二炮部隊晉升將官軍銜儀式上,她晉升為專業技術少將軍銜,成為二炮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將軍。
人物評價
作為第二炮兵一名女飛彈專家,李賢玉始終奔波在試驗場和發射陣地之間;明亮的雙眸,始終盯著世界新軍事變革前沿;智慧的頭腦,始終裝著“能打仗、打勝仗”的大業。
屢次獲獎的她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是全軍優秀科技拔尖人才培養對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屢次獲獎的她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是全軍優秀科技拔尖人才培養對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