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衡石

李衡石(1838—1922),原名均善,字守吾,號道森。湖北陽新浮屠鎮玉堍村人,清代正二品封典、新疆按察使光祿大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衡石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838
  • 逝世日期:1922
人物簡介,李衡石故居,人物故事,

人物簡介

曾游太學,任縣丞。後投左宗棠部,歷保道員,暑吉昌縣,賞戴花翎。1879年,左宗棠部擊敗回民軍。回民軍首領白彥虎投奔俄國,俄國藉機竊取伊犁城。左宗棠奏請委派甘肅題道觀察使李衡石去俄國交涉。李衡石不辱使命,精心操使,據理力爭,不動干戈,收回了伊犁城。
李衡石出使俄國,不費一槍一炮,收回伊犁城,這是晚清外交史上難得的一次成功交涉。為表彰李衡石的特殊貢獻,清光緒欽加二品頂戴,賞正二品封典,特授李衡石新疆按察使,暑理承宣甘肅新疆布政使,統轄全省刑名,驛傳事務,加三級,誥受光祿大夫。光祿大夫在唐、宋為從二品,明清為正一品。李衡石晚年辭官歸里,在家鄉建義學、興公益,深受里人稱頌。

李衡石故居

李衡石故鄉陽新石玉灣村,現存李衡石故居和李氏宗祠二處古建築。李衡石的故居,坐落在玉灣村黃姑山腳下,是於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興建的。李氏宗祠是清光緒二十六年興建的,總計占地面積1673平方米。李氏故居和李氏祠堂,現均為湖北省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李衡石故居李衡石故居
李衡石故居,有正堂 過堂 祖堂等房室,並建有供管家、傭人、廚師用的次間。李衡石故居為磚木結構,屋頂砌有馬頭牆,氣勢非凡,正面屋檐下有磚雕的忠孝故事神話傳說等圖案;沿屋檐四周,均繪有黑白及彩色的屋檐畫,屋檐畫為陽新古建築的一大特色。房屋內結構精巧,以間距對稱的木柱為支點,橫樑用弧形木料承力,住房過堂以雕刻的隔扇門板間隔,門窗屏風精雕細刻,彩繪金描,大門橫匾“光祿大夫”四個大字銀鉤鐵豎,蒼勁有力。

人物故事

當年,李衡石受命朝廷,便帶著通司(翻譯)十餘人星夜輕騎馳往俄國,在新疆什坎小鎮,見到沙俄駐伊犁總督高佛滿,便對其講明索取伊犁和白彥虎之事。高佛滿陳述此事必須奏明沙皇,李衡石則要求備文赴莫斯科。俄方一意款留,並許諾即日奏主。但兩周過去了,還未見俄方回音。李衡石大怒,責問高佛滿。
高佛滿說:“白彥虎貴國罪定論死,我不忍受;伊犁,我代貴國守之有年,大費消耗,若能給銀200萬兩,即奏國主交還。”李衡石聞之,拂袖而起,慷慨陳詞說:“中俄原有協約,中國罪人逃俄即應遣送。倘貴國罪人逃往中國,豈能任我置留?!至於代守伊犁,貴國在伊犁每歲額外徵收80餘萬白銀,尚不足償乎?!”高佛滿無言以對,怏怏退下。
翌日,高佛滿派俄官迪哩雅復稱:“我方軍費實委難籌,求給銀百萬,即撤兵伊犁。至於白彥虎,患病垂死,候奏回主定奪。”談判間,俄方想測試中國使節李衡石的膽量和智慧,連續出兩道題考李衡石。第一道題即命廚師送來一個狀如人頭的特大饅頭,上面鮮血淋淋,慘不忍睹。俄官請李衡石嘗之。李衡石淡然一笑,下箸一嘗,原來人血饅頭是用麵粉加工而成的,鮮紅的是豬血。俄官見此狀,不由伸出拇指贊之。
第二道題是請李衡石閉目坐在伊犁主帥大帳門前,命俄軍從上午至下午循環從大帳門前經過,讓李衡石猜猜駐守伊犁的俄軍數目。整整六個小時,李衡石從馬隊蹄聲、士兵喘息聲等細小方面判斷推理,告知俄方其守駐伊犁人數不過一萬餘人。俄官聞言,滿堂皆驚,直呼中國人真神。幾日後,李衡石得到清廷授意,許給俄方少許兵費,俄方便恭敬有加地將伊犁城交還給了大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